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6)
2023(10832)
2022(9088)
2021(8482)
2020(7051)
2019(16014)
2018(15844)
2017(29230)
2016(16093)
2015(18443)
2014(18383)
2013(18137)
2012(17477)
2011(16280)
2010(16306)
2009(15362)
2008(14902)
2007(13328)
2006(12269)
2005(11667)
作者
(46754)
(39113)
(38952)
(37368)
(25086)
(18604)
(17654)
(15256)
(15033)
(13983)
(13674)
(13017)
(12842)
(12716)
(12539)
(12125)
(11609)
(11434)
(11323)
(10658)
(10298)
(9507)
(9425)
(9164)
(8869)
(8713)
(8554)
(8289)
(7891)
(7783)
学科
(88147)
经济(88052)
管理(42788)
(35374)
方法(31070)
数学(27845)
数学方法(27678)
(27601)
企业(27601)
中国(24374)
地方(19608)
(19448)
贸易(19434)
(19017)
(18606)
(17353)
(17171)
(15943)
业经(15344)
(13621)
银行(13605)
(13528)
金融(13521)
(13297)
地方经济(13287)
(12829)
(12503)
农业(11877)
环境(11495)
理论(10944)
机构
大学(240072)
学院(235857)
(116089)
经济(114049)
研究(91145)
管理(84307)
中国(73026)
理学(70925)
理学院(70120)
管理学(69150)
管理学院(68716)
(53049)
(51765)
科学(49717)
(45852)
财经(41420)
研究所(41102)
中心(40894)
经济学(38968)
(37805)
(37014)
(36500)
经济学院(34933)
北京(33486)
(32303)
(30754)
财经大学(30682)
师范(30426)
业大(30228)
农业(28700)
基金
项目(147586)
科学(117344)
基金(110757)
研究(109147)
(96624)
国家(95912)
科学基金(81331)
社会(73938)
社会科(70207)
社会科学(70196)
基金项目(56487)
(53087)
教育(49835)
自然(49067)
自然科(48013)
自然科学(47995)
自然科学基金(47193)
资助(46866)
(45567)
编号(41738)
成果(35574)
(34846)
重点(33330)
国家社会(32609)
(32458)
中国(30599)
教育部(30448)
课题(30066)
(29440)
人文(28700)
期刊
(134983)
经济(134983)
研究(82145)
中国(52324)
(39939)
学报(35645)
管理(34023)
(33940)
科学(33352)
(29189)
金融(29189)
大学(27896)
学学(26087)
教育(24965)
经济研究(23819)
财经(22825)
农业(22437)
技术(20049)
(19971)
(18396)
问题(18277)
业经(17534)
国际(16443)
世界(15521)
技术经济(12959)
统计(12369)
(12343)
经济问题(10948)
图书(10760)
理论(10425)
共检索到386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仁伍  
本文认为过渡时期的通货紧缩不是一个纯粹的货币现象 ,而是微观企业制度与融资约束、消费需求、投融资制度不协调矛盾的长期积累在一定条件下彻底暴露的结果。解决通货紧缩的根本出路在于加速改造体制内企业制度 ,建立健全清晰的企业产权、治理关系和企业制度环境安排 ,调整体制内企业的利税、社会负担。文章提出应该警惕过度地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掩盖通货紧缩问题的本质 ,可能引发新的经济震荡 ,甚至影响整个改革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洛林  余永定  李薇  
本文首先对当代日本经济做简单回顾,指出当前的通货收缩始于1997年第四季度,属经济在过度负债下由物价下降陷入萧条的一种动态过程,但政府所采取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并未取得明显效果。因此,日本经济的严重衰退将对亚洲国家(地区)经济的稳定产生极大消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两个传导机制:日本对亚洲国家(地区)的进口需求减少;日元贬值。作者认为,陷入通货紧缩性经济衰退的日本经济完全有可能把世界经济拖入全球性通货收缩的恶性循环之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到1999年5月底,我国零售物价总指数已经连续20个月负增长,消费价格指数连续16个月负增长。1999年1至5月份,零售物价总指数与上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8%,-28%,-32%,-35%,-35%,消费价格指数与上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志伟  
针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周期性交替的现实 ,本文认为客观存在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在此区间中的通胀率是良性的。据此 ,文章重新定义了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估算了中国通胀与通缩的目标区间 ,并认为可以用此区间作为宏观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建议采用微调作为主要的宏观调控方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帆  
通货紧缩的概念在理论界有争议。 1998年我国发生的通货紧缩是各方面原因造成的。 2 0 0 0年我国对通货紧缩的治理颇见成效 ,仍应继续深化改革才能巩固治理成果。具体做法一是改革和完善金融体制 ,二是扩大内需 ,三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石雷  
时下,“通货紧缩”论已成为理论界热门话题之一。有部分人说:“通货紧缩是目前商品滞销、物价连续下降、企业关停、并转、破产、职工下岗失业增多、生产力闲置,工农产品交换剪刀差扩大、农民收入减少等的重要原因。”大喊市场票子少了。因此,要求银行放松银根增发货币,以解此困。 我不同意上述观点。因为中国不存在“通货紧缩”。因而,商品滞销、物价下降、企业关停、并转、破产等不是也不可能是“通货紧缩”造成的。而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潘石  
我国改革开放后于第五个周期 (1 997~ ?年 )发生通货紧缩乃是从第三个周期开始运动变形的必然结果 ,是我国经济运行连续两次大起大落的产物。其特点如下 :(1 )通货膨胀与经济扩张相随 ,通货紧缩与经济收缩相伴 ;(2 )经济收缩期的紧缩政策并不必定带来通货紧缩 ;(3)通货紧缩会使经济收缩期拉长 ,从而难以恢复与实现下一个经济周期的经济扩张 ;(4)通货紧缩给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增加了新的内容 ,加大了国家熨平经济周期波动的难度 ;(5)通货紧缩不会伴随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周而复始地不断发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家骅  林晨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林  
经过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的交替,中国宏观经济目前处在温和的通货膨胀状态(CPI显示),但是很多迹象表明,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巨大的通货紧缩压力。比如失业率持续攀升、各种结构失衡(产业失衡、供求失衡、地区失衡、城乡失衡、阶层失衡、资本结构失衡)、技术创新与市场化加速导致的企业间恶性竞争、经济全球化等单独或共同作用向中国经济施加了巨大的通货紧缩压力;基于此分析,为防止不利的通货紧缩的再次出现,作者针对性地提出了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的八条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