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73)
2023(4371)
2022(3657)
2021(3621)
2020(2913)
2019(6796)
2018(6406)
2017(11969)
2016(7186)
2015(8571)
2014(8682)
2013(7761)
2012(7057)
2011(6307)
2010(6319)
2009(5345)
2008(5250)
2007(4559)
2006(4093)
2005(3883)
作者
(16569)
(13565)
(13431)
(13169)
(8523)
(6415)
(6215)
(5376)
(5258)
(5052)
(4568)
(4506)
(4253)
(4192)
(4189)
(4179)
(4170)
(4160)
(4021)
(3803)
(3575)
(3298)
(3229)
(3190)
(3186)
(3080)
(2973)
(2972)
(2764)
(2745)
学科
管理(18808)
(17500)
经济(17465)
(16115)
(13446)
企业(13446)
中国(10699)
(7133)
(6929)
教育(6742)
理论(6606)
(5400)
方法(5398)
业经(5283)
教学(5256)
技术(4872)
农业(4524)
(4393)
财务(4379)
财务管理(4366)
(4248)
银行(4248)
企业财务(4101)
(4013)
(3966)
贸易(3963)
学校(3899)
数学(3878)
(3863)
数学方法(3708)
机构
学院(91411)
大学(84245)
(30268)
管理(29454)
经济(29316)
研究(28217)
理学(24817)
理学院(24408)
管理学(23815)
管理学院(23631)
中国(19958)
职业(18665)
(18236)
师范(18185)
(17863)
教育(17361)
(16887)
技术(16515)
科学(15697)
(15268)
师范大学(14179)
(13842)
中心(13605)
职业技术(12950)
财经(12841)
(12502)
研究所(12001)
北京(11762)
(11568)
技术学院(11382)
基金
项目(54228)
研究(49782)
科学(44436)
基金(35421)
教育(29367)
社会(28607)
(28528)
国家(28126)
社会科(26830)
社会科学(26824)
科学基金(24511)
编号(24307)
(23776)
(20752)
成果(20677)
课题(19395)
基金项目(18435)
(17384)
规划(14723)
项目编号(14144)
资助(13816)
(13782)
自然(13552)
重点(13429)
(13379)
自然科(13252)
自然科学(13251)
自然科学基金(12976)
(12884)
(12788)
期刊
(37561)
经济(37561)
教育(33127)
研究(29646)
中国(24188)
职业(15430)
技术(14619)
(13714)
管理(11352)
技术教育(10466)
职业技术(10466)
职业技术教育(10466)
(9500)
(8865)
金融(8865)
科学(8690)
学报(8535)
(7276)
论坛(7276)
大学(7247)
业经(7078)
财经(6516)
农业(6262)
学学(6250)
(5757)
经济研究(5295)
问题(5124)
职教(4995)
(4809)
图书(4407)
共检索到144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平明  
道德问题往往背后有深层的心理原因,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职业倦怠理论和"80后"心理特征等心理学的角度切入,通过谈话法、问卷法、档案研究法,对贵州某职业技术学院新进的182名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进教师"离职率"偏高,"不愿意承担和担当"问题比较严重,"教书育人"做得不够。针对出现的问题,建议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到职业院校新进教师的招聘、成长和管理中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卿  
从实践来看,我国职业院校在师德建设上打出了"组合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组合拳"的背后,隐藏着对师德功能、结构、理论和形成的不合理认识,这直接导致师德建设难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为了改进师德建设工作,职业院校应该明确师德建设的内容、突出师德对教师个体的积极意义、根据教师发展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师德建设措施和真正做到以教师为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君  
2011年12月23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就贯彻落实《规范》有关工作发出通知。据介绍,这是继2008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后,首次制定印发《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刚  
教师素质的高低、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文章认为,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光  
当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养成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因此在实践中要有方向性、针对性和高度感,通过外优生存环境和内炼自身修养来促进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养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忠东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需要解决其面临的困境,即需要集中解决职业道德价值理念缺失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以强化其职业道德价值意识,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教师自身等多维力量协作努力等。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维利  张东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傅维利  于颖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规范的角色化和行业化。在现代社会中,教师职业具有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显著特征,这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不同于其他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当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面临推动教师职业道德健康发展的内源性动力不足、对职业道德的价值与功能认识不充分、教师职业道德缺少教师道德外烁行为的强有力支持、对教师不良职业行为缺乏有效及时监管等问题。推进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实现应提高教师群体职业道德的内源性发展动力,构建各方协同参与的教师职业道德治理体系,推进教师道德内修与外烁行为协调发展,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勇于并善于解决职业道德难点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泓  尹贵斌  蔡丽华  
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中国高校改革过程中,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给予了足够重视,并且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使得高校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量信息激增,高等学校如何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适应时代的挑战,是各高等学校的一道全新的课题。当今时代,人们受到许多来自网络的不同价值观念的冲击,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稳妥地应对这种状况,就需要认真研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东晔  
高校青年教师在国家、学校及个人因素的影响下,其职业道德机制失范现象严重,表现为功利心较重、学术道德缺失、无团队合作精神、政治觉悟低和法律意识淡薄等。对此,提出从国家方面,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以增强青年教师法制观念、树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模范;从学校方面,加强青年教师的政治教育和法律知识、提高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完善教师聘用体系;从青年教师自身,研究好《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向优秀同行教师学习的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红  王英  
教师素养是教师综合能力的直接反映。面对中职学生成长和教师自我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需要和挑战,中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影响力和效用举足轻重。本文以中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涵义为切入点,探讨中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构成,试图找到培养中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朱刚琴  
目前 ,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党和国家再一次提出要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这意味着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 ,应该采取理论分析的方法 ,结合社会现实要求 ,更加全面系统地完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二、敬业爱生。忠诚人民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克平  傅晓燕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崇高职责,是教师应尽的义务,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一、端正认识,克服偏差所谓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学和教育结合起来,尽职尽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然而在现实中,不同的教师对“教书育人”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根据高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有增  
职业道德活动的建构不能脱离对师生关系的科学界定。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建构教师的职业道德要围绕信任的因素设计和展开。社会发展过程中师生关系不是固化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师生关系发展变化,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也在发展变化。因此,在合作时代的背景下来分析师生关系是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课题。本文认为,在合作时代,一种新的关系即对话关系将变成师生关系的主导形式,这种变化将带来教师职业道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