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24)
2023(3581)
2022(2910)
2021(3068)
2020(2299)
2019(5786)
2018(6043)
2017(9256)
2016(6493)
2015(7295)
2014(7486)
2013(6230)
2012(5573)
2011(5214)
2010(5551)
2009(4748)
2008(4804)
2007(4169)
2006(4065)
2005(3878)
作者
(13295)
(10892)
(10882)
(10699)
(6945)
(5276)
(5165)
(4584)
(4146)
(4072)
(3829)
(3708)
(3650)
(3569)
(3520)
(3511)
(3382)
(3283)
(3233)
(3228)
(3129)
(2767)
(2679)
(2658)
(2610)
(2553)
(2498)
(2371)
(2248)
(2195)
学科
教育(19486)
(12098)
经济(12075)
中国(11638)
管理(9057)
教学(7561)
理论(7439)
(6298)
(5903)
(5215)
企业(5215)
(5185)
(4610)
体制(4532)
(4257)
(4051)
发展(4049)
学法(3979)
教学法(3979)
(3927)
(3865)
(3830)
研究(3631)
业经(3597)
改革(3575)
学校(3548)
思想(3532)
学理(3472)
学理论(3472)
高等(3431)
机构
大学(73434)
学院(70234)
研究(31071)
教育(28686)
(21888)
(21716)
师范(21663)
经济(21114)
师范大学(18049)
管理(17877)
(17831)
中国(16809)
科学(16199)
(15342)
职业(15229)
理学(14506)
理学院(14205)
管理学(13798)
研究所(13674)
管理学院(13611)
技术(13440)
(13340)
北京(12703)
(12453)
中心(11828)
(11278)
教育学(11081)
职业技术(10460)
(9885)
技术学院(8880)
基金
研究(39895)
项目(39230)
科学(32533)
教育(28655)
基金(23463)
社会(21874)
社会科(20288)
社会科学(20286)
编号(20063)
成果(19553)
(18905)
国家(18513)
课题(18319)
(16974)
(16581)
(15998)
科学基金(15037)
规划(13030)
(11845)
(11542)
项目编号(11472)
(11102)
基金项目(11026)
重点(10825)
教育部(10561)
研究成果(10535)
(10335)
(10294)
阶段(10265)
(10175)
期刊
教育(51454)
研究(36377)
中国(30208)
(28280)
经济(28280)
职业(14511)
技术(12583)
技术教育(9848)
职业技术(9848)
职业技术教育(9848)
(9550)
管理(7571)
大学(6680)
(6590)
论坛(6590)
学报(6565)
科学(6387)
(6094)
高等(5900)
成人(5431)
成人教育(5431)
(5343)
金融(5343)
(5199)
高等教育(5146)
职教(4838)
财经(4664)
发展(4246)
(4246)
(4219)
共检索到130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晔  盛子强  秦文  
我国工业化仍处在发展之中,具有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生产力多层次的特点。基于这样的国情,本文对工业0.0到工业4.0的5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特点进行了提炼,对与之相适应的5种职业教育发展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供一些参考,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有益思路。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启光  
"工业4.0"时代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互联网、物联网和服务网集成的社会,具有智能化、信息化、分散化、个性化的特点,在制造业中表现为"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在整个经济社会中则表现为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人类社会进行智能化时代。为了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职业教育需要进行如下变革:观念转型,将一次性职业教育转到终身性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转型,从着眼于区域转到面向全球;培养目标转型,从培养单一型技能人才转到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转型,从制定国内标准转到与国际标准对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安培  
日本"工业4.0"也称日本第四次产业革命,客业生产理论是日本"工业4.0"的理论源流,引发IT业、高端服务业人才需求增加,创造性情报活用能力成为人才核心素养。日本职业教育新建"专门职业大学"、强化"产学官"横断合作、实施实践性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重视职业指导、构建实践的生涯职业教育体系以积极服务"工业4.0",为我国职业教育优质服务"中国制造2025"提供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雪军  赵文平  
"工业4.0"是一种基于信息化发展而引发的新的社会时代形态,不仅给人们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带来影响,也驱使了职业教育朝向4.0的形态发展。基于"工业4.0"的"职业教育4.0"形态表现为:服务生涯发展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即职业教育是一种面向个性化生涯发展的服务;关注复合素质的职业教育目标定位,即职业教育在于培养具有复合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走向跨界协同的职业教育内容构成,即打破学科专业界限的壁垒形成整合化的内容;促进自主学习的职业教育方式优化,即以多种方式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进  
工业4.0成为国际上学者和实践者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然而,迄今为止,国际上的研究机构基本上还停留在对工业4.0的愿景、核心技术和适用状况的概念性的描述,仍未能对工业4.0给出一个清晰明了、具体准确和能被普遍接受和认可的定义。研究得出工业4.0背景下技术发展有互操作性、虚拟化、权力下放或分散、实时能力、服务导向、模块化等本质特征,分析论述工业4.0对劳动力市场、企业内部劳动组织和劳动者技能的影响,澄清社会上对工业4.0的一些迷信和误解,并探讨如何通过发展以能力为本位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变革、改造高等教育及建立学习型组织以培养适应工业4.0需要的人力资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一枚  
"工业4.0"将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人才流动与产业周期演变,促使职业教育国际化,从而牵动职业教育办学思想和定位由服务于区域经济向服务于全球经济和学生发展转移;"工业4.0"将使产业链分工重组,生产方式全面变革,从而牵动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由细化向大类和融合转移;"工业4.0"对工人的要求不仅是技术,更主要的是能力和工匠精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由以"教"为中心转向以"育"为中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静  
德国"工业4.0"战略、"中国制造2025"规划以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路径表明,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已经来临。"工业4.0"对传统工业的生产模式、生产方式、技术应用以及工作组织形式诸多方面产生深刻变革,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发生根本性变化。文章通过探讨新工业化时代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建华  丁辉关  项质略  
工业4.0是一种高度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新型生产模式,极大改变了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新时代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提出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方向,旨在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提升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建设职教强国、建设技能强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提升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教体系;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提升为深化产教融合和推行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和大国工匠后备人才;职业教育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升为加强创新创业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文静  马燕  
基于德国"工业4.0"背景下企业职业培训岗位供给和人才需求匹配性不足的问题,从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革新、生产模式多元转变、职业裂变、人力资本构成更新等四个维度解析德国工作世界的变迁。职业教育作为技能型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为提高职业教育供给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德国"职业教育4.0"从转变人才培养目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和完善职业教育的专业标准等方面做出相应变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自2013年4月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概念后,"4.0"的说法便遍地开花,"教育4.0"之谓也紧跟而来。不过从政策到实践,从研究到宣传,"职业教育4.0"的理念倒甚少提及。在产业更新换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注意到职业教育从1.0到4.0的升级与转型。职业教育1.0萌芽于前工业化时期,发展背景是农牧和养殖文明时代,典型特征是以"学徒+工具"为中心,在劳动过程中实现师徒相授。职业教育2.0产生于工业化初期,发展背景是机器工业文明时代,典型特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鄂甜  
我国已经迈进智能化时代。智能化时代生产模式的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出新的资格要求。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并满足产业的智能化发展。德国新一轮工业金属和电气行业领域的教学标准体系改革,围绕工业4.0时代新的资格要求,创新调整了现有教学标准体系。新一轮教学标准体系改革呈现三方面特点:聚焦数字素养、系统与过程相关能力,补充调整培养目标;构建灵活开放、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框架;各方协同,快速调整教学标准内容。借鉴德国经验,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的变革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面向智能制造,重新定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围绕新的要求,重塑"融合、开放、可扩展"的课程体系;三是加强多方协作,快速修订专业教学标准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昱霖  
物联网、大数据、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在旅游业广泛应用,由此引发旅游产业融合逐渐加速、旅游企业运营模式不断变革、旅游人才需求不断升级。随着新工业革命所引起的工作世界变革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国旅游业的人才短缺问题和人才质量问题将更加突显出来。旅游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定位、办学模式、课程教学体系都亟待通过变革回应工作世界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陈莹  
在工业4.0时代,劳动者驾驭智能化新型工业生产模式的数字能力成为实现国家发展策略的关键因素。因此,德国政府将劳动者数字能力培养提高到了战略层面并出台系列措施进行战略部署,包括:开展大型研究项目对工业4.0背景下数字能力概念的维度和内容进行深入解读;在分析实践困境的基础上,对企业、跨企业培训中心和职业学校各大办学主体分别给予扶持;参照工业4.0带来的全新任务领域对各个职业教育专业标准进行修订等。劳动者数字能力培养体现了在"人与机器"关系中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代表了工业4.0背景下德国职业教育的改革重点和发展趋势,同时也凸显了德国政府顶层设计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迟俊  
德国"工业4.0"作为国家战略,其实施促进了德国职业教育的变革。当德国职业教育生源总量下降、人才培养目标脱轨、人岗匹配度低等问题阻碍"工业4.0"的步伐时,德国采取了大力增加适用劳动力人口、分类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完善职教国家资格框架、推出各类继续教育项目等举措,这些举措启示我国职业教育要契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必须建立公益在线学习培训平台,大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出台职业教育国家资格框架,全面提升企业参与职教热情。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谈毅  
德国是全球制造业中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即企业机构与职业学校共同合作培育人才。2013年,德国提出了面向未来制造业升级的工业4.0战略,人力的需求也和以往截然不同,这对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探讨德国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结构和特征,以及新工业化时代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方向,可以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