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65)
- 2023(9019)
- 2022(7319)
- 2021(6762)
- 2020(5068)
- 2019(11816)
- 2018(11760)
- 2017(20190)
- 2016(11999)
- 2015(13532)
- 2014(13506)
- 2013(12766)
- 2012(12201)
- 2011(11415)
- 2010(11961)
- 2009(10755)
- 2008(10600)
- 2007(9562)
- 2006(8764)
- 2005(8463)
- 学科
- 济(45274)
- 经济(45225)
- 管理(24622)
- 业(23541)
- 中国(22023)
- 教育(20913)
- 地方(17320)
- 企(17078)
- 企业(17078)
- 农(14217)
- 业经(12158)
- 发(11880)
- 理论(11416)
- 学(10696)
- 农业(9969)
- 方法(9731)
- 地方经济(9695)
- 发展(9462)
- 展(9333)
- 融(9065)
- 金融(9064)
- 教学(8911)
- 银(8652)
- 银行(8644)
- 行(8472)
- 财(8392)
- 技术(8173)
- 制(7966)
- 贸(7732)
- 贸易(7719)
- 机构
- 大学(159754)
- 学院(158640)
- 研究(64689)
- 济(58007)
- 经济(56372)
- 管理(49114)
- 中国(44090)
- 理学(39935)
- 理学院(39267)
- 管理学(38535)
- 管理学院(38184)
- 京(37802)
- 科学(36903)
- 范(34593)
- 师范(34369)
- 教育(33528)
- 所(33065)
- 研究所(29524)
- 江(28108)
- 师范大学(28095)
- 中心(27589)
- 财(27421)
- 北京(25908)
- 农(23714)
- 院(23237)
- 州(22886)
- 技术(22600)
- 职业(20640)
- 财经(20169)
- 业大(18936)
- 基金
- 项目(93115)
- 研究(80191)
- 科学(73222)
- 基金(59871)
- 家(50365)
- 国家(49668)
- 社会(46987)
- 教育(44349)
- 社会科(44099)
- 社会科学(44092)
- 科学基金(40945)
- 省(39470)
- 编号(36530)
- 划(34387)
- 成果(33438)
- 课题(29889)
- 基金项目(29822)
- 发(27429)
- 年(25776)
- 资助(23575)
- 重点(22939)
- 发展(22905)
- 展(22434)
- 规划(22087)
- 自然(21817)
- 部(21380)
- 项目编号(21336)
- 自然科(21188)
- 自然科学(21184)
- 性(21114)
共检索到280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洁
当代品格教育作为美国道德教育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延续至今。此价值教育形式因忽视外在社会因素,未涉及价值冲突与真实情境,错把价值概念作为教育关键,忽视对于价值原则的思考,异化学生行为目的及未关注学生发展性差异等缺陷而受到批判。"发展性品格教育"作为新形态的美国价值教育,对当代品格教育进行完善,重新吸收不同理论精髓,用发展、全面、动态的视角重新建构品格教育,弥补了当代品格教育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新的实践策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富兴
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在方法论层面简略探讨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校的品格教育。作者认为:美国中小学校的品格教育实践就是逐步建构一种德育情境,这一特点体现了主体性道德教育和规范性道德教育、以偏重智育为条件的品格教育和智育、学校品格教育和学生生活世界的合理性统一。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Gerard A.Postiglion 陈超
本文选择中国社会为研究背景,从经济的视角考察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回顾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扩张与合并的历程及其在全球维度下产生的影响,集中探讨了人力资源要素在大学发展过程中扮演的潜在角色。文章最后指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全球化与民族性的结合。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市场经济 人力资源 全球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杜禾
品格教育是当代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形式,它的兴起建立在对形式道德教育批判的基础之上。但是由于对"品格"解释的含混、哲学假设论证的不足、人性假设的保守以及灌输与教导方法的粗糙陈旧,导致品格教育在理论上存在诸多局限。
关键词:
美国 品格教育理论 局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吴永胜
作为通过文化传承以促进人的发展为职能的活动,教育在本性上具有自己的文化品格和价值准则,以生命关怀为己任,具有独特的学术品格,探究是其核心内涵,变化发展是其永恒的内在机制。行动是教育学术的核心内涵,理论和实践统一于行动之中。教育的内在特性对教育理论的性质、形态、表达方式等均提出了新的要求。展现教育的学术性需要把教育研究的重心从理论转向日常教育实践,从生活的立场出发选择教育方法,丰富交流的途径与手段,正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偶发性和概率性事件的价值。
关键词:
学术研究 教育学术 学术品格 教育实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熙 王怀秀 高洁
近年来西方道德教育、品格教育和价值观教育领域的研究为我国德育及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借鉴。不过,由于中西方相关领域的理论渊源与实践路径存在差别,比较研究很容易遭遇概念对应错位的问题。更何况,西方这三个领域的研究本身就脉络难辨、边界难堪。本研究借助文献计量研究的共被引分析策略梳理这三个领域各自的学术渊源、知识结构和演进路径,并在大数据呈清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阅读尝试探讨现状的成因。研究以Web of Science为检索工具,将以上领域2001至2016年的英文文献记录作为数据源,利用CiteSpa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沃尔特·C·帕克 俎媛媛
美国社会科在培养学生智力和社会能力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作为社会科教育的知名学者,沃尔特.帕克教授在考察社会科教育的意义和目的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科的涵义、地位及发展,探讨了社会科课程的内容及选择方式,并倡导在不断的研究与实践的双重反思运动中,持续构建和完善社会科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科 公民教育 美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郝德永
精神品格决定教育的信念、立场与方法。精神品格的丧失,意味着教育内在品质的缺失与扭曲。受制于唯物质主义文化价值取向,当代教育从目的、方式到结果,都呈现出明显的“名利主义”品质与立场。立足于人本性、自主性与超越性的乌托邦原则与尺度,重塑精神品格,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与内容之一。
关键词:
精神品格 唯物质主义 名利主义 乌托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本文集中讨论了教育价值观、教育质量观和教育发展观等几个教育思想问题。提出:走向21世纪高等教育思想转变,一是要把唯社会价值观或唯主体价值观转变为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价值,使社会价值与主体价值协调平衡的价值观;二是要把传统的知识价值观转变为包含知识、能力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三是要把急功近利的教育发展观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郑航
西方品格教育的各种理论或主张之间存在明显分歧。在目标定位、模式选择、策略运用等方面,不同的非广义品格教育论者的主张不同。对于私德与公德、习惯与理性、直接教学与间接教育等范畴,非广义品格教育论者与广义品格教育论者也各有侧重。从“好生活”出发,基于实践理性、教育实效等视角进行的整合尝试,有利于品格教育付诸实践。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滕珺 龚凡舒
作为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比较教育学天然具有跨国性,学者们往往能在与别国学者的互动中获得参照,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品格。回溯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几代比较教育学人所形成的这一学术共同体具有以下三种鲜明的文化品格:第一,研究主体不仅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而且表现出鲜明的“天下”志向;第二,研究内容反映“经世致用”的价值追求,相关研究成果不仅服务中国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且将教育前沿领域的中国关切与世界需要相连接;第三,研究过程突出彰显了“和合共生”的方法准则,不仅关注多样的国别与问题,而且努力促进各种教育思想与实践的融通创新。新时代,继承并发展这些文化品格对于我们建设中国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至关重要。
关键词:
比较教育学 学科发展 文化品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泠沅 周卫
随着新世纪的逼近,人们日益认识到,教育能否为21世纪培养出理想的新人,教师起着关键性作用。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认为:“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份”,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动力,应该是所有国家优先考虑的问题。”一、现代教师教育是...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谈松华
教育正在转变成为学习将是21世纪教育变革的本质特征。教育正在转变为学习是一种根本性的变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艳侠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高等教育应当针对个体"综合运用"阶段的特征和即将直面社会的现实,给予个体相契的教育,彰显其独特的在智识和德性上的"成人"品格:"成人"于原理性知识的学习之中,"成人"于同他人共在的世界之中;以此为基,生长出人之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
“成人” 智识 德性 原理性知识 他向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