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8)
- 2023(2260)
- 2022(1845)
- 2021(1825)
- 2020(1669)
- 2019(3726)
- 2018(3634)
- 2017(7733)
- 2016(4016)
- 2015(4546)
- 2014(4658)
- 2013(4629)
- 2012(4286)
- 2011(3793)
- 2010(3881)
- 2009(3851)
- 2008(4162)
- 2007(3900)
- 2006(3487)
- 2005(3483)
- 学科
- 银(16922)
- 银行(16777)
- 行(15478)
- 制(12530)
- 业(12252)
- 济(12237)
- 经济(12219)
- 险(10747)
- 保险(10656)
- 业务(10161)
- 融(9219)
- 金融(9219)
- 度(9183)
- 制度(9182)
- 管理(9060)
- 企(8695)
- 企业(8695)
- 银行制(8454)
- 方法(7557)
- 数学(6917)
- 数学方法(6858)
- 中国(6654)
- 财(5007)
- 各种(4341)
- 类型(4264)
- 种类(4263)
- 各种类型(4261)
- 保险业(3783)
- 务(3675)
- 财务(3673)
- 机构
- 大学(52921)
- 学院(50949)
- 中国(25908)
- 济(22911)
- 经济(22303)
- 管理(20709)
- 银(20677)
- 银行(19802)
- 行(18426)
- 财(16261)
- 理学(15901)
- 理学院(15776)
- 管理学(15560)
- 管理学院(15460)
- 研究(15266)
- 融(12780)
- 金融(12619)
- 财经(12001)
- 京(11378)
- 经(10912)
- 人民(10280)
- 中心(9911)
- 国人(9624)
- 中国人(9584)
- 财经大学(9301)
- 江(9186)
- 中国人民(9037)
- 农(8763)
- 州(8016)
- 经济学(7918)
共检索到99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应森
一、存款粗放经营与认识上的偏差 长期以来,一些银行管理者只注重贷款风险,而忽视存款风险,以至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业在存款业务领域展开了严重的无序竞争。各家银行为扩大存款规模,不惜高息揽存:或公开抬高利率;或利率暗浮;或加大存款指标,并把其与职工的工资、奖金挂钩,使其只有利益驱动,没有或很少有风险意识;或在利息之外,又给企业、企业财务负责人实惠以吸引存款等。此类现象攀比上升,甚至屡禁不止,这种存款粗放经营的现象不仅使银行经营效益下降,削弱了自我发展能力,也扰乱了资金市场,破坏了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此种现象的形成,除银行经营机制不健全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尹杞月
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问题是指商业银行在存款保险制度的保护下有动机承担过度风险、追求超额利润、从而可能导致银行业危机的问题,是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理论问题,也是存款保险制度能否持续的关键问题,更是一国政府如何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的重大问题。对国外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传统的存款保险制度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其制度运行成本高昂,需要对存款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和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建议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需要考虑避免道德风险问题。
关键词:
国外银行 存款保险制度 道德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谭中明 卢建平
当前货币统计口径下将货币流通量界定为现金加活期存款是缺乏逻辑的,原因在于混淆了流通中货币与生息资本。事实上基础货币才是真正的流通中货币,用存款转账进行购买时,从宏观角度来看实际上是存款准备金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存款派生的实质是促进货币的流通。存款的派生能力与社会经济结构紧密相关,储蓄及投资率越高,派生能力就越强。社会生产的无限扩张能力与社会消费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存款创造过程内部的固有限制,而资本会通过透支未来的方式扩大现期消费力的边界,从而为自我创造开辟道路,但这并不能突破资本自身的限制。货币政策的着力点应该从关注货币供给量转向货币流通的效率,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经济结构,使国民经济逐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胜发
我国银行存款计息方法黄胜发利息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我国国内的各种金融机构者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利率和计息方法,这对稳定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就自1993年3月1日起执行国务院颁发的《储蓄管理条例》和最近三期利率(见表一)表介绍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银行存款的数额不断扩大。探究银行存款增长和波动的规律,寻求调节和控制银行存款变动的途径,以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金霞 姜世涛
存款保险制度被公认为现代金融安全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其本身存在着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委托代理问题。因此如何利用完善的制度设计,尤其是存款保险费率的选择模式以及具体测算就成为关键因素。自1993年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基金"构想以来,我国对建立存款保险的研究力度逐年深入。但国内现有对存款保险费率的研究文献存在照搬国外已有模型、分析指标应用不恰当,研究结论差异过大等诸多问题,不仅未能达到确定我国存款保险费率适当水平的目的,反而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本文在应用Morton期权定价基本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对该模型的评价缺陷和现实监管评级要求,选取样本指标对测算费率进行修正,这是一种创新性研究方法。通过回归...
关键词:
存款保险 定价模型 费率测算 实证分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赖叔懿 陈华芳 彭思源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是近两年来我国金融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在于存款保险定价。我国各上市银行的存款保险费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如果我国在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中采取单一的存款保险费率,则会产生低风险银行补贴高风险银行的交叉补贴问题,极易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建议采用根据风险定价的存款保险制度。
关键词:
存款保险 存款保险定价 期权定价模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常家升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项与普通公众息息相关的基础性政策设计,自2015年施行以来,在提振储户信心、稳定社会秩序、增强中小银行竞争力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限额存款法定保障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但是,地方存款保险宣传仍有薄弱环节,依然存在存款保险知识普及力度不够、公众认知不清晰等问题。
关键词:
存款保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顺 康书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国疆
本文以中国经济金融转型发展为背景 ,对中国金融机构“存差”扩大的原因及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并指出了对银行存款存在的误解。本文的结论是 :银行存款是银行提供信用的形式 ,银行“存差”的形成是金融机构资产业务结构调整和储蓄持续上升的结果 ,商业银行的信贷能力不能以存款的多少去衡量。目前现阶段 ,适度放松金融监管 ,完善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 ,保持商业银行正常的贷款功能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现实的选择。
关键词:
银行存款 银行存贷差额 银行信贷能力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金雪军 蒋攀峰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在构建提款模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挤兑的形成机制、存款保险制度对提款博弈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挤兑发生的影响 ,论证存款保险制度对目前我国民营银行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并从模型分析出发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设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存款保险 民营银行 博弈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旸 黄锟
文章分别运用RV模型、预期损失定价模型和基于资本配置的定价方法对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定价进行实证测算,通过对比分析三个模型的实证结果,发现基于资本配置的定价方法更适合用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定价,并得出合理的费率水平在0.220个基点之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苏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力 王韵荃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金融安全网中重要的一环,能够有效保护存款人利益,防范单个银行风险,从而避免造成整个银行业的恐慌。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业的风险在隐性担保的逐渐削弱和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下逐渐增大。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的角度看来,其目前最重要的风险防范手段——隐性担保使得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贷款率较高、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很多弊端,同时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时机已经成熟,最后从强制性保险、差额保险费率、合理赔付限额三个方面着手逐步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