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1)
- 2023(1944)
- 2022(1717)
- 2021(1695)
- 2020(1360)
- 2019(3176)
- 2018(3041)
- 2017(4804)
- 2016(2648)
- 2015(2881)
- 2014(2688)
- 2013(2755)
- 2012(2554)
- 2011(2406)
- 2010(2594)
- 2009(2154)
- 2008(2415)
- 2007(2003)
- 2006(1984)
- 2005(1882)
- 学科
- 济(10288)
- 经济(10281)
- 管理(8788)
- 业(8523)
- 企(7545)
- 企业(7545)
- 财(4499)
- 方法(4344)
- 中国(3770)
- 数学(3610)
- 数学方法(3521)
- 务(3517)
- 财务(3516)
- 财务管理(3515)
- 企业财务(3428)
- 学(2650)
- 农(2534)
- 制(2520)
- 融(2439)
- 金融(2439)
- 理论(2414)
- 业经(2348)
- 银(2121)
- 银行(2117)
- 行(2013)
- 农业(1904)
- 教育(1893)
- 和(1793)
- 划(1738)
- 策(1707)
- 机构
- 大学(38941)
- 学院(37399)
- 济(14745)
- 经济(14306)
- 研究(13566)
- 管理(13278)
- 理学(11100)
- 理学院(10943)
- 中国(10711)
- 管理学(10708)
- 管理学院(10628)
- 京(8735)
- 财(8127)
- 科学(7476)
- 所(6571)
- 财经(6166)
- 研究所(5797)
- 北京(5770)
- 江(5763)
- 中心(5722)
- 经(5601)
- 院(5425)
- 范(5394)
- 师范(5360)
- 经济学(4882)
- 农(4865)
- 财经大学(4601)
- 州(4572)
- 业大(4492)
- 师范大学(4489)
共检索到60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陈曦 谢元态
《资本论》序言和跋的内涵极其深刻,是原著提纲挈领性的文字,其中的许多论述是对正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与点拨,它预示着正文的写作内容与作者的具有开创性思维。从序言和跋的内容就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窥见《资本论》原著的经济学意义、政治学意义与哲学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 资本论 序言和跋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丁堡骏 刘泽
聂锦芳教授的《遭逢危机之际向马克思请益——重读〈资本论〉第一卷〈序言〉和〈跋〉》一文,对马克思原著内容的引用,或者只引用某一个句子的主语和谓语而不引用其宾语,而将主语和谓语结合与之无关的其他内容进行解释;或者引用其完整句子,但是却脱离了其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和条件,同样拿到另外的地方结合其他无关内容予以解释。这样,一方面马克思原著中没有的内容读出来了,相反,另一方面马克思原著中本来就有的甚至是很耀眼的内容,例如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等重要内容读丢了,甚至读出意义完全相反的东西。我们相信,只要尊重科学忠实于文本,我们重温《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就一定能还原出马克思创作《资本论》时的那个波涛汹涌的欧洲工人运动景象,一定会读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结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重温《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一版《序言》和第二版《跋》,必将为我们继续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斐
对马克思的误解与诋毁,大多源自对《资本论》方法的不理解。"资本内在否定性"是马克思辩证法在《资本论》中的具体表达,它自身内含"发展"的特质,即:其逻辑展开(研究方法)与历史表达(叙述方法)在实践中相互印证而达成发展中的一致;其生命力和前进力源自现实经济生活中不断生成的矛盾张力。作为方法论的资本内在否定性,是《资本论》方法在当代的应用与发展:它以现实与理论的双重批判为研究目的、以特定的资本积累结构为研究对象、以中间层次的分析为研究方法,旨在为世界经济提供一种唯物史观的演化论认识,为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奠定方法论基础。在这一研究视域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不可估量的世界历史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堡骏 王金秋
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历史的批判,确定《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是商品这一最简单的范畴。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既可以看成是资本主义商品抽象掉了资本关系所剩下的一般商品,也可以看作是历史上存在的作为资本主义历史前提的简单商品。前者是从《资本论》作为反映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的逻辑过程,从最抽象的范畴,逐步加进不同的历史规定性而上升到具体范畴的逻辑起点;后者则是从《资本论》作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反映论,所描述的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事实的角度来看的历史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只要商品一般正确地反映了简单商品生产,商品一般和简单商品生产就没有本质区别。正确认识作为《资本论》逻辑起点的商品不仅是...
关键词:
逻辑起点 科学抽象法 商品一般 简单商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征
我今年已八十八岁了,虽然也做过一些行政工作,但一辈子主要是当教师。围绕着《资本论》,学习、研究、讲授、传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直至运用、创新和发展。我的一系列的学术活动大都是围绕着《资本论》转,可算是同《资本论》结了一辈子不解之缘。回首往事,历历在目,择其要者,聊志鸿泥。我祖籍江苏省泰县,祖父是秀才,父亲是中医。四岁读书,白天上小学,晚上读古书,到十岁时就读完了四书、诗经、左传、楚辞、古文观止等儒家经典。进中学后不久,因日寇入侵,学校停办,辍学在家。其间还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靳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的十九大报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扎根中国大地、总结实践经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 习近平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宁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划时代意义宋宁在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以后的几十年里,实行计划经济,一直是无可置疑的信条。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这一思想,解除了长期以来束缚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白连志
当人们刚刚抹去传统资本剥削、掠夺的阴影,恢复“资本一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合法席位后,随着知识经济曙光的降临,“知识资本”又神奇般地迸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辉。一、何谓知识资本?知识资本,是指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或知识商品被做为实现价值增值或提供服务的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作云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前提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或从总体上来理解的生产关系。理解和把握《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实践问题。目前,运用马克思《资本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深入研究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并把与之相关的一些概念严格区别开来,不仅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也具有形势上的紧迫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思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研究了流通费用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上马克思首次对资本流通费用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并认为流通费用结构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为纯粹流通费用,其二非纯粹流通费用。非纯粹流通费用则分为商品储备费用和商品运输费用,并对影响商品储存和商品运输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资本论》 马克思 流通费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宣恭
《资本论》阐述的所有制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从以下十个主要方面去领会:(1)认识所有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关键。(2)从所有制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作用,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3)正确领会未来社会的预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4)学习所有制内部产权结构的系统剖析,探索公有制改革的途径和形式。(5)正确领会对股份公司的论述,看清资本主义私有制变迁的过渡形式。(6)了解所有制与商品交换的关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顾海良
作者认为,《资本论》是马克思计划写作的经济学巨著的开篇部分,但却是最基本的、最本质的部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有科学的方面,也有片面的、不科学的方面。但只要人类社会仍处于商品经济发展的阶段,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以及集中反映这一学说精髓的《资本论》就不可能“过时”
关键词:
《资本论》,“过时”,《资本论》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宣恭
《资本论》阐述的所有制理论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从以下十个主要方面去领会:(1)认识所有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关键。(2)从所有制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作用,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3)正确领会未来社会的预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4)学习所有制内部产权结构的系统剖析,探索公有制改革的途径和形式。(5)正确领会对股份公司的论述,看清资本主义私有制变迁的过渡形式。(6)了解所有制与商品交换的关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认清所有制对分配的决定作用,处理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关系。(8)领会关于经济规律产生基础的阐述,认识和自觉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规律。(9)认识所有制与社会矛盾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变化。(10)将《资本论》的所有制理论作为分析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基础,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柳思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系统研究了流通费用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上马克思首次对资本流通费用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并认为流通费用结构分为两大部分,其一为纯粹流通费用,其二非纯粹流通费用。非纯粹流通费用则分为商品储备费用和商品运输费用,并对影响商品储存和商品运输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资本论》 马克思 流通费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