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49)
- 2023(2812)
- 2022(2368)
- 2021(2325)
- 2020(1912)
- 2019(4765)
- 2018(4935)
- 2017(9024)
- 2016(5030)
- 2015(5411)
- 2014(5416)
- 2013(4954)
- 2012(4525)
- 2011(4115)
- 2010(4116)
- 2009(3833)
- 2008(3929)
- 2007(3192)
- 2006(3161)
- 2005(2935)
- 学科
- 济(19401)
- 经济(19367)
- 管理(11119)
- 业(9430)
- 企(7902)
- 企业(7902)
- 制(7206)
- 地方(6209)
- 体(5722)
- 财(5649)
- 方法(5573)
- 中国(5310)
- 农(5178)
- 体制(5070)
- 数学(5001)
- 数学方法(4946)
- 业经(4674)
- 融(4024)
- 金融(4022)
- 银(3685)
- 银行(3684)
- 行(3613)
- 学(3489)
- 税(3365)
- 税收(3300)
- 农业(3290)
- 收(3269)
- 环境(3145)
- 地方经济(3072)
- 贸(2936)
- 机构
- 大学(62380)
- 学院(61781)
- 济(28225)
- 研究(27755)
- 经济(27656)
- 管理(20753)
- 中国(20555)
- 理学(17018)
- 理学院(16779)
- 管理学(16518)
- 管理学院(16375)
- 科学(15631)
- 财(14869)
- 所(14265)
- 京(13807)
- 研究所(12756)
- 中心(11503)
- 财经(10654)
- 院(10348)
- 农(10269)
- 江(9946)
- 经(9781)
- 范(9728)
- 师范(9670)
- 北京(9383)
- 经济学(8910)
- 业大(8188)
- 省(8182)
- 科学院(8162)
- 师范大学(8161)
- 基金
- 项目(40047)
- 科学(31509)
- 研究(30833)
- 基金(28718)
- 家(25683)
- 国家(25480)
- 科学基金(21096)
- 社会(19670)
- 社会科(18594)
- 社会科学(18589)
- 基金项目(14966)
- 省(14517)
- 教育(14168)
- 划(13020)
- 自然(12794)
- 自然科(12380)
- 自然科学(12373)
- 自然科学基金(12129)
- 编号(12077)
- 资助(11508)
- 成果(10421)
- 重点(9663)
- 发(9533)
- 部(9457)
- 课题(9228)
- 国家社会(8592)
- 制(8415)
- 性(8262)
- 创(8201)
- 教育部(8113)
共检索到106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葛竞天
东北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看与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有异曲同工之妙。德国鲁尔工业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资源开发到资源枯竭、由钢铁振兴到企业没落的经济阵痛。但是通过清理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鲁尔工业区经济迅速走出了低谷,从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为中心的资源型生产基地,转变为以煤炭和钢铁生产为基础、以电子计算机和信息产业技术为龙头、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果。由此笔者想到,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经验对于我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老工业区 结构调整 资源枯竭 资金 技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欣航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以资源型为发展模式的基地,发展道路与世界上的典型老工业基地鲁尔工业区发展路径大体一致。比对鲁尔工业区与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广阔的国际视野对鲁尔老工业区的振兴发展进行总结,鲁尔区转型力度和改造范围有限,能源资源利用率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指出,要学习以鲁尔等为代表的老工业区的成功经验,在"三个推进"和"四个着力"政策背景下,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老工业基地的内生动力,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早日重现老工业基地昔日的辉煌。
关键词:
辽宁老工业区 德国鲁尔工业区 振兴 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柯文
改造与振兴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我们刊登两篇有关德国与美国改造与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调查报告,以期有分析地借鉴发达国家改造老工业基地的基本经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夏添
近年来,随着"新型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老工业区由于路径依赖等原因,"沉珂"越发严重,普遍笼罩着衰退的阴影。如何走出衰退,成为各个老工业区的难题。该文以杨浦和东北工业区为例,分析其共性和个性。上海杨浦利用其高校集聚的优势,实施从"工业杨浦"到"知识杨浦"的转型;东北工业区,区域广大,二元结构经济特征仍然非常明显,实施产业升级与产业转型并进的区域转型策略。到2013年,两个区域都取得了较好的转型发展成果。
关键词:
跨区域老工业区 城市内老工业区 转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庞英
东北老工业区曾是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东北三省老工业区拥有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本文将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改革开放20年来东三省对外贸易对其经济发展的作用与贡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孟然 陈川南
一位土地工作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节约集约用地,无论上层如何理论、如何设计,最终将归结为基层的实践活动。但命运注定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在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记者体验了这个过程是如何"艰辛"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佟玉权 韩福文 许东
景观视角下的工业遗产是由工业区域(带)景观遗产、工业城市景观遗产、城市工业区景观遗产和工业建筑(群)景观遗产所构成的多层级结构系统。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区域范围内有着各层级的工业景观遗产类型,有不少工业景观遗产整体价值突出,保存较好。通过设立工业遗产保护规划区,制定各层级工业景观遗产的科学评估体系,将那些真正具有整体意义的工业景观遗产分别列入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及文物保护单位或优秀历史建筑等文化遗产保护序列,以实现工业遗产的完整性保护。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蔡炳权 任保平
老工业基地是中国工业化的发动机和载体,在中国工业化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技术的进步、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些老工业基地现在都出现了产业衰退的危机,面临着转型与结构调整的任务。通过对中国各大老工业基地总体态势和个性差异的分析评价,研究了中国老工业区整体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老工业区 经济结构 个性差异 转型 政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仁彩
现代工业区的出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人们对其了解往往只是有许多烟筒密布的工厂,就简单认为是工业区。其实不然。本文就工业区的地域性质和特点进行初步探讨。一.工业区的涵义工业是一种物质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此子系统由各个工业行业组成,形成某个结构,有一定比例关系和内部的相互联系。工业在空间分布上也形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由各个工业地域组成,形成某个结构,也有一定比例关系和内部相互联系。前者形成的结构系统,叫工业部门结构;后者形成的结构系统则称工业地域结构。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工业生产的构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好好 李立伟 张彬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德国对陷入衰败的鲁尔区进行了比较成功的改造和转型。其主要做法有为传统产业提供巨额补贴,积极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内生型发展模式来推进鲁尔区改造转型等。这些做法中特别值得我国东北类似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借鉴的是通过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形成内生型区域发展机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腾飞 马仁锋
城市老工业区创意集群成长机理是产业集群研究新近热点领域。以宁波市为例,基于扎根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借助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数据,构建并验证城市老工业区创意空间孕育机制理论模型。研究发现:(1)宁波老工业区创意空间孕育机制包括地方空间、资本空间和关系空间3个主维度,以及经济区位、制度因素、社会关系网络、文化氛围和办公环境5个内核,最终形成"地方空间的感性认可→资本空间和关系空间的理性约束→地方空间、资本空间和关系空间协同→关系空间的反馈"闭合空间生产链;(2)研究所开发的城市老工业区创意空间孕育机制量表包含5个维度13个问项,结构良好,且具有很好稳定性和鉴别度,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地方性量化指标在宁波3个案例中检验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3)国有资本控制的老厂房改造式创意园(创意1956产业园)和国有资本控制的高端写字楼群主导的创意园(和丰创意广场)的创意空间均发育良好,而纯民营资本控制的老厂房改造式创意园(启运86微电影产业园)的创意空间发育较差,有关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被模型甄别。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谭俊涛 刘文新 张平宇 李静
自2014年国家开始全面实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计划,如何对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效果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估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概述我国城市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相关政策及实施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搬迁改造评价的思路与方法,并对吉林省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进行了初步的评价。老工业区搬迂改造评价包括实施过程的评价和实施效果的评价两部分内容。老工业区搬迂改造实施过程的评价主要对工业企业搬迂改造、新产业培育等7大重点任务及相关项目的实施进展进行评价,采用预期产出法分析老工业区发展目标的实现状况。选取预期产出影响评价、综合评价、投入产出效率评价和问卷调查4种方法,从搬迂改造的影响、差异性、效率和居民满意度对城市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对吉林省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进行初步评价,发现搬迁改造工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部分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仍未按照规划目标及时完成,最后提出了老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城市老工业区 城市搬迁改造 评价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