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7)
2023(3868)
2022(3277)
2021(3193)
2020(2649)
2019(6012)
2018(6017)
2017(11949)
2016(6697)
2015(7319)
2014(7328)
2013(7037)
2012(6682)
2011(6007)
2010(6350)
2009(6072)
2008(5948)
2007(5370)
2006(5007)
2005(4631)
作者
(17866)
(14791)
(14638)
(14236)
(9795)
(6967)
(6858)
(5757)
(5629)
(5622)
(4961)
(4895)
(4800)
(4773)
(4767)
(4592)
(4491)
(4413)
(4370)
(4302)
(3729)
(3691)
(3572)
(3409)
(3403)
(3361)
(3350)
(3237)
(3013)
(2960)
学科
(21246)
经济(21216)
管理(19210)
(18391)
(14822)
企业(14822)
(8019)
(7315)
(7296)
中国(6756)
方法(6646)
(5889)
贸易(5886)
数学(5776)
(5774)
(5674)
数学方法(5619)
业经(5403)
及其(5396)
政策(5144)
农业(4959)
(4889)
银行(4886)
(4724)
(4716)
(4677)
地方(4531)
税收(4514)
方针(4494)
(4481)
机构
学院(90256)
大学(89827)
(38624)
经济(37702)
管理(33552)
研究(33467)
理学(27954)
理学院(27649)
管理学(27250)
管理学院(27045)
中国(26108)
(20136)
(19120)
科学(18402)
(16976)
中心(15375)
(15258)
研究所(15003)
财经(14712)
(13771)
(13418)
师范(13317)
(13301)
北京(12578)
(12159)
(11735)
经济学(11532)
业大(10941)
农业(10687)
财经大学(10621)
基金
项目(53956)
研究(43034)
科学(42748)
基金(38382)
(32472)
国家(32151)
科学基金(27291)
社会(26316)
社会科(24944)
社会科学(24941)
(20597)
教育(20354)
基金项目(18942)
编号(18763)
(18067)
成果(17169)
自然(16711)
资助(16595)
自然科(16300)
自然科学(16292)
自然科学基金(16007)
课题(13603)
(12517)
(12286)
重点(12131)
(11851)
(11715)
项目编号(11569)
(11343)
(11070)
期刊
(46053)
经济(46053)
研究(32116)
中国(19289)
(14684)
教育(14363)
(13372)
金融(13372)
管理(13238)
(13154)
学报(10642)
科学(10552)
农业(8988)
大学(8706)
学学(7806)
业经(7524)
经济研究(7498)
技术(7479)
财经(7044)
(6423)
国际(6227)
(6092)
问题(5587)
世界(5272)
(4777)
论坛(4777)
图书(4700)
(4626)
理论(4613)
现代(4408)
共检索到148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夏大慰  
本文在探讨美国司法部和 19个州联合起诉微软公司的垄断案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反垄断政策的理论根据和美国反垄断政策的历史演变 ,以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沈木珠  乔生  
国际反垄断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及相互影响,使微软垄断案出现重大转机。本文在评述美国反垄断法及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趋势的基础上,对微软垄断案的终局作出评价,并对我国入世后的策略提出若干意见。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雷达  于春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光耀  
一直以来,知识产权拒绝许可行为是否够构成支配地位滥用在反垄断法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欧盟在这一领域走在了前列。通过Magill案、Bronner和IMS案,欧洲法院基本明确了知识产权拒绝许可行为构成支配地位滥用的认定条件,即如果拒绝的标的是一般产品与服务,使用Bronner案的三要件,如果所拒绝的一项知识产权,则需多满足一个"新产品"要件。在微软案中,欧洲法院完善了之前判例中的分析方法,提出了认定知识产权拒绝许可行为构成支配地位滥用的"缺少有活力的竞争、消除有效竞争、阻碍新产品、缺少合理理由"四要件,其操作路径基本定型。我国在借鉴欧盟经验时,应摆脱其要件模式的束缚,而沿用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的一般分析方法与步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春霖  
涉及数据聚集的企业并购案正逐年增多。数据聚集可扩大企业规模、提高效率,使消费者受益,但也会增强企业市场力量,对相关市场产生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本文通过梳理欧盟竞争委员会2016年对微软并购领英案的反垄断审查思路,分析数据聚集对竞争的影响,为中国相关的反垄断审查提供借鉴。导致数据聚集的并购案与不涉及数据的并购案在竞争评估原则、方法等方面无实质差别,但数据市场兼具多边市场、网络效应、多归属性、动态性、隐私保护等特殊性,需依个案具体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太勇  
在网络效应明显的市场上 ,消费者预期、用户基数、网络规模等因素与正反馈效应的作用 ,使市场的均衡向一种具有网络优势的产品集中 ,最终会由这种产品主导市场。这一结果是由网络效应与进入壁垒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 ,网络效应抬高了市场的进入壁垒。把网络效应与进入壁垒联系起来可以更合理地分析软件市场上的反垄断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文  
从1890年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法》开始,美国的反垄断政策已有了百余年的历史,留下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法庭判例。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当时的宏观经济环境、政府经济哲学以及经济理论界观点的影响,美国的反垄断政策及执法经历了严厉和宽松相间的发展过程,这突出反映为条文分析法和理性分析法交替成为法庭在反垄断诉讼中的主导裁定方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芝加哥学派及其后续学说的推动下,美国的反垄断政策及法庭裁定方法又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芳  施明娟  
微软公司受到的反垄断起诉引发了人们对当今信息经济时代垄断问题的再认识。IT产品固有的一些传统产品所不具有的特性使IT产品市场上垄断的形成更具必然性和普遍性 ,而IT产业作为一新兴产业其中出现的垄断也要求人们加以重新认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晏  
我国的反垄断立法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现状.现阶段,经济性垄断和行政性垄断问题已日益突出并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在我国借鉴西方成功经验的同时要克服它们只考虑经济而忽视政治的缺陷,防止盲目照搬.反垄断不仅需要专业的经济、法律人才,还必须确立高效严密的反垄断程序和周密详细的反垄断法之实体规范,并确定垄断的形式和相关责任及除外适用问题,同时,为了保证反垄断法切实执行,必须对反垄断法执行过程进行监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宇  
结合微软反垄断案分析IT行业在软件标准、成本结构、知识产权保护和消费者锁定效应等方面的特征 ,认为这些特征使得在IT市场上适用反垄断法时应在很多方面有新的思索 ,如相关市场的界定、垄断力的判定、企业市场行为的定性、创新障碍分析以及对垄断的制裁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暘洋  杨婷婷  
分析了微软的垄断原因和性质,认为微软垄断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微软控制了个体消费者和社会消费群体的习惯,而且个体和社会群体相互牵制产生了巨大的转换成本。这是计算机使用的普遍性、复杂性、高度关联性和操作软件行业规则不成熟性共同决定的。因此,微软垄断的核心是社会控制,文中将这种垄断初步定义为社会垄断,这种垄断是企业无力解决的,反微软垄断的责任只能由政府承担。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玉岭  陈潭  
美国反垄断政策是美国政府调控自由市场经济最为基本的手段。它通过保护竞争,进而刺激企业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推动物质生产的最大进步,最终确保消费者福利并使之最大化,即:使消费者能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到质量最好的商品,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余东华  
在110多年的反垄断实践中,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价值目标、判定原则和理论基础保持了动态演进。美国反垄断政策演进的基本动力是社会经济条件和国际环境的变化,经济学思潮也扮演了积极的促进角色。回顾和反思美国反垄断政策的演进历程和阶段性特征,对于我国制定和实施反垄断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盛浩  
反垄断政策是美国政府最重要的经济政策之一。在贸易全球化时代,有观点认为,反垄断政策不利于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甚至认为应当将反垄断政策置于贸易政策之下。但美国政府接受了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理论,坚持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有助于美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的观点,反对将反垄断政策作为贸易政策的工具,并在政策取向上一方面对反垄断政策进行调整,使反垄断政策有助于推动企业创新;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反垄断领域中的国际合作,为美国企业创造更加平等的竞争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金花  
技术创新对企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如何促进和实现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决策者和政府干预经济的目标之一。企业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与市场结构密切相关,而政府行为可以影响市场结构。分析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美国近年来出现的"新寡头经济"现象和轰动全球的微软垄断案,指出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结构,政府在干预市场时,应以是否有利于技术创新为重要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