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51)
- 2023(3989)
- 2022(3377)
- 2021(3205)
- 2020(2345)
- 2019(5191)
- 2018(5060)
- 2017(9533)
- 2016(5374)
- 2015(5947)
- 2014(5972)
- 2013(5745)
- 2012(5567)
- 2011(4828)
- 2010(4876)
- 2009(4606)
- 2008(4499)
- 2007(4140)
- 2006(3480)
- 2005(3427)
- 学科
- 济(18591)
- 经济(18568)
- 管理(13874)
- 业(13118)
- 企(11003)
- 企业(11003)
- 方法(8550)
- 中国(7421)
- 农(6350)
- 数学(6166)
- 数学方法(6043)
- 学(5767)
- 理论(5526)
- 教育(5356)
- 劳(5156)
- 劳动(5138)
- 业经(5037)
- 财(4582)
- 农业(4512)
- 和(4102)
- 制(3875)
- 文化(3751)
- 产业(3451)
- 市场(3398)
- 人事(3361)
- 人事管理(3361)
- 贸(3287)
- 贸易(3287)
- 易(3202)
- 动(3145)
- 机构
- 大学(74907)
- 学院(72842)
- 济(27348)
- 经济(26693)
- 研究(24639)
- 管理(24461)
- 理学(20934)
- 理学院(20615)
- 管理学(20170)
- 管理学院(20016)
- 中国(18566)
- 京(15918)
- 科学(15317)
- 财(13605)
- 所(12448)
- 范(12130)
- 师范(12005)
- 江(11623)
- 中心(11422)
- 农(11170)
- 研究所(11154)
- 财经(10642)
- 北京(9930)
- 经(9814)
- 师范大学(9755)
- 业大(9578)
- 经济学(8930)
- 农业(8836)
- 州(8809)
- 院(8686)
- 基金
- 项目(46008)
- 科学(36138)
- 研究(34190)
- 基金(33395)
- 家(28889)
- 国家(28599)
- 科学基金(24218)
- 社会(21935)
- 社会科(20642)
- 社会科学(20640)
- 省(17082)
- 基金项目(16777)
- 教育(16558)
- 自然(15130)
- 划(15005)
- 自然科(14817)
- 自然科学(14817)
- 自然科学基金(14550)
- 编号(14346)
- 资助(13383)
- 成果(13312)
- 重点(10359)
- 部(10267)
- 课题(9802)
- 创(9418)
- 项目编号(9312)
- 发(9256)
- 教育部(9112)
- 性(9111)
- 大学(9099)
共检索到116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雄伟
在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马尔库塞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解读最为激进,其核心论点是重视马克思早期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而贬抑其后期的《资本论》,并最终使反资本主义从马克思所规划的一项现实运动过程倒退为某种纯粹的乌托邦想象。马尔库塞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解读无疑严重曲解了马克思的本意,但他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持续反思却是马克思哲学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一种理论效应。在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研究相对沉寂的今天,就马尔库塞的解读作出必要的回应和辩驳,将有助于我们坚守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一以贯之的有机整体。
关键词:
马尔库塞 异化劳动 文化想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泰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振羽
“社会劳动价值论”者否定马克思对“斯密教条”的批判 ,是错误的。因为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社会年产值不等于社会年净产值 ,不能否认斯密混淆上述两者 ;斯密没有对收入价值论作科学的论证和解释 ,没有科学论证社会年产值等于社会年净产值 ,不能否认斯密犯了马克思批判的混淆上述两者的错误。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斯密教条” 收入价值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高斯扬
21世纪以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劳动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目前,学界从多种角度对数字劳动进行界定,但是一些观点之间存在冲突。化解冲突的关键在于回归马克思劳动观。马克思劳动观既包含他对劳动内涵的基本规定,又包含对劳动外延的科学阐述。基于马克思劳动观来界定,数字劳动仍遵循马克思对于劳动内涵的本体论、目的论和唯物论规定。但数字劳动作为一种人类劳动的新形式,发展出了劳动者运用数字劳动工具来改造数据劳动资料并使之符合需要的新内涵。数字劳动不是对马克思劳动概念的颠覆,也不是概念创新,而是对人类劳动发展的拓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炼成
对本文作者“生产劳动理论观”批判的三个内容的反批判 :一、到底谁在搞唯心主义 ?二、如何科学评价斯大林的功过是非 ?三、什么是“人民之友” ?
关键词:
生产劳动理论观批判 反批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鋆 李俊高
文章通过对"劳动创造价值"命题论证中两个代表性逻辑的学术批判与反思,试图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形成过程中,寻找启发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形成的思想萌芽。文章认为:(1)劳动价值论并非是不合实际的主观想象,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本质是异化劳动价值论;(3)不能把异化劳动与马克思人本主义异化史观画等号,同唯物史观相对立;(4)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并非致力于解决价格决定、价格波动等经验科学命题,它能够被感性的价格现象所证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揭示的本质问题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力与生
关键词:
价值 劳动价值论 评价关系 异化劳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邹升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成果。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指出"自由的社会劳动"是人的本质体现,而"自由的社会劳动"必然经历一个由"劳动异化"和异化劳动向人的复归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人资本逻辑决定了劳动的异化逻辑,而劳动成果向人自身的复归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共享发展是实现劳动异化向劳动者复归的重要途径,而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异化 共享发展理念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家珉
对劳动力与劳动的区分是马克思经济理论发展中一个极为重大的问题,也是全部政治经济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从马克思经济思想发展角度,探讨了马克思经济学区分劳动力与劳动的历史过程,认为以1857年为分界线可将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发展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早期阶段,马克思尚未将劳动力与劳动区分开来;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对劳动力与劳动的区分作了较为科学完整的阐述;在后期阶段,马克思深入探讨了劳动力与劳动的区分以及与资本相交换过程中的内在联系,论述了工人出卖劳动能力与劳动本身以及与工资的关系。文章提出,研究马克思劳动力商品理论要注意对早期和后期马克思有关劳动力和劳动的论述及不同...
关键词:
马克思 劳动 劳动力 区分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煌辉
【目的/意义】"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重要概念,又是剩余价值论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批判所指涉的重要问题域,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关于经济建设方面的论述,重析"异化劳动"所彰显出的辩证法内蕴,对于正确理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以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设计/方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出劳动异化导致劳动与资本对立。以"异化劳动"为中心,对其辩证结构作深入阐释,能清楚把握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维度。【结论/发现】首先,"异化劳动"的批判性内涵是马克思重构劳动价值论的科学依据;其次,"异化劳动"对"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历史透析是马克思建构合理生产方式的重要方法;再次,"异化劳动"作为资本的否定性辩证法,展现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刻的历史批判力与判断力。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异化劳动 辩证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曙东
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所谓简单劳动就是指那些事先不需要经过培训和学习,只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所谓复杂劳动是指那些事先需要经过培训和学习后,劳动者才有能力从事的劳动。马克思指出:“比重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也就是说,在同一时间内,复杂劳动所创造的劳动价值量数倍于简单劳动。同时,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以简单劳动为标准,对复杂劳动进行量化,进而得出复杂劳动的价值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朝林
马克思义经济学是以劳动为本位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是其基础理论。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创造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经济理论的基石,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其他一系列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从而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冯小俊 韩慧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作为价值创造主体的劳动者体面劳动的实现,能够彰显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本文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石,剖析了劳动价值论所蕴含的体面劳动思想,阐释了体面劳动的基本价值理念,分析了我国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存在的障碍,并提出了我国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体面劳动 和谐社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庞明波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现状,从4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下的具体表现,揭露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积累,工人却越来越贫困的根源。当前,我国存在贫富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合理、贪污腐败等社会现实矛盾,如何抓住重点、扭转发展困境,必然需要运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进行分析。异化现象并非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要有私有制的存在,就会有异化现象生长的沃土。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异化问题是关键的制约因素,异化现象既体现在生产过程,也体现于人际关系。
关键词:
异化劳动 对象化劳动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潇潇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意识普遍薄弱、劳动价值观存在偏颇、劳动精神尚未养成。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为基础,变革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念。具体来看,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理解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关系、全面把握劳动的目的性、全面认识劳动与劳动观的发展和变化、追求劳动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劳动教育 高职院校 教育理念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蒋南平 张明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中国劳动者既是生产社会财富的主体,又是新时代共同富裕的主体。正确理解劳动在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中的重要性,既要承认一切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及全体社会成员参与共同劳动的必要性,又要彰显劳动对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重要贡献。但是,我们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防止异化劳动的危害。异化劳动的危害主要有:劳动者生产的物质财富被私人占有;劳动自我异化的工人丧失更多取得收入的机会;劳动异化的工人会与美好生活疏离;劳动的异化将导致社会严重的两极分化。本文在揭示异化劳动对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会产生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实现规避异化劳动的路径安排:一是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在初次分配中;二是构建劳动贡献导向的再分配和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机制;三是切实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侵犯劳动者自由劳动的权益;四是始终坚持劳动贡献为主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新时代 共同富裕 劳动贡献 异化劳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