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39)
2023(4924)
2022(4172)
2021(4106)
2020(3318)
2019(7434)
2018(7087)
2017(13879)
2016(7859)
2015(8738)
2014(8808)
2013(8690)
2012(8177)
2011(7025)
2010(7487)
2009(6908)
2008(7187)
2007(6393)
2006(5797)
2005(5238)
作者
(20544)
(17067)
(16740)
(16503)
(11089)
(7916)
(7767)
(6451)
(6448)
(6432)
(5646)
(5600)
(5530)
(5527)
(5382)
(5161)
(5152)
(5102)
(4900)
(4862)
(4257)
(4147)
(4043)
(3997)
(3934)
(3860)
(3838)
(3743)
(3448)
(3427)
学科
管理(28439)
(26098)
经济(26059)
(25293)
(24382)
(20422)
企业(20422)
财政(12609)
(10322)
(10259)
(10242)
财务(10223)
财务管理(10184)
方法(9945)
中国(9774)
企业财务(9707)
(9307)
数学(8883)
数学方法(8719)
(7907)
地方(6832)
(6700)
制度(6699)
农业(6341)
(6267)
银行(6263)
及其(5856)
(5856)
(5679)
(5653)
机构
学院(104432)
大学(101377)
(45150)
经济(44097)
管理(39731)
研究(35321)
理学(33173)
理学院(32877)
管理学(32427)
(32331)
管理学院(32226)
中国(29655)
(21111)
财经(20734)
科学(19225)
(18658)
(17848)
(17805)
中心(16651)
研究所(15335)
财经大学(14814)
(14646)
北京(13709)
经济学(13685)
(13359)
(12850)
(12826)
师范(12763)
(12727)
经济学院(12291)
基金
项目(61253)
研究(48361)
科学(48070)
基金(43697)
(36533)
国家(36167)
科学基金(31304)
社会(30173)
社会科(28618)
社会科学(28613)
(23730)
教育(22374)
基金项目(21891)
编号(20723)
(19572)
自然(18969)
资助(18959)
自然科(18496)
自然科学(18492)
成果(18289)
自然科学基金(18144)
课题(14728)
(14042)
(13826)
重点(13539)
(12951)
项目编号(12684)
(12683)
(12294)
教育部(12289)
期刊
(55283)
经济(55283)
研究(37668)
(29627)
中国(23991)
管理(14796)
(14598)
金融(14598)
(13295)
教育(11861)
学报(11807)
科学(11302)
财经(10552)
大学(9736)
经济研究(9655)
学学(9160)
(8977)
农业(8691)
业经(8607)
技术(8439)
(7682)
财政(7682)
会计(7229)
财会(6793)
问题(6623)
(6566)
(6141)
国际(5307)
理论(5068)
现代(4839)
共检索到175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詹卉  
近四年来 ,我国连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有力地扩大了内需。目前 ,我国面临全球经济整体走低的形势 ,积极财政政策在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方面仍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居民储蓄动向及连年增长原因的基础上 ,探讨了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措施及可能存在的隐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华俊  
2016年,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将提高到3%,在当前积极财政政策和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下,通过发行储蓄国债吸收居民储蓄存款,是弥补财政赤字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但目前储蓄国债不仅发行规模小,而且计划完成率不高。从储蓄国债发行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发行规模下难以完成发行计划的根本原因,同时从营销渠道、托管模式及监管等环节,分析影响储蓄国债规模扩大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柯敬  杜惠芬  朱剑锋  
积极财政政策取得明显成效,但必须逐步退出。明智的选择是逐步弱化使之淡出,并预先研究淡出后的接续政策。在后积极财政政策选择中,政策性银行的财政化定位,是政府弥补市场金融资源配置缺口的重要途径;邮政储蓄的财政化定位,可以校正全社会资金异动,使政策性银行取得稳定的信贷资金来源。二者改由财政部主管,邮政储蓄吸收的存款采取内部定价方式转给政策性银行,严格按政府政策意图贷给服务对象。政策性银行经营中的政策性亏损或预算的财政贴息项目,由财政及时弥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振海  
税收是实施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 ,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税制体系中 ,所得税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1994年税制改革后 ,我国实行的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双主体税种的税制。在这样一个税制体系下 ,特别是在当前实施的旨在拉动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中 ,所得税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者认为 ,由于我国国情不同 ,运用反衰退的所得税政策存在较大局限性 ,但我国所得税制应在调节供给结构方面有所作为 ,从提高思想认识、政策制度、加强征管等方面 ,为更好地发挥所得税的作用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小蒂  
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近期取向:扩大内需关于我国宏观经济是否存在总需求不足的问题,自去年以来一直在学术界引起争议,这一现象本身反映了人们的“认识时滞”。①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总需求不足的具体表现有:(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均呈现负增...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力平  
"稳中求进"是今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稳"有四个方面:稳政策、稳经济、稳物价、稳社会;"进"则要在战略机遇期中实现三个"新":方式转变有新进展,改革开放有新突破,改善民生有新成效。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工作要求,是因为今年可能是近20年来经济形势变数较多、情况相当复杂、前景较难预测的一年,"稳中求进"就是要立足"稳",谋求"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共  
一、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增长趋势长期存在两种反差:一是财政收入增长慢于GDP的增长,所占比重逐年下滑;二是财政支出增长快于财政收入增长,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不断扩大。两种反差形成以下后果:(1)在财政与银行关系上,银行的作用相对强化,财政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邓力平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就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这既体现在经济强劲增长顺境中各国的相互拉动,也表现在经济衰退危机逆境里各国的共同应对;既反映在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又表现为这一进程对各国宏观政策运用效果的制约。而具体在财政政策运用上,主要体现的就是政策主权运用与国际协调这样一种对立统一。在共同应对经济衰退与危机的今天,在既解决自身问题又能为全球复苏尽力的目标实现上,我们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深对这一重要辩证关系的理解,并探讨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有效运用的可能启示。本文的基本观点可以用四句话来表述:"政策运用是主权,主权运用要协调,协调运作有难度,推进协调促共赢"。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彭亚星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主要从两大方面入手:减税降费和扩大支出。本文将赤字率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赤字率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财政收支的规模,赤字率的变化趋势反映了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本文分析了两种赤字率,一种是基于统计局数据计算而得的,另一种是基于政府财政预算报告数据计算而得的,同时分析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占比变化以及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赤字率规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园晨  
财政赤字是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其评价,关键是看宏观经济状况和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财政赤字就是好的;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就不能搞财政赤字。因此,对于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时机及其进度,需要认真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马晓玲  
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发展态势分析和配合中央近期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积极财政政策加以调整。这不仅有利于巩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而且对于把握机遇促进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在积极财政政策调整中要适当调减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改进原来以长期建设国债为主的实施财政扩张性政策的工具组合,根据公共财政要求调整支出投向和重点。特别是应注重结合财政政策调整推进财政改革,完善税费制度,构建内需平稳增长机制,强化财政对结构优化的作用,并健全分税分级的公共财政体制,在长期建设国债规模缩小后,发展新的财政支出方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长林  
本文基于中国1998年1季度至2014年4季度的宏观季度数据考察居民消费对政府投资冲击的动态响应,研究发现,政府投资扩张不仅会抑制居民消费,而且能产生明显的不对称影响。为理解这一特征事实,本文将金融摩擦嵌入一个多部门DSGE框架,识别金融市场扭曲这一传导机制的显著程度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该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特征事实,具备使财政政策产生不对称影响的能力;(2)金融市场扭曲是积极财政政策导致居民消费下降的重要原因;(3)定向式信贷政策可以有效地矫正金融市场扭曲,缓解这一因素对居民消费的消极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爱林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我国在特定情况下实行的一种特殊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对扩大消费需求 ,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在当前形势下 ,积极的财政政策还不能轻易淡出 ,未来 2~ 3年内仍要继续实施。为了保证新一轮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够得到继续实施 ,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 1)重视培育和扩大消费需求 ,保持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 2 )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提高投资决策水平 ;( 3 )严格遵守财政收支平衡和量入为出的原则 ;( 4 )坚持稳步推进 ,有效掌握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 ;( 5 )坚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 6)加强国债项目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