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46)
- 2023(8771)
- 2022(7241)
- 2021(6736)
- 2020(5823)
- 2019(13068)
- 2018(12708)
- 2017(22735)
- 2016(12364)
- 2015(13879)
- 2014(13729)
- 2013(12839)
- 2012(11582)
- 2011(10456)
- 2010(11201)
- 2009(10593)
- 2008(9070)
- 2007(8049)
- 2006(7047)
- 2005(6317)
- 学科
- 济(42967)
- 经济(42938)
- 业(39424)
- 管理(38662)
- 企(35350)
- 企业(35350)
- 融(25502)
- 金融(25502)
- 银(22604)
- 银行(22596)
- 行(22008)
- 中国(21466)
- 方法(20604)
- 数学(18451)
- 数学方法(18085)
- 技术(16067)
- 理论(12080)
- 财(11987)
- 技术管理(11821)
- 中国金融(11036)
- 业经(10977)
- 制(10888)
- 农(10405)
- 地方(10289)
- 教育(9830)
- 务(8580)
- 财务(8551)
- 财务管理(8542)
- 教学(8226)
- 企业财务(8222)
- 机构
- 大学(160590)
- 学院(159352)
- 济(63437)
- 经济(62003)
- 管理(61928)
- 理学(53490)
- 理学院(52946)
- 管理学(51659)
- 管理学院(51359)
- 研究(49826)
- 中国(43174)
- 京(32600)
- 财(29381)
- 科学(28052)
- 中心(25152)
- 江(24562)
- 财经(23436)
- 所(23007)
- 范(21820)
- 师范(21628)
- 经(21323)
- 农(21301)
- 业大(21140)
- 北京(20811)
- 研究所(20807)
- 州(20562)
- 经济学(19889)
- 技术(18844)
- 融(18488)
- 院(18333)
- 基金
- 项目(107045)
- 科学(85701)
- 研究(82907)
- 基金(75276)
- 家(63778)
- 国家(63184)
- 科学基金(56022)
- 社会(52013)
- 社会科(49424)
- 社会科学(49413)
- 省(45864)
- 教育(41884)
- 基金项目(39230)
- 划(37391)
- 自然(34804)
- 自然科(34189)
- 自然科学(34186)
- 编号(33985)
- 自然科学基金(33584)
- 资助(30724)
- 创(29267)
- 成果(28104)
- 创新(26170)
- 课题(25557)
- 重点(24757)
- 发(23264)
- 部(23133)
- 大学(22622)
- 项目编号(21657)
- 年(21263)
共检索到250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玲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严峻考验。应对这场全球性的危机,不仅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战略部署要求,同时也要发挥我国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危慧惠 朱新蓉
美国金融市场及与之相互依存的美国金融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国金融及其高等教育的典范。然而,这次金融危机凸显出美国金融理论及教育有其不容忽视的局限和弊端。金融危机呼唤新理论的出现,要求新的理论指导新的金融教育及其实践。我国应对渐趋西方化的金融人才培养有一个全新的通盘考量,高校的金融教学应宏观微观并重,应辩证地掌握必要的金融模型,切勿迷信,更不能过度依赖金融模型。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人才培养 西方金融理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培玉
本文总结了由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发达国家宏观经济金融管理工作的失误,展望了未来国际国内金融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中央银行工作的新挑战。针对基层央行人才培养与使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为适应新形势与新要求,进一步提高基层央行履职能力,加强和改进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基层央行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莉 王倩
随着经济和金融实践的发展,金融学理论不断变迁并形成了以微观金融为主导的趋势。如何改革金融学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金融实践的日新月异和金融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已成为金融学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研究型大学金融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从明确研究型大学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手,并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房宏君 郭秀晶
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和有效路径。文章深入分析了科教融合与应用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关系,并对科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外调控模式进行了探讨,为我国高等院校科教融合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科教融合 创新人才 作用机理 调控模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祖超 王甲旬
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积累的经验主要有:注重教育衔接、加强文理渗透、重视教学创新、优化育人环境、拓宽培养途径、完善激励机制等。其主要特色为:秉承"有益于组织和个人"的教育理念、创建"各具特色"的多种培养模式、培育"实现个人价值"的创新文化、坚持制度创新和"与时俱进"的改革等。我国可借鉴美国的经验,在制度创新、培养途径、特色模式、育人环境等方面改进和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科技创新人才 培养研究型大学 美国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颖
介绍了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研究生院大学的基本教育情况,分析了各国研究生院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共同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军 汪霞
大学国际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就人才培养的要素而言,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龙头,课程与教学是着力点,实践环节是催化剂,师资团队是保障,而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是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学国际化应更多涉及专业、课程、教学及师资等核心要素的深层次变革,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国际化 高等教育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火英 葛海燕 龚强 周选围 刘杨
全球化经济对"种业"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体系建设在农业创新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从优化"种业"人才培养的特色课程体系出发,通过组建教学团队、主编教材、创建课程网站、全程推进教学改革、多维设计实践教学等环节,致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
特色课程建设 教学团队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谭天伟
创新文化决定创新能力的高低,是创新能力的根源。求异也是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一种鼓励学生创新的做法。创新文化不是短期形成的,不能急功近利。大学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大学多年来形成的核心学术价值取向。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人才创新文化是创新与文化的交集,它是特定的群体或社会普遍认同、崇尚并参与下形成的创新氛围。创新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它是人类的本性和本能,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确辉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这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但总体来看,高校创新教育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学生还普遍存在着知识面不宽、专业技能单一、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缺乏发展的后劲。这与学生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课程体系不完善关系密切。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课程改革应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核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滕妍 李晓璇 马莉
近十年来,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经历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师范教育结构调整以及教师教育体系开放化等一系列改革。但在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地方师范高校人才培养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明确清晰的办学定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建立职业性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地方师范大学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继刚 李小北
如何将科研强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我国研究型大学面临的严峻挑战。四川大学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离校后,重新审视和研究学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力图把好的经验和做法固化下来,建立和完善保障本科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研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靳玉乐 李红梅
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前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英国研究型大学秉持学术自由的坚定信念,以特色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为基础设计课程,以产学研一体化为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制和导师制为主导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了一大批卓越的拔尖创新人才。借鉴英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我国高校应该树立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理念、构建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英国研究型大学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孟奎 董立平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突然到来,我国政府已采取了各种措施积极应对。但是,金融危机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冲击与影响人们还没有真正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采取积极应对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