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6)
2023(5069)
2022(3516)
2021(3070)
2020(2457)
2019(5470)
2018(5801)
2017(11496)
2016(6408)
2015(7350)
2014(7447)
2013(7254)
2012(6485)
2011(5883)
2010(5878)
2009(5421)
2008(5284)
2007(4766)
2006(4379)
2005(4329)
作者
(17444)
(14240)
(14234)
(13940)
(9301)
(6696)
(6668)
(5591)
(5444)
(5102)
(4922)
(4777)
(4703)
(4614)
(4584)
(4566)
(4351)
(4248)
(4184)
(3967)
(3841)
(3543)
(3373)
(3372)
(3346)
(3326)
(3193)
(3120)
(2847)
(2814)
学科
(29116)
经济(29083)
管理(13632)
(13320)
方法(11101)
中国(10403)
(9609)
企业(9609)
数学(9600)
数学方法(9550)
(8318)
业经(6950)
(6945)
金融(6945)
(6721)
贸易(6717)
(6599)
(6111)
银行(6101)
(5889)
(5477)
地方(5331)
(5274)
农业(5237)
(5032)
理论(4899)
产业(4708)
发展(4525)
(4516)
国际(4269)
机构
大学(89197)
学院(87826)
(41715)
经济(40954)
研究(32984)
管理(29887)
中国(28481)
理学(24864)
理学院(24616)
管理学(24134)
管理学院(23996)
(19240)
(18890)
科学(17325)
(16435)
中心(15594)
财经(15137)
研究所(14789)
经济学(14457)
(13919)
(13579)
经济学院(13114)
(13109)
北京(12094)
(11660)
师范(11549)
(11541)
财经大学(11407)
(11205)
金融(11054)
基金
项目(54313)
科学(42833)
研究(41096)
基金(39959)
(34320)
国家(34067)
科学基金(28938)
社会(27469)
社会科(26144)
社会科学(26137)
基金项目(20274)
(19653)
教育(18885)
(16853)
自然(16811)
资助(16730)
编号(16639)
自然科(16463)
自然科学(16461)
自然科学基金(16161)
成果(14490)
(12554)
重点(12368)
国家社会(12061)
(11916)
课题(11716)
教育部(11098)
(11073)
中国(10709)
(10680)
期刊
(46538)
经济(46538)
研究(30925)
中国(20115)
(16718)
金融(16718)
(13548)
(12982)
学报(12433)
管理(11807)
科学(11371)
大学(10057)
教育(9635)
学学(9381)
国际(9031)
农业(8614)
经济研究(8547)
财经(7853)
(7315)
问题(6895)
技术(6856)
(6835)
业经(6555)
世界(6044)
(4795)
理论(4763)
现代(4327)
实践(4177)
(4177)
商业(4009)
共检索到145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开放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使得香港离岸人民币(CNH)外汇市场得以与大陆在岸人民币(CNY)外汇市场并存。由于同时存在两个人民币外汇市场和两个人民币汇率,且资金可以相对自由地流动,套利活动和套汇活动得以大行其道。最近CNY的贬值主要是套汇和套利发生方向性逆转的结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国建  佟孟华  梅光松  
本文利用GARCH模型测度实际有效汇率波动性,并构建了影响人民币国际化长期因素的计量估计模型,进一步对2002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二季度的时间序列季度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考察了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有效汇率波动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即汇率波动越大,越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在控制了外汇储备规模、汇率制度改革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因素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有效汇率在均衡区间内的弹性浮动,以及外汇储备多元化,对于稳步推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国建  佟孟华  梅光松  
本文利用GARCH模型测度实际有效汇率波动性,并构建了影响人民币国际化长期因素的计量估计模型,进一步对2002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二季度的时间序列季度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考察了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有效汇率波动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即汇率波动越大,越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在控制了外汇储备规模、汇率制度改革和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因素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有效汇率在均衡区间内的弹性浮动,以及外汇储备多元化,对于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何金旗  张瑞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双向波动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等经济背景,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产生显著的冲击影响,且三者之间呈现显著的同方向波动,即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人民币升值、市场利率上升;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而中长期内影响有限;货币政策通过汇率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冲击的传导机制是有效的;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汇率与利率之间的联动机制是显著的,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不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朱孟楠  严佳佳  
人民币汇率波动问题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焦点。本文在利用GARCH模型测算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基础上,将人民币与美元、日元、港币、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和新加坡元进行互动性比较分析。认为现阶段,我国应该在不放弃政府干预的前提下,考虑适度放宽汇率波动的区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有红  彭迪云  
缘起于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为了摆脱长期依赖美元的困境,中国政府决定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这一进程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已经具备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三重职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然而,2015年"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突然持续下跌,导致境外居民对人民币需求锐减,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有所下降。货币国际化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现象,我国应该区分短期、中期和长期战略,创新思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有红  彭迪云  
缘起于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为了摆脱长期依赖美元的困境,中国政府决定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这一进程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人民币已经具备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三重职能,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然而,2015年"8·11"汇改之后,人民币汇率突然持续下跌,导致境外居民对人民币需求锐减,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有所下降。货币国际化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现象,我国应该区分短期、中期和长期战略,创新思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立行  
本文从人民币国际化的研究视角,分析货币国际化与汇率形成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人民币与美元、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的比较,揭示人民币国际化尚处在起步阶段,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是直接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为何采取钉住一篮子货币的改革方案,继而提出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悦  王飞  郭培利  
近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及其与货币政策调控的互动效应已越来越明显,这给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了新挑战。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双向影响机理进行理论分析,运用FAVAR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汇率波动均有影响,但利率的作用效果更强;汇率波动对利率的影响比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更大,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双向联动效应日趋紧密。鉴于此,货币政策选择应重视对汇率波动的敏感度分析,不断加强对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的协调;调控手段应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切换到以价格型工具为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沈悦  王飞  郭培利  
近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及其与货币政策调控的互动效应已越来越明显,这给货币政策调控带来了新挑战。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和货币政策调控的双向影响机理进行理论分析,运用FAVAR模型对二者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对汇率波动均有影响,但利率的作用效果更强;汇率波动对利率的影响比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更大,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双向联动效应日趋紧密。鉴于此,货币政策选择应重视对汇率波动的敏感度分析,不断加强对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的协调;调控手段应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切换到以价格型工具为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少岩  孙文轩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汇率的双向灵活波动,资本账户开放进程的适时调整和货币政策与汇率在长期均衡过程中的有效联动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继续推动中国经济转型,通过有序引导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调整来对冲国内去产能的进程,夯实基本经济增长面的同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式从贸易项下的数量输出向资本项下的价值吸引转变。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晓辉  张卫国  庄亮亮  肖炜麟  
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建立了BEKK,CCC,O-GARCH,IC-GARCH模型。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非对称性,改进了IC-GARCH模型,建立了IC-GJRGARCH,IC-IGARCH模型。给出了以上各模型的预测结果及评价,并分析IC情形下,残差类型及降维技术对预测效果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预测实证表明,BEKK模型和IC-GJRGARCH模型比其他模型的预测效果要理想;残差类型为广义误差分布与t分布的预测效果都要优于高斯分布的预测效果;模型降维后预测效果与降维前的预测效果相差不大,甚至优于后者。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爱民  刘晓孟  
随着我国汇率报价机制的逐步放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近年来逐渐增大,汇率敏感部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预测需求逐渐增强。因传统的金融时间序列模型或指数平滑模型不能很好地筛选并包含高阶滞后项信息,故本文选取机器学习中的稀疏模型族(Lasso、Ridge、弹性网、SCAD与MCP)对汇率波动率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传统模型进行比较并进行DM检验。结果发现,稀疏模型在各种货币的预测能力上均强于GARCH模型。在多种汇率的预测中,稀疏模型的预测能力表现出比指数平滑模型更强的稳健性。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刘阳  
受中美经济周期的错位以及美联储为了应对通胀而采取的激进紧缩政策影响,多个期限的中美国债利差出现倒挂。文章通过梳理利差波动对汇率影响的机理,回顾中美利差波动对人民币汇率影响的历史经验,发现利差对汇率的影响存在总体不显著,但影响逐步增强的特点。随着下半年影响中美利差的两大条件产生变化,人民币汇率有望获得支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远游  刘莉亚  盛世杰  
"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出现异常波动引起了广泛关注。国际经验表明,汇率波幅限制的渐进式放开,会导致汇率波动率变大。本文研究发现,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历次汇率波动率变大都和汇率改革进程同步。汇率波动与汇率制度的改变、波幅限制和弹性空间等均高度相关。自2012年汇改以来,在岸汇率波动的自相关性逐渐增大,导致较小的波动可能被放大从而形成异常波动。因此,在当前条件下,人民币汇率波幅限制不宜被过度放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