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7)
- 2023(4688)
- 2022(3877)
- 2021(3566)
- 2020(2884)
- 2019(6656)
- 2018(6402)
- 2017(12925)
- 2016(6694)
- 2015(7773)
- 2014(7737)
- 2013(7760)
- 2012(7149)
- 2011(6405)
- 2010(6576)
- 2009(6047)
- 2008(6341)
- 2007(6120)
- 2006(5552)
- 2005(5307)
- 学科
- 济(33223)
- 经济(33207)
- 业(30904)
- 企(27244)
- 企业(27244)
- 管理(26892)
- 方法(14515)
- 技术(12608)
- 数学(12482)
- 数学方法(12398)
- 中国(8641)
- 农(8497)
- 财(7795)
- 业经(7303)
- 制(7028)
- 技术管理(6930)
- 贸(6504)
- 贸易(6498)
- 易(6339)
- 融(6256)
- 金融(6256)
- 银(6231)
- 银行(6224)
- 行(5998)
- 务(5953)
- 财务(5934)
- 财务管理(5930)
- 企业财务(5713)
- 农业(5709)
- 策(5567)
- 机构
- 学院(107533)
- 大学(106835)
- 济(50368)
- 经济(49401)
- 管理(45190)
- 理学(38343)
- 理学院(38029)
- 管理学(37657)
- 管理学院(37422)
- 研究(35374)
- 中国(28460)
- 财(22585)
- 京(22120)
- 财经(18297)
- 科学(18037)
- 所(17334)
- 经(16602)
- 江(16373)
- 中心(15972)
- 经济学(15548)
- 研究所(15295)
- 北京(14150)
- 经济学院(13930)
- 农(13785)
- 财经大学(13698)
- 州(13053)
- 业大(12800)
- 商学(12773)
- 商学院(12661)
- 院(12527)
- 基金
- 项目(65592)
- 科学(52943)
- 研究(49558)
- 基金(48931)
- 家(41784)
- 国家(41475)
- 科学基金(36448)
- 社会(32798)
- 社会科(31306)
- 社会科学(31299)
- 基金项目(25198)
- 省(24701)
- 教育(23177)
- 自然(22842)
- 自然科(22380)
- 自然科学(22379)
- 自然科学基金(22032)
- 划(20756)
- 资助(20693)
- 编号(19705)
- 成果(15695)
- 部(15507)
- 创(14952)
- 重点(14574)
- 发(14177)
- 创新(13929)
- 教育部(13863)
- 国家社会(13691)
- 课题(13598)
- 人文(13468)
共检索到167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章昌裕
2010年是我国结束"十一五"进入"十二五"的转换之年,不断推动技术进步是面对后危机时代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关键。巨额外汇储备为中国提供了全面融入全要素国际运动,积极参与全球资本循环,以资本扩张重构"走出去"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尽快实现"以资本换技术"的利用外资方式创新。抓住危机后世界产业经济重新洗牌的有利时机,通过跨国并购获取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关键技术,既是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要素合作的新要求,也是转换之年制定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资本换技术 转换年代 战略选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郅玉玲 李一
如果说九十年代以前,境外投资者还主要将中国大陆作为来料加工的生产据点,那么进入九十年代,它们不能不同时考虑拥有高速经济增长率和12亿人口的市场所具有的重要性,因此要求中国政府开放国内市场的呼声日趋强烈。中国政府迫于种种压力,不得不逐步实施“以市场换技术”引资战略。 外资企业关注什么 从1979年至1994年,中国批准建立的三资企业多达4300多家,但大都投资规模小,平均不到120万美元,技术层次低,绝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郑志国 刘明珍
关于以市场换技术的代价郑志国,刘明珍(一)代价之一:向外商让出部分市场,减少了国内企业的盈利机会,有的企业因竟争加剧而陷入困境,甚至被挤出市场。以市场换技术,就是以允许外商投资企业按一定的比例在国内市场销售其产品为条件,引进和吸引本国所需要的技术。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玮丽
“市场换技术”的可行性一直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文章从“市场换技术”的经济战略内容出发,分析了各方对于市场换技术的观点,认为技术和市场属于两种不同范畴的事物,不能够进行交换,得出“市场换技术”是一种悖论。然后,分析技术转移方进行技术转移的动机和中国在技术转移中存在的误区。对于如何通过技术转移获得技术进步,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提高人力资本的水平。
关键词:
市场换技术 技术转移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詹长春
文章从技术能力角度,对奇瑞发展战略转型案例进行经济学分析,认为奇瑞调整企业发展战略,与跨国公司进行的合资合作,实质上是一种技术转让输出,关键在于企业通过10年自主创新实践,形成了较强的技术能力,并通过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取得国内外市场的认可。这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关键词:
奇瑞汽车 战略转型 技术能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后凯
我国西部地区最大优势是自然资源丰富 ,而最缺乏的是资金、技术。西部开发应实行以资源换资金、换技术的战略。具体可采取矿业权转让、矿产资源下放、取消煤炭发展建设基金、增扩资源税、制定灵活多样的土地开发整理优惠政策、建立资源开发特区等政策措施
关键词:
西部开发战略 资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春亮 周晓艳 王凌云
中国采取了市场换技术策略以实现技术进步,在已存产品领域,外国直接投资(FDI)提高生产效率的结论得到一些经验研究的支持。这一结论常被扩展到新产品市场,认为市场换技术仍然可行。本文构建了两厂商三阶段两地区区位博弈模型,得到研发集聚均衡、分离均衡两种博弈均衡形式。在这两种均衡状态下,企业只有通过自主研发而不是模仿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进而表明在新产品市场自主研发是本土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市场换技术 区位均衡 自主创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光胜 李炜
外商直接投资中技术引进的分析(下)——对“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反思余光胜李炜其次,来自跨国公司母国(地区)的不利影响。跨国公司母国(地区)从保持其国家竞争优势的立场出发,对本国或本地区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采取鼓励或限制性措施。一方面根据产业升级的需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新房
一、以市场换技术——时代的产物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目的除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之外,另一个目的就是以外资为载体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加快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国内的技术水平,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由于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在企业竞争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一国往往难以通过直接的技术进口来实现技术进步。长期以来,我国在利用外资的实践过程中就逐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光胜 李炜
80年代中后期,我国提出了“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旨在通过开放部分国内市场引进外商投资,进而引进技术。但现实与初衷的背离,引人深思。本文作者认为,“以市场换技术”有三层含义:以消化吸收为前提的技术传播效应、以产业关联为基础的技术波及效应和以市场竞争为中介的技术创新效应。目前,人们仅注意到前两层(更多的是第一层)含义上的“换技术”效应。但根据跨国公司投资理论与实践,在前两个层次上取得换技术的效果是有限的。通过有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才是“以市场换技术”的本质。据此,作者认为“换技术”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未能构造出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文章最后提出了实现“以市场换技术”...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汪前元
理论上讲“以市场换技术”的前提是中方垄断市场能够控制市场准入,外商垄断技术控制技术转移,在外商的直接投资中包含有先进技术,而且这些先进技术是可以被中方充分消化、吸收的。从市场出让现状看,国际名牌的涌入使我国已有的品牌失去了相当部分的国内市场,并给发展自己的品牌增加了难度。从技术转移现状看,外商在华投资偏重于技术层次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项目,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很少。外资企业的技术转移也仅是边缘性技术扩散,中方并没有掌握产品的核心技术。
关键词:
市场 外资 技术转移 技术扩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