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1)
2023(13054)
2022(10684)
2021(9597)
2020(7920)
2019(17724)
2018(17647)
2017(34431)
2016(18221)
2015(20583)
2014(20622)
2013(20994)
2012(19878)
2011(18065)
2010(18796)
2009(18178)
2008(18168)
2007(16506)
2006(15479)
2005(14641)
作者
(54390)
(45437)
(45053)
(42710)
(29137)
(21230)
(20471)
(17367)
(17131)
(16572)
(15606)
(14920)
(14895)
(14681)
(14102)
(13761)
(13419)
(13185)
(13073)
(12889)
(11602)
(11220)
(11006)
(10485)
(10195)
(10139)
(10086)
(10066)
(8983)
(8870)
学科
(109394)
经济(109283)
(78944)
(70134)
企业(70134)
管理(67052)
方法(36121)
业经(31298)
中国(29196)
(28996)
数学(27689)
数学方法(27584)
(26770)
地方(26737)
农业(20769)
(20514)
技术(18405)
(18222)
财务(18203)
财务管理(18178)
企业财务(17182)
(16869)
贸易(16854)
(16651)
(16303)
(16199)
(16190)
银行(16187)
地方经济(15854)
(15820)
机构
学院(284639)
大学(278807)
(135819)
经济(133406)
管理(110431)
研究(98297)
理学(92516)
理学院(91590)
管理学(90712)
管理学院(90161)
中国(79613)
(64051)
(59051)
科学(53616)
(49703)
财经(49566)
(45144)
(44556)
研究所(43764)
中心(43249)
(42733)
经济学(42380)
北京(38397)
经济学院(37878)
(36126)
财经大学(35988)
业大(34805)
(34536)
(34516)
师范(34245)
基金
项目(167136)
科学(133292)
研究(128281)
基金(121072)
(102321)
国家(101330)
科学基金(88271)
社会(85444)
社会科(81200)
社会科学(81180)
(66099)
基金项目(63188)
教育(56442)
(53468)
自然(52257)
编号(51258)
自然科(51012)
自然科学(50999)
自然科学基金(50136)
资助(49250)
(42504)
成果(41831)
(37582)
(37214)
重点(37156)
(36170)
课题(36023)
发展(35722)
国家社会(35501)
(35158)
期刊
(170669)
经济(170669)
研究(96229)
中国(59294)
(50708)
管理(48735)
(41626)
科学(34880)
学报(33470)
(33230)
金融(33230)
农业(28434)
业经(28361)
经济研究(27947)
技术(27247)
大学(26825)
财经(26235)
学学(25428)
教育(25234)
(22825)
问题(22380)
技术经济(18599)
(18244)
(16409)
国际(16338)
世界(16158)
商业(15754)
现代(15246)
经济管理(14950)
经济问题(14064)
共检索到462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红玲  卢家炯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已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潮流,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今后世界各国发展的总趋势。本文就广西糖业循环经济进程论述如何推进我国糖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保山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林涛  梁贤  刘德源  梁秋明  
广西连续14年全国产糖第一。文章分析了广西发展节约循环型蔗糖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蔗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蔗糖产业内部两方面探讨了节约循环型蔗糖业的发展路径,提出优化原料蔗生产布局,做大做强产业龙头,完善"订单农业+价格联动"利益联结机制等保障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克岭  马春光  
云南是我国第二大产糖省,制糖业作为一种区域性支柱产业,在云南省统筹区域发展、统筹边疆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产业链的视角,通过对云南制糖业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比较、分析,揭示其现状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促进云南制糖产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业明  
制糖业是崇左市乃至广西的经济支柱产业,在崇左市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多年来,崇左市政府倾力打造崇左糖都的品牌,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果。但近几年来,受到蔗价成本过高、进口糖冲击等因素影响,糖价连年下跌,崇左市制糖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迫切需要财税政策予以大力支持。一、崇左市制糖业发展基本现状崇左市是中国最大的糖蔗生产加工基地,糖产量约占中国的1/5,占广西的1/3。2010年,崇左市被中国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亮  聂新鹏  王晋臣  
1990年代以来 ,广西蔗糖业快速发展 ,初步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 ,产糖量连续 1 0个榨季居全国第一位 ,已稳固地成为我国最大的糖料生产、食糖加工和销售中心。我国加入WTO后 ,面临全面国际竞争的新形势 ,广西蔗糖业生产水平还有很大潜力可以发掘 ,通过实施持续稳定发展的战略 ,全面建设“双高”甘蔗优势产业带 ,适当调减种植面积 ,主攻单产和蔗糖分 ,同时大力推进制糖企业规模化、集团化进程 ,加大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程度 ,降低制糖成本 ,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 ,广西将继续保持我国主要产糖区的优势地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来宾市地税局课题组  
甘蔗是广西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制糖业是广西的支柱性产业。充分认识广西制糖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对策,对确保其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世界主要食糖生产国以及国内糖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分析,对比分析广西制糖业的现状,从广西甘蔗种植和制糖业面临的问题入手,对发展广西制糖业提出了加快土地确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世明  周善葆  
从金融角度,梳理现有糖业改革发展脉络。发现:运用集中化指数解释广西成为我国蔗糖主产区、崇左和来宾成为广西蔗糖主产区的内在机理及历史必然;作为广西第一支柱产业,糖业"二次创业"加快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跟进服务;放开蔗区管理,实行订单合同,交易双方存在机会主义,履行合同、保障双方利益很关键;各金融机构支持糖业力度大,但新做法、新模式缺乏深入总结,不利于推广;崇左、来宾等主产区的金融服务较为滞后,不利于糖业发展。认为:一是应把甘蔗收购贷款列入政策性贷款范围,结合糖业特点,参照粮棉油类政策性贷款执行;二是应建立崇左、来宾甘蔗主产区金融支持示范区;三是应加大金融支持广西糖业"走出去"的力度;四是应核定甘蔗收购贷款规模,鼓励发放糖业中长期贷款,完善糖业保险等金融服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之雄  
发展蔗糖工业,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关系到广西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选择问题。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总方针下来进行考察。广西历来商品调进多,调出少。商业、供销商品调进总值与调出总值之比,大体上五六十年代为3:1(50年代调出相当于调入的32%,60年代34%),70年代有较大提高(60%),80年代进一步提高为3:2(67%,其中1987年为77%),但差距仍相当大。如加上调进的生产资料,差距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伟  黄汉权  
食糖是国家认定的重要消费品和必备的战略物质,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和食品、医药、化工、造纸、生物工程等产业的原材料。糖业是三次产业有机结合、工农互促、城乡联动的产业,关系到4000多万蔗农和数十万产业工人的利益,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蓝彩金  
从广西蔗糖生产面临的困境谈我国糖业发展战略蓝彩金广西糖业进入90年代以来,产量急剧增长,1996年达237.51万吨,占全国食糖总产量的1/3强,比1990年的136.64万吨增长73.81%,年均增长9.65%,产糖量连续5个榨季居全国首位。然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柳  
所谓产业经济,就是供、产、销成龙配套,农、工、商环环紧扣,包括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销售以及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劳动者培训等环节在内的产业环流。产业经济的发展,将能提供许多就业机会,带动千家万户从事商品生产,实现脱贫致富。广西龙州县蔗糖业就是一个产业经济的雏型,它的发展,为我们探索开发山区资源、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的有效途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和荣,刘朝明  
中国的糖业主要由甘蔗糖构成。其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就是市场糖价连年持续下降 ,至1999年底已跌至生产成本线以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国际市场糖价长期低迷的影响 ,加上国内供给略大于需求 ,以及糖精作为食用糖替代品参与廉价竞争。此外从供给方面看 ,由于甘蔗种植的分散化和糖加工生产体系的不合理 ,则是导致制糖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的深层原因 ,以致影响到糖业企业的生存问题。在中国加入WTO以后 ,国内封闭的糖业市场将会对外开放 ,从而又面临国外进口糖的廉价竞争。对此 ,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调整和保护措施 :对甘蔗种植实行规模化的租赁经营制 ,借以降低甘蔗原料成本 ;对糖加工实行专业化的原料糖和精炼糖分离生产体系 ,借以提高产品质量 ;对糖进口实行集中化的政府采购制 ,用进口糖获利来建立政府收购基金 ,从而调节国内市场糖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