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08)
- 2023(4986)
- 2022(4019)
- 2021(3709)
- 2020(2999)
- 2019(6835)
- 2018(6189)
- 2017(12933)
- 2016(6326)
- 2015(7202)
- 2014(7035)
- 2013(7118)
- 2012(6513)
- 2011(5780)
- 2010(6130)
- 2009(6274)
- 2008(5341)
- 2007(4994)
- 2006(4665)
- 2005(4541)
- 学科
- 济(27977)
- 经济(27953)
- 融(26344)
- 金融(26344)
- 银(23289)
- 银行(23289)
- 行(22643)
- 业(22330)
- 管理(19418)
- 企(19395)
- 企业(19395)
- 中国(15805)
- 方法(11893)
- 财(11257)
- 中国金融(11165)
- 数学(10829)
- 数学方法(10793)
- 制(10761)
- 务(8685)
- 财务(8668)
- 财务管理(8657)
- 企业财务(8424)
- 农(7116)
- 地方(7011)
- 业经(6671)
- 体(6248)
- 贸(5794)
- 贸易(5781)
- 易(5644)
- 体制(5635)
- 机构
- 学院(91737)
- 大学(91349)
- 济(46065)
- 经济(45190)
- 管理(35240)
- 中国(33889)
- 研究(29901)
- 理学(29243)
- 理学院(29028)
- 管理学(28765)
- 管理学院(28591)
- 财(25784)
- 财经(20161)
- 融(19570)
- 银(19398)
- 金融(19212)
- 银行(18758)
- 经(18333)
- 京(17982)
- 行(17439)
- 中心(16740)
- 经济学(16240)
- 财经大学(15430)
- 人民(15021)
- 经济学院(14708)
- 所(14199)
- 国人(13804)
- 中国人(13742)
- 中国人民(13572)
- 江(13316)
- 基金
- 项目(53700)
- 科学(43022)
- 研究(41322)
- 基金(40835)
- 家(34001)
- 国家(33705)
- 科学基金(29923)
- 社会(28341)
- 社会科(27220)
- 社会科学(27212)
- 基金项目(20797)
- 省(19756)
- 教育(18212)
- 资助(17899)
- 自然(17755)
- 自然科(17377)
- 自然科学(17376)
- 自然科学基金(17112)
- 划(16236)
- 编号(16034)
- 成果(13539)
- 部(12682)
- 国家社会(12194)
- 性(12081)
- 融(12065)
- 重点(11960)
- 创(11857)
- 发(11811)
- 教育部(11735)
- 制(11465)
共检索到153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国华 田茂川
文章引入市场时机影响因素,对我国2002~2007年已发行可转债和已增发股票的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进行了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反映市场时机的市净率与可转债融资选择负相关,在5%的水平上显著;换手率与可转债融资选择负相关,在10%水平上显著;前一年股票回报率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正相关,在5%的水平上显著。实证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利用了有利的市场时机,支持了市场时机选择理论。
关键词:
可转债 融资选择 市场时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玉琴
一、引言早在20世纪,国外有金融财务学者就指出,公司可以通过发行可转债减少信息不对称(Stein,1992)、抑制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以及减少代理成本(Green,1984)。较近的研究Lewis(1999,2003)也认为,可转债发行人可以通过转债条款的设计有效地解决公司外部融资时面临的特定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以及财务风险等问题。但是国内不少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股权融资偏好,这与发达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不相符。从理论上说,在我国市场背景下进行可转债融资选择研究,可以丰富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理论,特别是符合我国实际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在融资过程当中产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财务成本等契约成本为研究视角,从上市公司融资时所处宏观经济环境及企业自身的财务指标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融资选择。研究表明市场总成交额、公司所处行业的绩效、贷款的利率、公司的成长性、资产负债率及GDP增长均与公司的可转债融资选择负相关。公司规模、固定资产比率、财务松弛度与企业可转债融资选择正相关。公司年龄和融资前一年的股价波动对企业的可转债融资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红平
宏观经济环境和个股表现会影响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选择决策。公司规模和股权结构对公司在普通股和可转债之间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盈利能力和所得税对公司在公司债券和可转债之间的选择有显著的影响。公司总风险和成长机会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负相关。财务杠杆和资金宽松度对可转债融资选择没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可转债 融资选择 决定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瑾 王梦然
本文从可转债融资对公司买进持有超额收益率和对经营指标的影响两方面分析了可转债融资对公司价值的长期影响,并从盈余管理的角度对产生影响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发行可转债后公司股价和经营业绩出现显著的下滑,其原因在于上市公司在可转债发行当年普遍利用盈余管理来提高公司利润。尽管存在这样的负面影响,可转债融资仍然具有很大优势,我国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可转债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可转债融资 买进持有超额收益率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娅 周卓尔 董怀军
可转换债券在我国目前来说,属于一种较为新型的金融衍生品,其兼具债券和期权的双重性质,日渐受到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重视。然而就尚德电力有限公司破产重组这一事件,使人意识到上市公司在利用可转债融资时存在着一定的融资风险。文章通过对尚德电力可转债的研究,分析这些风险的形成与规避。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融资风险 风险规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富有 匡桦
与正规金融市场相比,非正规金融市场不仅资金价格高,而且不能保证时间和数量上的充足供给。现实中,正规金融体系之外始终存在着非正规金融市场。通过对比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融资方式,发现正规金融固有的"隐性约束",将借款人克服"隐性约束"成本作为变量引入三方均衡,发现正规金融"隐性约束"对借款人具有挤出效应。通过实地调研问卷和运用Logit模型,从借款人自身条件出发,解释借款人是否愿意克服"隐性约束"以及在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间如何进行选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熊洁
文章基于Carr交换期权定价模型,针对创业项目收益的不确定性,将创业企业选择进行债务融资并投入新项目的权利视作交换期权,即用原有企业价值交换融资后新的企业价值,通过对利润流之比阀值的理论推导,分析影响创业企业债务融资时机的因素。研究结论表明:创业企业债务融资的目的取决于其原有业务与新投入项目的相关程度;企业进行债务融资的时机取决于融资后产生的新利润流与未融资时企业利润流之比。创业企业融资后的综合风险越大,新利润与原有利润之比就应当越大;创业企业新投资的项目利润与融资前利润的相关程度越高,对融资后利润的要求也越低;创业企业支付的利息越高,就要求更高的新的利润收入才会实施债务融资。研究结论为创业企业选择债务融资的时机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创业企业 债务融资 交换期权 时机选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亚平 杨云红 毛小元
本文通过比较中国A股市场增发和配股两种再融资方式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以及相关的融资成本大小,研究上市公司股票增发过程中的“股票市场择时性”问题。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两点工作:(1)验证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也存在“股权融资之谜”,且间接成本理论不能解释“股权融资之谜”;(2)利用“股票市场择时性”假说来解释“股权融资之谜”,并且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解释。
关键词:
增发 配股 股权融资之谜 股票市场择时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晓峰 林求
民营企业的信贷融资困境 ,其本质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信用担保机制缺乏等所引致的信贷市场上局部的“市场失效”。因为民营企业具有公共产品的“收益外在性”的特点 ,所以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失效时的积极调节功能 ,以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重点 ,主建为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全力为民营企业营造一个宽松的信贷融资环境 ,竭力缓解民营企业信贷融资过程中的市场失效问题。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信贷融资 市场失效 政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艳艳 黄文韬
本文以广东嘉元科技有限公司发行嘉元转债为例,探讨可转债的融资动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代理理论是主流解释理论,然而研究发现,嘉元转债的发行动机并不是降低信息不对称或者降低代理成本,而是调整资本结构。嘉元转债发行之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10%上升至40%,更为接近行业均值。而且,公司预期可转债的融资成本为5.1%,明显低于同期可比的其他债务融资工具;公司也不准备行使提前赎回权利,以降低可转债的整体融资成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司海平 刘小鸽 魏建
本文旨在考察地方政府债务在经济周期中的动态变化特征,并探讨背后的成因。使用2002—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方法,研究发现,地方债务累积速度呈现顺周期的特征。产出缺口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在繁荣期与衰退期地方隐性债务分别平均增加5.92%与3.97%。即使控制住市场融资环境,这一特征依然明显。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官员晋升压力加剧了地方债务的顺周期特征。换言之,晋升压力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影响的方向与程度会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地方债务不仅是地方政府缓解资金约束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融资手段,还因其风险属性可能影响经济稳定。地方政府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对目标的侧重不同,可能是地方债务顺周期特征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地方债务 经济周期 晋升压力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君梅
本文选取2015-2019年间发行可转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总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公司发行状态为解释变量,资产水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资产负债率为控制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可转债融资对A股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股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且经营绩效与公司资产水平、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增长率显著正相关,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可转债融资 经营绩效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曾健 唐明哲
从1997年起 ,中国陆续发行了南化转债、丝绸转债、茂炼转债、机场转债和鞍钢转债等5只可转换债券。本文利用简单的两期模型分析了公司采用可转债这种新的融资工具的理论依据及其前提条件 ,并阐述了中国发行可转换债券中存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