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2)
- 2023(9933)
- 2022(8161)
- 2021(7696)
- 2020(6546)
- 2019(14783)
- 2018(14885)
- 2017(28637)
- 2016(15616)
- 2015(17769)
- 2014(17107)
- 2013(16512)
- 2012(15023)
- 2011(13564)
- 2010(14181)
- 2009(13431)
- 2008(13392)
- 2007(12061)
- 2006(10794)
- 2005(9771)
- 学科
- 济(61038)
- 经济(60949)
- 管理(52683)
- 业(49331)
- 企(42360)
- 企业(42360)
- 方法(27547)
- 数学(23939)
- 数学方法(23362)
- 财(17227)
- 中国(16982)
- 制(16836)
- 农(16739)
- 技术(15088)
- 业经(14823)
- 学(12492)
- 理论(11723)
- 体(11405)
- 银(11402)
- 银行(11379)
- 农业(11139)
- 行(10887)
- 融(10726)
- 技术管理(10723)
- 金融(10722)
- 地方(10482)
- 务(10264)
- 财务(10217)
- 财务管理(10189)
- 贸(10004)
- 机构
- 大学(222146)
- 学院(221437)
- 济(89390)
- 经济(87514)
- 管理(86019)
- 理学(73978)
- 理学院(73161)
- 研究(72973)
- 管理学(71555)
- 管理学院(71141)
- 中国(55701)
- 京(46516)
- 财(44323)
- 科学(43662)
- 所(36246)
- 江(34912)
- 财经(34350)
- 中心(33129)
- 农(33036)
- 研究所(32694)
- 经(30966)
- 业大(30856)
- 州(30431)
- 北京(28923)
- 范(28630)
- 师范(28360)
- 经济学(27920)
- 院(26536)
- 农业(25608)
- 财经大学(25461)
- 基金
- 项目(147009)
- 科学(117532)
- 研究(107768)
- 基金(107559)
- 家(93506)
- 国家(92782)
- 科学基金(80604)
- 社会(69588)
- 社会科(66036)
- 社会科学(66018)
- 省(58363)
- 基金项目(56040)
- 自然(51882)
- 教育(50827)
- 自然科(50761)
- 自然科学(50743)
- 自然科学基金(49821)
- 划(48797)
- 资助(44139)
- 编号(42728)
- 成果(35566)
- 重点(33559)
- 创(33316)
- 部(32607)
- 制(31678)
- 创新(31417)
- 发(30802)
- 课题(30730)
- 国家社会(28950)
- 教育部(28374)
共检索到334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香 顾朝林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集体所有制为主,依托乡镇工业发展的"苏南模式"已发生了重要的转型,并形成了新"苏南模式"。新"苏南模式"主要包括以下特点: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外资、民营等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新型产业园区建设加快以及城镇化快速发展。论文以常州为例,说明新"苏南模式"的特点,并从发展动力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新"苏南模式"。
关键词:
新“苏南模式” 动力机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云龙 何文虎
本文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观因素的不同组合和配置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建立了包括政府、市场和地区文化三个维度在内的包含8种动态均衡模式的四维模型;将地区文化维度固定后,建立了包括政府和市场两个维度在内的包含4种动态均衡模式的三维立体模型,并运用所建立的模型,较好地解释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的形成和变迁。
关键词:
地区经济增长 地区文化 政府 市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玉福 刘彦随 龙花楼 王介勇
苏南模式是以乡镇企业兴起为主要特征的我国农村区域发展的成功典型,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苏南模式演进中农村发展历程和特征,对于认识农村区域发展规律,探讨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苏州市为例,深入分析了苏州农村发展进程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1978-2006年,苏州市GDP呈指数增长,年均递增14.4%,第一产业比重由28.1%降为1.9%,第三产业比重由16.2%升为32.7%,农村农业劳动力比重由75.5%降为16.8%,城乡收入比由1.27扩大到2.0(但远小于全国平均值);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非农就业人口增加,极大地推动了苏州农村城镇化进程。1989-2006年的17年间,苏州市城镇用地增加了4.7倍;工业化、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制度创新,构成苏州市农村发展的四大主导驱动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曙华 沈玉芳
近10余年来,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城市化的任务艰巨,面临的矛盾十分复杂,而城市扩展是城市化进程空间行为的直接表现形式。文章把上海作为具体案例,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海城市扩展在地域空间上的动态过程及其各阶段所表现的特点,做出了四阶段的划分。提出了新上海“一个中心,三个圈层,四个副中心,九个中等城镇”主体发展框架,并对城市扩展的模式、动力机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城市扩展 空间扩张 动力机制 上海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薇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E-E模式四川联合大学谢薇一、既有的讨论关于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国内外学者已提出了不少理论模式。这些模式,从科技、经济、政策、资源等各方面阐述了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技术创新动力的源泉所在。其中,技术推—市场拉综合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小东
本文对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中的期望理论学说进行了分析评价,引入技术创新风险因素,提出技术创新动力受到创新收益、创新投入、创新成功预期与创新失败可能性四项因素的影响作用。由此重新构造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期望—风险内驱动力机制”理论模式。最后,对这一新的创新动力机制模式的应用要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动力 内驱动力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龙方 任木荣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形成了纵向兼并和横向一体化两种产业组织模式,这两种模式形成的动力机制各不相同。纵向兼并型产业组织模式得以形成的动力在于消除由于买卖双方对初级农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降低交易成本。从龙头企业横向一体化来看,其形成动力在于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扩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并提升竞争力;从农户横向一体化而言,其形成动力在于提升卖方谈判地位,消除买方垄断,以及减少不确定性,降低市场风险。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产业组织模式 动力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菲菲
随着在线旅游市场的发展壮大,在线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成为其扩大市场、扩张服务、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各要素对在线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作用,通过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内部关系及其与在线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探究在线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技术进步、顾客需求、行业环境、供应链企业、企业战略、企业家能力及组织学习能力对在线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以企业战略和技术进步的作用最为显著;以在线旅游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为中心节点,以在线旅游企业商业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龚建立 王飞绒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章平
综述相关研究文献和实践,文章考察梳理了创新集群的涵义、演化模式及内在动力机制。基于知识生产的报酬递增、生产函数更替和复杂理论三类不同视角的归纳,阐释创新集群演化模式,进而分别指出三类理论视角下创新集群产生演化动力的充要条件。
关键词:
创新集群 演化模式 内在动力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蓉蓉
国内大型电子商务平台的数字化转型,为我国新零售模式发展提供了必要环境与实践条件,进而衍生出了多种零售商业模式。因此需要以供应链流通模式为基础,以线上线下O2O融合为原则,分别从客户需求、渠道升级以及服务升级等角度提出了我国新零售商业模式转型与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
关键词:
新零售 商业模式 供应链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任俊英
常州作为大运河苏南段沿岸一个重要的城市,近现代工业相对发达,如今留下了很多工业遗产,对其保护与发展的常态化工作急需"变旧为新"。文章结合工业遗产资源属性,对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的创建时间、地点、相关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归纳了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的特点,指出了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变"旧常态"为"新常态",把工业遗产与文化教育、环境整治、居民就业、创意产业和遗产旅游等有机结合,提出常州运河带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新模式,并对不同模式的适用遗产、发展路径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苏南运河带 工业遗产 旅游开发 常州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樱 古继宝
区域发展模式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现象。论文通过归纳法给出了区域发展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模型,认为自然、历史、居民、政府等四大要素是区域发展模式创新的基础与动力所在。论文选择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与珠江模式作为典型,通过将区域发展模式这一概念加以操作化定义,对三大模式进行了测量与比较,发现模式之间既有趋同的一面,又有差异化的一面。从区域发展模式创新的动力角度分析得出,我国模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趋同的力量与各自探索、形成自身特色的力量同时存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各自探索、形成区域特色的力量更为强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盛和
本文通过系统地评析国外不同学术派系对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模式、动力机制及管理政策的研究进展 ,指出其研究重点已从归纳空间演替模式深化到探究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的决策过程与动力机制 ,从崇尚土地市场的自由运作转向对其进行精明管理。并提出我国的城市土地利用开发 :一方面应进一步强化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地位 ,并建立一种透明、公正、高效的城市土地市场监管机制 ;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协调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等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扩展 土地市场 增长管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芹
结合产业集群特点提出了产业集群治理的内涵,并将集群治理的动力来源归纳为集群发展观、集群发展危机观、生命周期观和企业战略发展观等,认为产业集群治理有自组织治理和权威治理两种模式。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治理 动力机制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