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22)
- 2023(6400)
- 2022(5748)
- 2021(5245)
- 2020(4573)
- 2019(10927)
- 2018(10654)
- 2017(20779)
- 2016(11704)
- 2015(13569)
- 2014(13850)
- 2013(14019)
- 2012(13323)
- 2011(12286)
- 2010(12409)
- 2009(11651)
- 2008(11735)
- 2007(10703)
- 2006(9230)
- 2005(8218)
- 学科
- 济(54194)
- 经济(54148)
- 管理(30348)
- 业(28072)
- 方法(26136)
- 数学(23654)
- 数学方法(23470)
- 企(21334)
- 企业(21334)
- 中国(15949)
- 农(13476)
- 地方(12396)
- 财(11991)
- 学(11220)
- 贸(9239)
- 贸易(9238)
- 业经(9184)
- 易(8905)
- 农业(8834)
- 制(8230)
- 环境(8043)
- 和(7610)
- 城市(7220)
- 理论(7141)
- 务(7089)
- 财务(7072)
- 财务管理(7049)
- 银(6818)
- 银行(6787)
- 融(6685)
- 机构
- 大学(178782)
- 学院(177251)
- 济(73531)
- 经济(71756)
- 管理(64881)
- 研究(63459)
- 理学(55735)
- 理学院(55010)
- 管理学(53995)
- 管理学院(53636)
- 中国(45839)
- 科学(41121)
- 京(38418)
- 农(34901)
- 所(33593)
- 财(31868)
- 研究所(30728)
- 业大(29388)
- 中心(28913)
- 农业(28045)
- 江(27163)
- 财经(25764)
- 北京(24018)
- 范(23903)
- 师范(23642)
- 经济学(23341)
- 经(23310)
- 院(22564)
- 州(21516)
- 经济学院(21308)
- 基金
- 项目(118070)
- 科学(91377)
- 基金(84853)
- 研究(82288)
- 家(74963)
- 国家(74386)
- 科学基金(62294)
- 社会(51717)
- 社会科(48970)
- 社会科学(48950)
- 省(46269)
- 基金项目(45439)
- 自然(40997)
- 自然科(40028)
- 自然科学(40013)
- 划(39680)
- 自然科学基金(39262)
- 教育(37922)
- 资助(35085)
- 编号(33028)
- 重点(26959)
- 成果(26856)
- 部(26329)
- 发(25925)
- 创(23427)
- 课题(23231)
- 计划(22835)
- 科研(22820)
- 创新(22068)
- 教育部(21945)
共检索到256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苏斌 孙跃杰 青木信夫
通过对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现状进行初步调查研究,理清洛阳涧西工业区发展的基本概况和特征,分析洛阳涧西工业遗产的构成及其遗产价值,强调保护洛阳工业遗产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提出洛阳工业遗产不应局限于工业遗产自身的保护问题上,而应从城市的高度来进行整体考量。
关键词:
洛阳涧西 工业遗产 城市遗产 构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淼 王浩
工业遗产所具有的价值一直停留在《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所赋予的价值构成中,最初的价值已经不能满足甚至阻碍了当代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工作。本文在原有工业遗产普遍价值构成的基础之上,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城市布局结构、文化体系、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指出当前工业遗产价值构成的局限性,并从现代哲学价值研究角度,将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因素进一步扩充和细化,以工业遗产资源的固有属性、特征和受到价值评价主体影响的各种因素为基础,将其划分为本征价值和引申价值两大类,并将每一类价值因素具化为工业遗产价值体系的构成因子,从主观和客观、保护和再利用等多角度多层次深入剖析工业遗产的价值构成,为工业遗产的确认、保...
关键词:
工业遗产 价值构成 遗产保护 再利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治涛
按照文化遗产的自然属性即空间闭合性和建筑功能,将洛阳红色文化遗产分为旧址、学校、故居、陵园、战场和聚落6类。封闭空间和旧址类文化遗产占绝对优势,环洛阳三县数量最多,关联事件影响巨大。针对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总体水平低下、经费严重不足、受威胁现象严重等问题,指出了加强科学研究、挖掘红色文化遗产的普遍重要性,建议对红色文化遗产赋存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整体实施保护,通过创意策划提升其保护价值;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渠道融资体系,发展休闲产业,实现保护和开发的良性循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萍
随着传统工业转型速度不断加快,早期工业基地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绿色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多数传统工业基地通过另选新址的方式建立起新的生产结构体系。在此情况下,原有的工业基地被废弃,形成了所谓的工业遗产。为发挥工业遗产基地的价值,通过工业遗产基地的重构与设计,从而赋予工业遗产基地新的社会功能,并形成以创新设计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传统工业遗产基地的再利用提供参考。同时,借助"空间本体"的重构与设计是现代建筑理论体系中演化分析方法的直接体现,通过对工业遗产基地环境空间元素的重构,实现空间特征的持续转变,以满足工业遗产基地新功能设定的相关需求。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内部空间 工业转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长征 闫芳 龙文燕
以"一五六"项目之一的洛阳轴承厂为例,结合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引入"共生理论",并构建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的三种共生模式:不同时代的共生、不同建筑的共生、不同活动的共生。根据三种共生模式对洛阳轴承厂工业遗产进行改造,实现文化共生、格局共生和环境共生。旨在探索一种既能保护工业遗产,又能让其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共生模式,并为中国方兴未艾的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共生理论 厂区改造 洛阳轴承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长征 闫芳 龙文燕
以"一五六"项目之一的洛阳轴承厂为例,结合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引入"共生理论",并构建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的三种共生模式:不同时代的共生、不同建筑的共生、不同活动的共生。根据三种共生模式对洛阳轴承厂工业遗产进行改造,实现文化共生、格局共生和环境共生。旨在探索一种既能保护工业遗产,又能让其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共生模式,并为中国方兴未艾的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共生理论 厂区改造 洛阳轴承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军 刘丽华
目前,国内外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主要以工厂、建筑群、矿山等物质性遗存为主,传统工业时期的工业遗存尤其是大量赋存的非物质工业遗存的保护意识和效果都不容乐观。文章认为,建构科学合理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是工业遗产挖掘、认定,建立保护名录等基础性工作的保障;我国非物质工业遗产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得到保护,在现有的2批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工业遗产主要分布在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四部分。文章引入非物质文化视角,采用文献分析和统计方法,分析了当前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特征、非物质工业遗产保护机理,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构成,进一步明确了非物质工业遗产的保护内容。
关键词:
工业遗产 保护体系 非物质遗产 遗产名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阙维民
我国有着十分丰富的传统工业遗产资源,在许多古代文献与现代研究已有著述。在已经公布的六批总计2358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有工业遗产171项,其中古代传统工业遗产计为14类149项,体现出我国政府对传统工业遗产的保护力度。但在我国(物质)文化遗产暨工业遗产研究领域,从世界遗产的视野对传统工业遗产的研究,与国际同一研究领域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文章运用地理学的观念与方法,阐述了中国传统工业遗产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保护现状以及研究展望,为今后的工业遗产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世界遗产 视野 中国 传统工业遗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卫华 宫丽娜
通过对《世界遗产名录》中的工业遗产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目前50个世界工业遗产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出阶段性递增的特征;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大部分集聚于欧洲、整体分布不均衡的特征;产业分布上呈现出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比重大的特征;从登录标准来看呈现出具有较强的科技价值的特征。从世界遗产的视角分析世界工业遗产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工业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以期为我国工业遗产的识别、认定和保护性再利用等方面提供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2012年11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与会代表认识到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在城市科学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骆高远
随着遗产旅游的兴起和人们对工业遗产价值的重新认识,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及旅游界的关注。寻求适于工业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同时,进行适度、合理的旅游开发,促进工业遗产地经济的繁荣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工业遗产保护及旅游发展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对工业遗产及工业遗产旅游进行界定的同时,着重分析现状、旅游价值,针对开发的水平以及与国外工业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差距,揭示开发的问题与不足,分析开发滞后的原因并明确提出对策。
关键词:
工业遗产 遗产保护 旅游价值 旅游开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佟玉权 韩福文
科学的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估是搞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基础。通过分析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形势,阐述我国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估的基本原则,提出由4个大类指标和16个类型指标所构成的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估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得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旅游 价值评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柳巧云 阙维民
南通张謇实业群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起源标志,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积极救国理想与实践最具代表性的反映,其"一城三镇"的空间布局是中国近代自主探索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开端。本文从工业遗产保护的视野,分析张謇实业群的历史与现状,通过国内外类项比较甄别出其独特的遗产价值,并提出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工业遗产价值 张謇实业群 保护发展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丽虹 岑瑜 于丽英
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由于工业建设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的职能和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以及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后引起局部土地功能的变化,导致在城市中出现闲置和废弃的旧工业建筑。如何看待和再利用这些城市工业建筑"遗产",是目前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和我国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现状,而后从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动因出发,探析了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最后提出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模式。
关键词:
工业建筑 遗产 再利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邓元媛 辛梦远 高智强 聂存明
工业遗产群作为一种区域性的遗产保护概念,为认识单个遗存的保护再利用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使得区域内工业遗存之间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研究具有一定的紧迫性。文章以苏北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近现代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梳理,挖掘该区域工业发展特征、工业遗存的产业构成及空间分布特征,为苏北工业遗产群的整体性保护和再利用提供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
苏北 近现代工业 工业遗产群 形成与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