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4)
2023(7032)
2022(5951)
2021(5770)
2020(4787)
2019(10945)
2018(10878)
2017(22809)
2016(11925)
2015(13506)
2014(13511)
2013(13251)
2012(12568)
2011(11257)
2010(11603)
2009(11194)
2008(11037)
2007(9980)
2006(9224)
2005(8469)
作者
(32721)
(27136)
(27005)
(26096)
(17477)
(12650)
(12629)
(10481)
(10330)
(9869)
(9091)
(8839)
(8632)
(8574)
(8452)
(8378)
(8101)
(7951)
(7914)
(7861)
(6822)
(6561)
(6552)
(6221)
(6194)
(6127)
(6029)
(6028)
(5360)
(5293)
学科
(46909)
经济(46860)
管理(36354)
(35301)
(27871)
企业(27871)
方法(19060)
数学(16885)
数学方法(16695)
中国(16193)
(15252)
(14388)
(12590)
(11548)
贸易(11541)
(11361)
(11034)
银行(11029)
(10686)
(10359)
业经(10187)
农业(9454)
(9301)
金融(9301)
(8350)
(8220)
(7965)
财务(7950)
财务管理(7932)
地方(7910)
机构
学院(174416)
大学(172929)
(78509)
经济(76919)
管理(67497)
研究(57501)
理学(57338)
理学院(56799)
管理学(56110)
管理学院(55763)
中国(46825)
(40784)
(35517)
财经(31517)
科学(30643)
(28585)
(27846)
中心(26593)
(26095)
经济学(24723)
研究所(24597)
财经大学(23420)
(22931)
北京(22916)
经济学院(22416)
(22228)
师范(22069)
(20914)
(20651)
业大(20583)
基金
项目(105321)
科学(83970)
研究(83037)
基金(76771)
(64669)
国家(64087)
科学基金(55143)
社会(53645)
社会科(50884)
社会科学(50875)
(39571)
基金项目(39480)
教育(38509)
编号(34924)
(33801)
自然(33079)
自然科(32281)
自然科学(32270)
资助(32258)
自然科学基金(31689)
成果(30155)
(25068)
课题(24130)
(23338)
重点(23327)
(22295)
教育部(22179)
(21899)
人文(21808)
国家社会(21764)
期刊
(89648)
经济(89648)
研究(59423)
中国(30527)
(29348)
管理(25722)
(23967)
金融(23967)
(21208)
科学(20131)
学报(19956)
教育(19310)
大学(16302)
财经(15860)
经济研究(15731)
业经(15591)
学学(15277)
农业(14121)
技术(13813)
(13685)
问题(12578)
(11697)
国际(10222)
理论(9634)
商业(9080)
现代(8784)
实践(8581)
(8581)
技术经济(8426)
经济问题(7660)
共检索到268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健  
从企业融资方式与汇率稳定性、不同融资方式的企业对利率和汇率的敏感性的差异等微观视角看,根据我国经济的微观基础,选择符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的汇率政策是:短期内保持联系汇率不变,长期内要逐步实行浮动汇率政策。利率市场化需要汇率制度的配套改革,即利率市场化和浮动汇率要同步进行,才能建立起适应国际经济和国内经济变化的利率--汇率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崔秀荣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出现了明显的阻塞现象,资金无法顺畅地从金融机构内部进入到实体经济中。本文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现状的分析,得出微观传导主体——金融机构、企业、消费者的市场化行为不够是引起传导渠道不畅的主要原因。为理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作用,政府需从规范传导主体行为上着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春凤  
文章通过建立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双边动态博弈模型,从博弈论的角度比较分析了不同经济环境下规则与相机抉择两种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的经济效应水平,进而讨论了各种环境下操作方式的选择问题,发现操作方式的选择与政策制定者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密切相关,且不同方式之间绝非简单的替代关系。政策制定者所要做的应是在良好的经济随机波动和信息控制下寻求规则与相机抉择的最佳结合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孟宋  
当前我国金融运行中存在着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突出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原因,着重从微观运行的角度剖析了流动性过剩可能产生的微观金融效应,并基于基层央行视角提出了缓解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温琳  
会计政策选择有微观和宏观之分,本文主要针对微观会计政策选择层次,分析管理者、股东、政府、债权人以及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在各自不同的动因下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偏好或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炳  毕军  袁增伟  王仕  葛俊杰  
企业环境行为是是企业面对来自政府、公众、市场等方面的压力,而采取的宏观战略和制度变革、内部具体生产的调整等措施和手段,是环境政策效果的具体体现。政府、公众和市场压力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工业绿色化的初级阶段以政府压力为主,随着公众和企业更多地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来自市场及社区的压力逐渐成为企业环境行为的主导驱动力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阶段,环境问题突出,必须积极开展对企业环境行为的研究,探求环境压力与企业环境行为转变的内在关系,找到促进企业改善环境行为和表现的最优方式,为我国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林朝颖  黄志刚  杨广青  
货币政策风险传导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货币政策对银行的风险传导效应,而银行只是风险传导的中介,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的风险传导更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从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理论出发,选取非金融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货币政策的风险传导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存在风险传导效应,即宽松货币政策会促进企业风险承担,紧缩货币政策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抑制作用;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不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存在差异,对小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强于对大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对非国有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强于对国有企业的风险传导效应。因此,货币当局在制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货币政策的风险传导效应,避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铭利  
国内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多数文献都是基于VAR方程利用信贷总量、总产出等宏观变量证明存在信贷传导渠道,由于无法避免宏观变量的内生性影响了结论的稳健。二是只关注银行信贷总量变动对产出的冲击。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企业融资渠道多样化,银行信贷总量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不断下降,货币政策将通过另一种信贷传导渠道——广义信贷传导渠道对企业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产出,国内尚缺乏对广义信贷传导渠道的研究,这将导致对货币政策效力估计不足,降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证明信贷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并且区分了狭义和广义两种信贷传导渠道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在...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宇  王培林  富钰媛  
从微观企业的视角,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政策研究对象,采用多时点DID-PSM的研究方法,基于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选择性产业政策与企业专利质量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选择性产业政策有利于企业专利质量的提升,表现出政策"促进作用",且该结论在经过放大实验效果的反向检验、测量多次认定的实验冲击、更换对照实验组、引入政策实施节点的安慰剂等一系列测试后依然稳健。进一步对二者作用机制进行检验,发现选择性产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人力资本稳定性这两条路径对专利质量提升发挥作用。此外还研究发现,选择性产业政策对专利质量的积极作用仅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大的区域显著,进而表明外部环境对政策执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结论为选择性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设计、加快推动中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卫国  徐家杰  邵兵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胜会  
汲取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维护金融体系稳定,迫切需要加强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通过实施逆周期政策以及跨市场、跨行业的全面监管,克服金融体系和微观监管上的顺周期波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宏观审慎政策要求将具体体现在资本充足要求、动态拨备机制、杠杆率指标、流动性指标、系统性风险管理与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信贷增长的控制以及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而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不可避免地会对商业银行资本运营、资产管理、风险控制、创新等行为产生影响。评估上述影响,无论对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还是对商业银行经济管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晓辉  范从来  
本文在综合和归纳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考察了汇率制度选择研究中所采用的社会福利标准和微观福利标准的基本内涵、由社会福利向微观福利标准演变的基本动因以及两种不同标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本文指出,由于汇率制度选择标准的发展演变,没有任何一种汇率制度能适用于一国的所有时期,任何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也会因此而呈现出一种动态变迁的过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纪玉山  吴勇民  
科技创新与一国的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分析了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传导机制,进而对日本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阶段的科技创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表明,科技创新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注入了持续的动力,而我国则由于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科技创新的传导机制难以发挥,从而在宏观上表现出科技创新乘数极低。因此,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扶持企业的自主创新、增强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协同优势、创造各种条件促使科技创新在全社会的扩散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便成了必然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任碧云  李涛  
目前,我国物价持续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等各种物价指数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已经初露端倪。继续加息和提高准备金率会带来较大隐患,货币政策只有与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组合政策配合,减少自身数量指标控制,加大其结构指标调整,才能更好地解决物价上涨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