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7)
2023(5660)
2022(4842)
2021(4536)
2020(3963)
2019(9145)
2018(9148)
2017(18536)
2016(9966)
2015(10867)
2014(10401)
2013(10769)
2012(10200)
2011(9147)
2010(9236)
2009(8602)
2008(8257)
2007(7817)
2006(7122)
2005(6488)
作者
(26409)
(22956)
(22546)
(21711)
(14042)
(11086)
(10123)
(8958)
(8563)
(8096)
(8033)
(7363)
(7284)
(7280)
(7097)
(6973)
(6660)
(6563)
(6530)
(6204)
(5803)
(5707)
(5608)
(5348)
(5247)
(5172)
(5131)
(4844)
(4770)
(4760)
学科
(47790)
经济(47756)
(44461)
(31100)
农业(29359)
方法(16057)
管理(16038)
数学(15250)
数学方法(15193)
(14050)
贸易(14047)
(13866)
(13640)
业经(13070)
(12104)
中国(11969)
收入(11932)
地方(11335)
(11212)
税收(10649)
(10505)
(9836)
企业(9836)
农业经济(9749)
(8990)
农村(8986)
(8864)
(8720)
(8381)
出口(8378)
机构
学院(136694)
大学(130896)
(67565)
经济(66322)
管理(50196)
研究(48953)
(45988)
理学(43346)
理学院(42975)
管理学(42421)
管理学院(42209)
中国(39489)
农业(34908)
(29697)
科学(27704)
业大(27101)
(26462)
(25369)
中心(23275)
研究所(22692)
财经(22562)
(21641)
经济学(21341)
农业大学(21165)
(20709)
经济学院(19743)
(18467)
经济管理(18000)
(17221)
科学院(16393)
基金
项目(89078)
科学(69609)
研究(68748)
基金(64598)
(56103)
国家(55506)
科学基金(46409)
社会(45832)
社会科(43151)
社会科学(43142)
(35796)
基金项目(34030)
编号(29245)
教育(28775)
(28239)
(27995)
自然(26565)
资助(25957)
自然科(25926)
自然科学(25922)
自然科学基金(25468)
成果(23140)
(21668)
(20947)
国家社会(19805)
重点(19559)
(18825)
课题(18754)
(18462)
(18310)
期刊
(79795)
经济(79795)
(52432)
研究(42493)
农业(35572)
中国(29873)
学报(21835)
(20070)
科学(19523)
业经(18971)
大学(17402)
学学(16808)
(16364)
金融(16364)
(16295)
农业经济(13507)
农村(13297)
(13297)
管理(13086)
问题(12656)
经济研究(11276)
世界(10849)
财经(10318)
技术(10291)
教育(9526)
(9227)
经济问题(9096)
(8903)
农村经济(8901)
(8494)
共检索到215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紫剑  马桂英  
山东农民收入问题的焦点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且不均衡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实行了一系列支农、富农政策,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增收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使农民收入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据统计,1978年山东省农民平均全年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晓莉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题。目前,各地都在寻找增加农民收入的出路,制定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解决阻碍农民增收的问题。我认为增加农民收入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矛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灿明  郭慧芳  
如何实现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民收入的现状,试图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来源变化与构成特点入手,寻求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保证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从农业增效中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强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建设;重视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兆征  
近几年,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连续四年超过6%,但与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相比,依然很低。不仅如此.地区之间和农户之间收入差距也逐年扩大,中西部地区低收入户和贫困农户增收困难,农村人口仍然是全社会最大的低收入群体。本文从农民、农业、农村三个方面来分析当前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提出了下一步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一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行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三是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薛誉华  
本文从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入手,在肯定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收入取得进步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我国90年代后半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趋缓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笔者认为,提高我国广大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发展规模农业,是我国农民增收的根本所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钟怀宇  
家庭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财政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我国农民增收的主要路径,但这四条农民增收的主要路径正逐渐表现出某些难以为继的局限性,以强化路径依赖为主要手段的农民增收政策与措施的效力开始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农民的持续性增收正陷入某种困局之中。要解决农民持续增收的困局,必须从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入手,解决农村经济的深层次矛盾问题,而不应该将短期的因应性的宏观调控政策作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唯一手段,这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之策。本文对我国农民持续增收的困局进行了具体分析,进而提出了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田姝  
资金短缺及其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缺失制约了农民的投资选择,因而也扭曲了农村的投资结构及其产业结构,而正是这种比例失衡的产业结构导致了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低增长。本文认为,家庭之间通过生产、加工、销售和购买等环节的专业化合作,成立服务于农户家庭的纵向一体化或横向一体化组织,将有助于提高农户家庭的信用,从而鼓励正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继而缓解农民的流动性约束,优化农村的投资结构,实现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增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冬民  
日本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是人多地少,但是却用了较短时间实现了农民收入的大幅提高。日本农民增收的成功经验包括:(1)把农户耕地经营规模保持在现代生产要素规模经营的合适标准上;(2)工业和城市分散布局,为农民兼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强大的外向型工业带动了农业发展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4)政府财政对农业实行高额补贴;(5)发挥农协的积极作用。这些经验对探讨实现我国农民增收的出路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武少俊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年下降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目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已超过 1 978年的水平 ,消费差距则更大。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下降 ,购买力不足 ,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农民增收应当成为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 ,其主要政策应当是 :加速城市化 ,减少农村人口 ;推动乡镇企业结构调整 ,“二次”创业 ;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 ;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 ;减轻农民负担。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新忠  
乡村振兴和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及其子女借助教育实现内外分流从而提升收入代际流动性是必然趋势。当前我国农村收入代际弹性远小于城镇,农民收入代际流动性明显低于城镇居民,而教育促进农民收入代际流动性的作用十分有限,机制不畅。随着世界科技日新月异和国内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各种职业对教育程度与科技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亟须健全农民职业系统培训及教育,构建以教育促进农民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内分流机制;举办校企一体化职业教育学院,构建以农民市民化提高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外分流机制;完善高等教育分流与衔接,构建农民子女以教育提升收入代际流动性的外分流机制;强化高等教育的三产实践,构建以教育增进收入代际流动性的融通机制。为保障新机制运行,我国必须赋予高校举办农民教育的相关权力,将农民教育纳入高校统一招生计划,确保国家财政持续地投资农民教育,以法促进高校与企业联办农民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分流与衔接系列弊端,完善教育促进农民收入代际流动性的配套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赖晓璐  苏永玲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辽宁农业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快速增长,特别是"十一五"成为辽宁历史上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农民收入来源构成变动情况,探究农民收入构成变动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促进农民收入良性持续增长的两条途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文军  王忠贤  
本业增收和转移增收是农民增收的两条必经之路。本业增收的关键是成立农民协会 ,将分散的农业生产销售有机组织起来 ;转移增收的关键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 ,转移增收是农民整体增收的根本出路。加入 WTO对农民本业增收利弊各半 ,但有利于转移增收 ,杨凌示范区农民增收应采取的对策有 :成立农民协会 ,指导区内农业有序生产 ;成立“三农”发展学院 ,加强对区内农民的教育培训 ;取消户籍限制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向飞  翟彬  
分析我国农民收入的变化趋势,探讨了促使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因素和条件。研究显示,自2004年开始,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长率按可比价格计算连续6年超过6%。但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相比,农民收入增长依然缓慢,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应该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加强政府的监督职能、增强农民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等途径,在稳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