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3)
- 2023(10015)
- 2022(8325)
- 2021(7437)
- 2020(5936)
- 2019(13185)
- 2018(13047)
- 2017(23359)
- 2016(12743)
- 2015(14013)
- 2014(13661)
- 2013(12918)
- 2012(11902)
- 2011(10991)
- 2010(11184)
- 2009(10418)
- 2008(10029)
- 2007(9102)
- 2006(8123)
- 2005(7601)
- 学科
- 济(51197)
- 经济(51144)
- 管理(31531)
- 业(29935)
- 企(20865)
- 企业(20865)
- 中国(19930)
- 地方(19321)
- 农(18180)
- 业经(13678)
- 农业(13118)
- 方法(12551)
- 地方经济(10802)
- 发(10657)
- 数学(10174)
- 融(10051)
- 金融(10047)
- 数学方法(10028)
- 银(9834)
- 银行(9825)
- 贸(9796)
- 贸易(9785)
- 行(9673)
- 财(9382)
- 易(9375)
- 教育(9209)
- 学(9169)
- 环境(9093)
- 制(9084)
- 理论(8464)
- 机构
- 学院(169225)
- 大学(167304)
- 济(65426)
- 经济(63846)
- 研究(61221)
- 管理(58918)
- 理学(48934)
- 理学院(48330)
- 管理学(47343)
- 管理学院(47027)
- 中国(46400)
- 科学(36585)
- 京(36003)
- 财(30821)
- 所(30511)
- 江(27896)
- 中心(27807)
- 范(27758)
- 师范(27516)
- 研究所(27222)
- 农(27148)
- 州(23253)
- 北京(23182)
- 财经(22879)
- 业大(22686)
- 院(22409)
- 师范大学(21350)
- 农业(20756)
- 经(20479)
- 技术(20102)
- 基金
- 项目(107292)
- 研究(85916)
- 科学(83959)
- 基金(72416)
- 家(61542)
- 国家(60913)
- 社会(53063)
- 科学基金(52055)
- 社会科(50162)
- 社会科学(50154)
- 省(45373)
- 教育(40519)
- 编号(37669)
- 基金项目(37357)
- 划(37040)
- 成果(32543)
- 发(29877)
- 自然(29827)
- 自然科(29125)
- 自然科学(29120)
- 自然科学基金(28545)
- 资助(28263)
- 课题(27798)
- 重点(24600)
- 发展(24442)
- 年(24079)
- 展(24003)
- 创(23387)
- 项目编号(22798)
- 部(22015)
共检索到280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先哲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并对未来如何推进共同富裕作出了长远规划,“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高等教育领域,近年来东中西部高校发展的区域性差距越来越引发关注。东部高校得益于重大国家战略和较强区域经济实力的支撑,
关键词:
东中西部 协同发展 高校学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斌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两大重要目标。乡村振兴旨在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共同富裕则是要缩小城乡差距和减小社会贫富分化,实现全民共同富裕,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和协同发展关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必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概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之后就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协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我国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协同发展 城乡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景芝 苏炜 耿晓
农村电商与生鲜物流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为了对此进行验证,本文通过分析中部、西部、东部地区六个省2015-2019年的农村电商与生鲜物流相关数据,计算出农村电商发展秩序程度、生鲜物流发展秩序程度,以及两者协同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最高,且发展速度最快;东部地区发展次之;西部地区最弱。中部地区生鲜物流发展水平最高,且发展速度最快;东部地区发展次之;西部地区最弱。中部地区农村电商和生鲜物流协同发展水平最高,且发展速度最快;东部地区发展次之;西部地区最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武兆瑞 张钢彦
缩小差距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研讨会采撷武兆瑞,张钢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都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是,由于自然地理、人口资源、社会历史和政策导向等诸多原因,出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浩然 李立国
促进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否有助于推进共同富裕是抉择振兴重点及对策的根本依据。立足共同富裕视野,基于我国200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在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缩小对于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缩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缩小具有显著的“收入追赶”效应,这主要源于高等教育发展质量上的“追赶”,而绝对规模上的趋近较为次要;质量“追赶”产生的“收入追赶”效应主要由研究生教育规模、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生均固定资产规模、校均科研固定资产规模等要素贡献;生均教师规模差距、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差距对于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具有显著负效应,从侧面反映出直接在高校数量及规模上“削强补弱”的振兴手段与共同富裕的逻辑相悖。中西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于质量与结构方面,在师资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需警惕“收入追赶”效应驱动的办学规模扩张。实现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需要站在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跳出就教育论教育、就差距补差距的局限;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理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效率公平关系;将优化质量结构、补齐规模短板作为振兴攻坚的重点,具体从生均经费保障、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固定资产尤其科研固定资产建设等方面着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承佳 李忠祥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研究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地区、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地区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差异逐渐缩小;二者协同发展水平非均衡性逐渐下降,不存在极化现象,但地区协同发展水平呈非均衡性,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出现极化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承佳 李忠祥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研究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地区、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地区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差异逐渐缩小;二者协同发展水平非均衡性逐渐下降,不存在极化现象,但地区协同发展水平呈非均衡性,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出现极化现象。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勇 余乾申
讨论如何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问题,应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实现但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依然存在的现实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是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则会妨碍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规定,发展民营经济是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经济的增殖逻辑并不必然带来共享逻辑下共同富裕的实现,因此,基于这种关系,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促进二者之间的协同:创造共同富裕实现和民营经济发展协同的条件,建立共同富裕实现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扩大共同富裕实现和民营经济发展间的命运共同体,优化共同富裕实现和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成果共享机制。
关键词:
新时代 共同富裕 民营经济 协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泳莲 邢文利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大意义,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能从根本上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然而由于地理区位、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南北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越来越严重,致使发展成果无法惠及全体人民。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视角,在系统梳理区域协调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南北区域协调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探寻南北区域发展不协调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共同富裕视域下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本文的分析对于促进南北区域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统筹区域发展,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肖金成 洪晗 申秀敏
区域是经济发展和物质分配的主要载体,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文章从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内涵出发,指出目前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面临的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分配制度不够合理、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等主要问题,并进一步从区域协调发展角度出发,提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新型城镇化道路发挥内需拉动作用、以乡村振兴战略缩小城乡差距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区域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制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秋倩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具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特征,能够有效促进共同富裕社会建设。迈向共同富裕会进一步巩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基础、拓展其发展空间。探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发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具有目标一致性。理论逻辑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的制度逻辑、发展逻辑、分配逻辑具有共通性。实现路径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共有机制、增收机制、赋能机制和分配机制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推进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从政策偏向、资源扶持和组织基础方面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贾一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理论的完善,教育是影响国家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的观点已经成为共识。这要求我们改革教育领域的生产关系,以适应日益进步的教育生产力的发展。而优化的制度安排是保障高校有效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转移的关键。在我国新时期社会经济条件下涌现的高校学科性公司,依托大学相关优势学科为主体创办,着力推进大学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康洁 于法稳
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是新时代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绿色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而共同富裕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有效手段;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现实需求,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为促进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推进,其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依托企业、产业园等主体以技术要素联动提高效率,多措并举加快绿色金融撬动,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促进资源优配驱动,实施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带动等。最后,从组织、资金、人才、技术和法制五个层面构建了促进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调推进的保障体系。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共同富裕 协同推进 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亚虹 邱子迅 姜帅帅 刘猛
数字经济的发展深刻影响农村的生产生活,但是不同数字经济新业态之间的相互协同如何影响农村的收入和收入差距却鲜有文献讨论。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了电子商务和数字金融的协同是否促进农村的共同富裕。借助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进行研究,本文发现两者的协同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提高,降低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分位数差和方差。研究进一步发现:电子商务与数字金融的协同在样本时间段内的普惠性逐渐提升,缩小了农村的收入差距;两者的协同对低收入县域(农村劳动力密集县、传统金融发展落后县和低农机动力水平县)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更强。家庭层面的研究发现,两者的协同推动了农村家庭本地就业,促进了工资收入和自营收入的提高,且降低了自营收入的差距。本文的研究对数字经济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和推进农村共同富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宣霓 陈涛 彭凯平
易地扶贫搬迁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中的精髓之一,是"五个一批"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体现了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同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也为实现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文化基础,构成新时代共同富裕至为关键的"三驾马车"。但同时,心理基础也是至关重要的富足资源。以科学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为支撑,结合创新的幸福产业发展,将极大地激发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从而帮助人们彻底跳脱返贫的"心理陷阱",形成"心态协同"效应。这对共同富裕而言,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