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9)
2023(7866)
2022(6652)
2021(6678)
2020(5369)
2019(12966)
2018(13280)
2017(24092)
2016(13786)
2015(15734)
2014(16344)
2013(15036)
2012(13420)
2011(12129)
2010(12690)
2009(11294)
2008(11230)
2007(9629)
2006(8726)
2005(8128)
作者
(36496)
(30142)
(29986)
(29020)
(19361)
(14456)
(13873)
(11663)
(11585)
(11263)
(10514)
(10241)
(10023)
(9717)
(9528)
(9459)
(8923)
(8867)
(8846)
(8803)
(7747)
(7497)
(7365)
(7179)
(6996)
(6914)
(6911)
(6658)
(6247)
(5895)
学科
(47565)
经济(47502)
管理(33532)
(28072)
(24192)
企业(24192)
方法(20367)
数学(17887)
数学方法(17259)
中国(13936)
(13122)
(12686)
理论(12525)
地方(11833)
教学(11689)
(11191)
业经(11085)
(10282)
教育(9832)
(8903)
农业(8298)
(8155)
银行(8140)
(7839)
贸易(7827)
(7771)
学法(7568)
教学法(7568)
(7513)
(7491)
机构
学院(178753)
大学(171539)
管理(61837)
(60975)
研究(59182)
经济(59161)
理学(51165)
理学院(50512)
管理学(49048)
管理学院(48715)
中国(45606)
(38241)
科学(37006)
(31425)
(31116)
(30351)
(28006)
技术(27872)
师范(27749)
中心(27482)
研究所(27016)
(25878)
职业(25670)
(25473)
北京(24635)
业大(23763)
财经(22952)
师范大学(22066)
(21791)
(20556)
基金
项目(110804)
研究(87289)
科学(85281)
基金(73474)
(63454)
国家(62874)
科学基金(53236)
社会(49131)
(46791)
社会科(46187)
社会科学(46175)
教育(45653)
编号(40424)
(39108)
基金项目(37428)
成果(33948)
自然(33939)
自然科(33065)
自然科学(33057)
自然科学基金(32382)
资助(31492)
课题(30344)
重点(26253)
(26026)
(23897)
项目编号(23467)
(23334)
(23086)
规划(22291)
(22054)
期刊
(75404)
经济(75404)
研究(55613)
中国(46876)
教育(41598)
(26082)
管理(25312)
学报(25069)
(23402)
技术(23233)
科学(22606)
大学(19427)
学学(17232)
(17039)
金融(17039)
职业(15789)
农业(15287)
图书(12758)
业经(12682)
经济研究(11517)
财经(10945)
技术教育(10463)
职业技术(10463)
职业技术教育(10463)
(10445)
论坛(10445)
(9523)
统计(9376)
书馆(9319)
图书馆(9319)
共检索到288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章  潘久政  谢丽娜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核心与关键问题,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受到历史逻辑的摆布陷入课程目标断层化、课程体系片面化、课程内容重复化、课程排序正三角化的困境。要实现三峡库区中高职课程的衔接需要依赖于岗位定位、任务分层及能力分级,需要借助于"建构模式"的实践探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廷发  谢丽娜  杨易昆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等3所高职院校和万州职教中心及12所中职学校在2010年初签署协议,成立库区职教集团,积极从内涵上探索中高职衔接的合作办学模式。就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中专业建设的现状、思路和已经开展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章  杜绍奎  
通过对三峡库区中高职院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现状的梳理分析认为,应加大中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考评队伍、实训鉴定设备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做到将职业标准全面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考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各种实训资源,积极参与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等工作,以不断提高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鉴定水平,从而达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和平  胡军  曾理  
构建职教集团的目的主要在于共享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如何实现职教集团内部的中高职衔接,是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关键。文章从构建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集团的诉求与可能出发,提出了构建职教集团的思路与尝试,并阐述了集团化下在三峡库区进行中高职衔接的改革与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和平  胡军  曾理  
构建职教集团的目的主要在于共享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如何实现职教集团内部的中高职衔接,是实现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关键。从构建三峡库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集团的诉求与可能出发,提出了构建职教集团的思路与尝试,并阐述了集团化下在三峡库区进行中高职衔接的改革与实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利平  师海歌  刘红达  
加强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研究,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中高职英语课程衔接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就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目标衔接、课程评价衔接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进而实现中高职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祝海英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长春市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动画后期合成与特效制作精品课程建设为例,对中高职衔接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整合与实施的实践性做法做出了全面总结,为中高职衔接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冯雪姣  雷建龙  
以湖北省中高职衔接贯通的3种人才培养模式为案例,解读了3种模式的内涵,分析了"3+3"模式"技能导向,考试选才,普遍适用";"3+2"模式"两校协同,两段衔接,两层‘直通’",五年一贯制"一个主体,一贯五年,一体化运转"的特点与优势,在对三种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的基础上,从提升衔接贯通效率的角度,提出了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合理选择贯通模式,根据模式的不同合理设置课程,合理规划布局衔接的专业,严格论证审核衔接模式与试点专业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雪松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高职衔接的办学模式越来越成为职业院校的首选。然而,尚不完备的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制约了中高职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工作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做好团队建设、典型职业活动分析、专业核心课程设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的研制等环节的工作,以保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完备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洋  
"3+2"中高职衔接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体系设计则是"3+2"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本文结合开展"3+2"中高职衔接改革实验的实际经验,从课程体系衔接的工作基础、基本原则和衔接要点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3+2"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育锋  周凤华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是构建中高职课程衔接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本研究就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一些基本问题抽样调查了一部分中职生、高职生、中职校、高职校以及高职教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建立健全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提供现实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月芳  
中高职衔接的本质是能力的衔接,它是通过课程的衔接来实现的。文章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从岗位(群)衔接—能力衔接—课程内容衔接—课程结构衔接-技能等级证书衔接的技术路径,并通过职业能力结构化、课程体系模块化来构建标准化通用接口,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兴洲  耿悦  
目前,中高职衔接已成为应对职业教育外部改革与内在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而课程衔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课程链"的建构是对课程衔接实践理念指导的初步探索。以德、美两国为代表的国际背景为基础,从"课程链"的内涵、意义、建构的具体要求以及保障等四个方面来阐释,强调课程衔接要依据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突出衔接的灵活性、人本性与规律性等特征,在国家政策、优质师资队伍以及评价机制等保障体系下,以课程衔接推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明辉  贺平  钟伟成  蒋亚军  郭锡泉  陈长辉  
2006年,依据专业特点,从众多课程开发模式中,选择项目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构建了以职业为逻辑起点、以能力为核心的项目课程体系,形成了企业策划项目、实施真实工程项目的项目课程特色。2010年后,探寻中高职衔接路径,借鉴"柔性制造"的概念提出了课程柔性衔接的思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构建了基于能力分级和生涯发展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成果成为中英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中高职衔接典型推广案例,成果运用到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实践中,中职学段的录取分数线远超当地普通高中第一批公费生最低录取分,大大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乾平  俞林  
针对目前中高职机械类专业在教学内容上有重叠、培养时间过长等情况,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构建由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教育课、实践课构成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基本框架,制定中高职衔接的接力标准,使中高职人才培养形成连续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