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2)
- 2023(7990)
- 2022(5819)
- 2021(5052)
- 2020(4254)
- 2019(9207)
- 2018(9027)
- 2017(17410)
- 2016(9137)
- 2015(10440)
- 2014(10216)
- 2013(9797)
- 2012(8831)
- 2011(7798)
- 2010(8190)
- 2009(7985)
- 2008(7025)
- 2007(6256)
- 2006(5761)
- 2005(5765)
- 学科
- 济(36133)
- 经济(36091)
- 融(26342)
- 金融(26339)
- 业(24966)
- 银(22950)
- 银行(22935)
- 管理(22330)
- 行(22312)
- 中国(20745)
- 企(20082)
- 企业(20082)
- 财(11426)
- 农(11396)
- 方法(11210)
- 制(11128)
- 中国金融(11044)
- 业经(10871)
- 地方(10283)
- 数学(9197)
- 数学方法(9108)
- 贸(8416)
- 贸易(8406)
- 易(8257)
- 农业(8130)
- 务(7682)
- 财务(7656)
- 财务管理(7645)
- 体(7438)
- 企业财务(7360)
- 机构
- 学院(123760)
- 大学(123738)
- 济(54896)
- 经济(53694)
- 研究(45262)
- 中国(42423)
- 管理(41757)
- 理学(34771)
- 理学院(34409)
- 管理学(33816)
- 管理学院(33614)
- 财(27347)
- 京(26061)
- 科学(25104)
- 中心(22928)
- 所(22515)
- 财经(21141)
- 农(20831)
- 研究所(20270)
- 经(19220)
- 江(18940)
- 经济学(18703)
- 银(18550)
- 融(18050)
- 银行(17920)
- 金融(17703)
- 经济学院(16936)
- 行(16792)
- 北京(16660)
- 院(16209)
- 基金
- 项目(78152)
- 科学(61587)
- 研究(59124)
- 基金(56868)
- 家(49071)
- 国家(48648)
- 科学基金(41542)
- 社会(38456)
- 社会科(36614)
- 社会科学(36607)
- 省(30289)
- 基金项目(29043)
- 教育(26370)
- 划(25180)
- 自然(24631)
- 自然科(24134)
- 自然科学(24128)
- 编号(23884)
- 自然科学基金(23685)
- 资助(22643)
- 成果(20525)
- 发(18315)
- 重点(18212)
- 课题(16952)
- 创(16828)
- 部(16821)
- 国家社会(16664)
- 性(16111)
- 创新(15820)
- 发展(15258)
共检索到205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殷醒民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是金融所包括的范围又是非常广泛的,诸如金融体系、金融制度、金融秩序等。如果从金融稳定的角度分析,那末货币的稳定应该是一国金融稳定的基础。 1997年7月以来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促使经济学家从经济理论上来重新思考金融稳定问题,对金融危机原因的诸多解释如国际投机家的炒作、金融政策的失误、经济结构的失衡等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东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孟楠 曹春玉
本文基于央行应对银行挤兑、卖出储备干预外汇市场维持固定汇率的理论模型,提出货币国际化、金融稳定和外汇储备需求规模变动的实证检验假设,采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回归发现,与外汇储备的进口交易需求相比,当前金融稳定动机更能解释处于动态转变过程中的外汇储备规模需求;一国货币国际化程度越高,出于金融稳定动机的储备规模需求越小;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家和地区的储备规模在1993-2001年经历了从进口交易需求到金融稳定需求的转型;国际货币发行国家和地区的储备规模则主要由金融稳定因素驱动。金融危机前后,外汇储备规模变动的金融稳定驱动因素更加明显。因此,适度规模的外汇储备有助于金融稳定,金融稳定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经济实力增长有助于顺利实施货币国际化进程。而货币高度国际化后,将会逐步减少外汇储备的金融稳定需求。
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金融稳定 储备需求 固定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雪军 陈哲
本文以1980—2016年世界主要国际货币为研究对象,从对内币值和对外币值两个层面探究了货币国际化对币值稳定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货币国际化对于币值稳定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但对于对内币值稳定与对外币值稳定的影响却存在差异;在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中,银行业规模越大的国家,其币值波动也越大;相对于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能更好地缓和货币国际化所带来的外部冲击,从而缓和币值波动。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之所以能缓和币值波动,是因为资本市场高流动性,而不是更大的规模。此外,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国际化 币值稳定 金融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郭振林
当今世界货币体系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元、德国马克、日元三足鼎立之势日渐明朗.尽管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然占居主导地位,但多元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其中,德国马克和日元都在国际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德国政府为了进一步实现德国马克的国际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丹阳
金融危机后,中国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力量越来越大,政策导向也越来越强。2013年6月24日中英达成了20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安排,金融危机以来,与中国达成此类安排的国家已经超过20个,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深度和范围在不断扩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在加快。鉴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关注国际经验颇有裨益,特别是德国马克国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秋慧
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一方面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实力、货币的稳定程度以及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另一方面也与该国货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有关货币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由国内货币向国际货币的过渡。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一方面取决于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建国
人民币国际化的背景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根本性失衡,无法充分完成国际贸易和投资功能,导致全球失衡和一系列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可以提高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接受程度,但是人民币长期稳定的国际化依赖于自身币值的稳定。在贸易结算和国际直接投资中推广使用人民币的试验,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积累经验,但是不能替代促进币值稳定的基础性改革,也不能代替寻找稳定汇率和通货膨胀的政策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宇峰 王奇波
本文主要研究会计国际化视野下的国有银行改制上市与金融稳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认为,在转型期的国有银行改制上市过程中,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将会带来损益的剧烈波动。在中国特殊的银行信用制度下,银行系统会将很小的经济波动或者银行支付危机放大,最终极有可能酿成金融的剧烈震荡。因此,在国有银行改制上市过程中,应充分研究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慎重地做出相关决策,将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之内。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国有银行 改制上市 金融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众
坚决贯彻党中央部署和人民银行党委要求,高效应对突发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职责。2022年3月,上海遭遇空前严峻的新一波疫情。作为我国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上海清算所在支持“打赢大上海保卫战”过程中,强化底线思维,及时制定并持续优化完善应急预案、风险管理体系和业务连续性计划,主动复盘和吸纳金融市场成功应对疫情影响的举措,形成并完善多维度风险识别、预警、应对和化解等的组合对策,全力保障金融市场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
金融基础设施 稳定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芳
本文借鉴资产选择的信息成本理论思想,对Ananda和Gai模型进行修正和拓展,研究金融市场发展、币值稳定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一国金融市场越发达,资本管制越小,币值越稳定,该国货币越容易辨别,交易成本就越小,货币越容易被接受;货币国际化程度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纯解除资本管制或者即使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没有发达的金融市场支撑,货币也很难被接受;在位货币遭受较大负面冲击下,交易个体可能转向支持新兴货币,这为多极国际货币体系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人民币国际化,应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同时推动实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芳
本文借鉴资产选择的信息成本理论思想,对Ananda和Gai模型进行修正和拓展,研究金融市场发展、币值稳定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一国金融市场越发达,资本管制越小,币值越稳定,该国货币越容易辨别,交易成本就越小,货币越容易被接受;货币国际化程度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纯解除资本管制或者即使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没有发达的金融市场支撑,货币也很难被接受;在位货币遭受较大负面冲击下,交易个体可能转向支持新兴货币,这为多极国际货币体系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人民币国际化,应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同时推动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人民币币值稳定及国际地位的形成提供可持续支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忠尚
一个稳定的货币是健康经济的基础──德国战后金融体制及其央行研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李忠尚经过十余年的金融改革,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融体制。尤其是自1993年下半年整顿金融秩序并贯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来,金融形势向宏观调控目标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姗姗
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德国马克和日元迅速崛起,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马克和日元的国际化经验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一方面我国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我国还需要从汇率制度、金融市场、贸易结构、管理通货膨胀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保证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丰光
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人民币国际化由快速发展期进入调整巩固期。2017年6月,环球金融同业电讯协会(SWIFT)公布的数据显示,以人民币为币种的国际支付比例从2015年6月的2.09%下降至1.98%,人民币国际支付货币排名下降至第6位。中国人民大学在2017年7月发布的报告也显示,截至2016年末,人民币国际化指数(RII)为2.26,同比下降29.8%。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阶段性调
关键词:
日元国际化 金融市场 美元汇率 货币职能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付敏 吴若伊
德国马克是欧元出现前全球第二大国际货币,但其国际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受到货币当局的限制。本文通过挖掘德国马克国际化受限的内在原因,得出其主要因素包括德国货币当局对货币价值对内稳定这一货币政策目标的维护,对出口企业竞争力的保护,德国长期实行的资本管制以及德国特殊产业结构下金融业发展的极端落后等。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模式、发展条件及推出时机均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国际化 货币政策目标 资本管制 产业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