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9)
- 2023(13496)
- 2022(11577)
- 2021(10298)
- 2020(8810)
- 2019(20124)
- 2018(19468)
- 2017(37617)
- 2016(20003)
- 2015(22466)
- 2014(22589)
- 2013(22659)
- 2012(21139)
- 2011(19417)
- 2010(19935)
- 2009(18665)
- 2008(18576)
- 2007(16978)
- 2006(14927)
- 2005(13790)
- 学科
- 济(106597)
- 经济(106515)
- 管理(59898)
- 业(57158)
- 企(47389)
- 企业(47389)
- 方法(40622)
- 数学(35374)
- 数学方法(35006)
- 地方(24855)
- 中国(24369)
- 农(23438)
- 学(21593)
- 财(21389)
- 业经(20510)
- 制(16831)
- 贸(16577)
- 贸易(16570)
- 易(16003)
- 地方经济(15818)
- 农业(15518)
- 和(14480)
- 融(14479)
- 金融(14476)
- 银(14169)
- 银行(14142)
- 环境(14058)
- 理论(13780)
- 行(13549)
- 务(13226)
- 机构
- 大学(301756)
- 学院(301559)
- 济(133461)
- 经济(130794)
- 管理(112883)
- 研究(107661)
- 理学(96890)
- 理学院(95686)
- 管理学(94050)
- 管理学院(93431)
- 中国(80227)
- 科学(64840)
- 京(63748)
- 财(58452)
- 所(55504)
- 研究所(50331)
- 农(49211)
- 中心(47613)
- 财经(46684)
- 江(46199)
- 业大(42373)
- 经(42099)
- 经济学(41763)
- 范(40383)
- 北京(40284)
- 师范(40039)
- 农业(38593)
- 院(38384)
- 经济学院(37299)
- 州(36497)
- 基金
- 项目(194594)
- 科学(153659)
- 基金(141929)
- 研究(141160)
- 家(123919)
- 国家(122932)
- 科学基金(104652)
- 社会(91332)
- 社会科(86612)
- 社会科学(86585)
- 省(75425)
- 基金项目(73801)
- 自然(66654)
- 自然科(65102)
- 自然科学(65080)
- 教育(64728)
- 自然科学基金(63964)
- 划(63890)
- 资助(58592)
- 编号(56328)
- 成果(46246)
- 重点(44586)
- 发(43511)
- 部(43179)
- 创(39841)
- 课题(39690)
- 国家社会(38133)
- 创新(37272)
- 科研(37086)
- 教育部(36976)
共检索到457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龙 王磊
长期以来中国都是全球价值链的参与者,"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对区域价值链的主导权提出了要求。若"一带一路"战略在经济上可行,中国将从嵌入欧美日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转换为自我主导的区域价值链。本文基于WIOD数据和KPWW方法,利用RCA指数、RGVCA指数和价值链位置指数等指标,从价值链转换的条件以及转换后的影响这两个角度,探讨这一可行性问题。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产业间和产业内的互补性均强于竞争性,且中国占据了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具备主导区域价值链的条件。通过"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价值链转换后,将产生实际贸易利得提高、产业高端化发展等积极影响。本文最终得到"一带一路"战略在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月月 胡峰 王晓萍 任志敏
分别从技术、市场和生产三个方面探讨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跨界搜索的具体路径和内容,以期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战略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茉楠
目前,全球经济尚未完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扭转世界经济持续性放缓的根本路径,在于提高全球经济体生产效率,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水平,特别需要加强国际产能合作,重构全球价值链。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跨越亚欧等区域地区、强调与相关各国互利共赢、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增长的重大倡议。着眼于构建"一带一路"的全球价值链合作机制,不仅可以为我国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提供机遇,也势必会推动新一轮全球贸易的繁荣型增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鲁瑞芸 郭斯炜 彭仁星
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战略的提出,湖北省除了利用好国内市场外,还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态,更高效地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产业集群的成功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以及参与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发现湖北省在全球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集群同质化、资金政策支持不足等问题,并从建设湖北省优势品牌、打造连通平台和完善政策资金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产业集群 全球价值链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曾楚宏 王钊
当前,单纯依靠全球价值链或国内价值链的发展思路无法解决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难题。必须在两者之外建立第三条链条——区域价值链,以便将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实现链条的动态转换和紧密对接。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深入开展为我国与沿线国家构建"以我为主"的区域价值链实现功能和链条升级提供了有利契机。研究表明,这种思路是完全可行的,并且有创新资源开发模式、创新资源利用模式、市场资源开发模式、市场资源利用模式四种战略可供选择。不同的战略模式在产业选择、节点定位、进入方式和治理机制上有所差异,相应地,我国企业在"走出去"构建"以我为主"的"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时需要予以考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健 龚晓莺
本文基于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锁定"、地缘政治和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挑战,提出了中国产业主导的"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生成路径:着力推动中国企业"差异化"发展战略,提升对"一带一路"沿线投资"精准供给"水平;健全中国生产服务网络,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服务供给水平;构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一带一路"沿线产业体系的分工布局;推动中国产业标准"走出去"战略,促进其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享;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筑牢"一带一路"沿线经贸合作根基;突出产业合作互利共赢,稳妥拓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钱书法 邰俊杰 周绍东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本土产业可以通过两条路径提升竞争力:一是融入全球价值链,二是构建国家价值链。被动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将导致本土企业被锁定在低端环节,而孤立地构建国家价值链,将导致区域间产业发展差距的拉大。我国要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战略,应超越比较优势思路,主动引领区域价值链的构建,而"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正是推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有机结合,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文章设计了基于引领能力的显性产业合作优势指数,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具有代表性的11国为例,选出中国与之开展合作的优势产业组合;在此基础上,梳理并总结了构建"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产业合作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优树 唐家愉
国内国外形势的巨大变化使中国亟需重塑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突破发展困境提供了绝佳的机遇。首先在终端市场转移趋势下研究了"一带一路"终端市场促进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理论机制,然后基于ADB-MRIO数据库,从价值增值能力和控制能力两方面来刻画全球价值链升级,对中国融入和构建"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现实可能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必将成为未来全球价值链终端市场的重头戏,其不同于北方市场的市场特性有利于中国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中价值增值能力较强,嵌入位置更靠前,融入"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有利于中国全球价值链经济地位和物理地位提升;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具有较大优势,融入"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将有利于中国利用较高的制造业水平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
关键词:
终端市场转移 “一带一路” 全球价值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小平 张钰林 李雨阳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一体化面临诸多挑战。经济复苏乏力、贫富差距扩大等经济问题与大国间的政治博弈,导致“逆全球化”现象频发。“逆全球化”对中国的冲击表现在宏观层面通过贸易限制政策,大大缩减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外商直接投资;在微观层面,欧美国家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制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技术进步。“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构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该价值链不同于欧、美、日为主形成的区域价值链,而是在中国构筑区域经济合作、合作共赢、打造命运共同体进行国际区域分工的尝试,是以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其连接了与中国经济互补性强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价值链的构建,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维护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以及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发展新局面。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彭薇 熊科
以"全球价值链嵌入"和"一带一路"倡议为时代背景,以沿线国家"产业时空转移"为核心主线,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中区域最终需要变化建立产业净转移指标,以此刻画沿线主要地区、国家之间分时段、分产业的产业转出与转入。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代表性国家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过程中,从整体产业的时空转移格局来看,各国均表现为明显的增长态势。各国主要产业的净转入与净转出程度与转移对象国的表现差异较大。产业转移表现为规模化、多元化与逆梯度产业转移的趋势。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转移 世界投入产出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平 胡君 秦开强
外部不确定性加剧全球价值链收缩,成为“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构建面临的重要问题;深化数字化赋能将帮助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冲击,稳固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采用2008—2019年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与全球不确定性指数,研究外部不确定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赋能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外部不确定性显著抑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决策与嵌入水平;外部不确定性主要通过加大供应链风险、降低生产效率以及阻碍技术创新来抑制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异质性分析显示,外部不确定性对小规模企业、高契约密集型行业以及较低制度环境水平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更大。企业与国家层面的数字化赋能将有效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抑制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政府亟须稳定企业外部风险预期,完善供应链风险应对机制,提升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能力,以数字化赋能促进企业全球价值链韧性提升,加快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数字贸易制度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近年来出现的各种形式(包括保护主义、分离主义在内)的"逆全球化"甚至"去全球化"现象,不仅影响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合作,而且导致全球贸易增长受到重创。因此,在"逆全球化"风潮愈演愈烈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强调与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更有助于推动新一轮区域乃至全球化增长。特别是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伙伴关系及合作机制,不仅为促进全球产业转移与与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机遇,也势必推动新一轮全球繁荣型增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秦升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日益模糊、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更加不确定的今天,全球价值链的实现基础、治理体系、动力机制和利益分配模式都存在变革的空间和可能性。"一带一路"倡议为全球价值链重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遇和平台。"一带一路"推动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是以互联互通建设和自贸区建设为支撑的双轮驱动过程,本文将系统分析全球价值链的实现基础、治理结构、动力机制和利益分配,充分讨论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对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探索"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价值链的重构过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远鹏
随着国内要素成本提升,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比较优势面临重塑,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以我为主的新型全球价值链是中国更加主动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的明智之举。实证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推动中国全球价值链定位的提升,为中国构建以我为主的新型全球价值链提供上游供给和配套。为此,应进一步鼓励边际产业外移、优势服务业积极投资"一带一路"国家;鼓励企业投资、并购战略性资产,加速形成所有权优势并据此走向"一带一路";适当开放国内市场,推动扩大进口贸易;加大扶持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启动"丝路伙伴关系协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以我为主 新型全球价值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