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58)
2023(13635)
2022(11329)
2021(10446)
2020(8892)
2019(20128)
2018(20183)
2017(38332)
2016(21157)
2015(23452)
2014(23398)
2013(23062)
2012(20991)
2011(18551)
2010(18701)
2009(17690)
2008(18206)
2007(16237)
2006(14602)
2005(13664)
作者
(59315)
(50047)
(49557)
(47440)
(32122)
(23794)
(22539)
(19049)
(18934)
(17996)
(17067)
(16814)
(16243)
(16231)
(15738)
(15170)
(14679)
(14609)
(14521)
(14169)
(12638)
(12413)
(12161)
(11519)
(11388)
(11153)
(11091)
(11014)
(9983)
(9880)
学科
(90984)
(87769)
经济(87638)
(83461)
企业(83461)
管理(80297)
方法(35566)
(34006)
业经(30552)
(29537)
数学(26939)
数学方法(26684)
(25307)
(24364)
财务(24341)
财务管理(24305)
企业财务(22958)
中国(21634)
农业(20823)
(19136)
技术(18839)
理论(16684)
体制(16586)
地方(16480)
(16216)
(16129)
(15482)
(14760)
(14751)
银行(14732)
机构
学院(300344)
大学(295471)
(125510)
经济(122969)
管理(117696)
理学(100243)
理学院(99188)
管理学(97863)
研究(97687)
管理学院(97257)
中国(78251)
(65089)
(62203)
科学(57478)
(52085)
财经(49871)
(49008)
(49008)
中心(45154)
(45088)
研究所(43593)
业大(42862)
农业(40473)
(39809)
北京(38707)
经济学(38216)
财经大学(36664)
(36406)
师范(36010)
(35496)
基金
项目(192185)
科学(153314)
研究(142769)
基金(140823)
(121599)
国家(120486)
科学基金(105313)
社会(92312)
社会科(87444)
社会科学(87423)
(76585)
基金项目(74637)
自然(67657)
自然科(66082)
自然科学(66061)
教育(65334)
自然科学基金(64986)
(62619)
编号(56719)
资助(56711)
成果(46028)
(43119)
(43028)
重点(42953)
(41098)
(41034)
(40974)
课题(39818)
创新(39492)
国家社会(38239)
期刊
(149492)
经济(149492)
研究(92849)
中国(63939)
(57266)
管理(49589)
(49014)
学报(42788)
科学(41639)
大学(33647)
农业(33042)
学学(31800)
(31323)
金融(31323)
教育(31238)
技术(28008)
财经(26012)
业经(25810)
经济研究(22569)
(22430)
(20223)
问题(19405)
财会(16795)
技术经济(16643)
现代(15429)
(14499)
会计(14146)
(14010)
世界(13902)
商业(13627)
共检索到466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童  彭澎  
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成本上涨是近期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最广泛的问题。经数据统计分析,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高主要由用工成本、政府税收、融资成本、物流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创新支出等几方面成本居高不下决定。"降成本"是当前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政府应从政策层面着力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尤其是减轻小微企业税收负担、融资成本,削减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鼓励创新,实现国民经济结构优化,使要素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童  彭澎  
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成本上涨是近期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最广泛的问题。经数据统计分析,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高主要由用工成本、政府税收、融资成本、物流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创新支出等几方面成本居高不下决定。"降成本"是当前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政府应从政策层面着力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尤其是减轻小微企业税收负担、融资成本,削减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鼓励创新,实现国民经济结构优化,使要素资源得到最优配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方明  蔡彭真  
在经济下行背景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实体经济供给质量,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基于2012-2019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测度制造业供给质量水平,再进一步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制造业供给质量的政策影响与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全国制造业供给质量指数呈上升趋势,尤其2015-2016年上升趋势明显,直观结论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相较于北方省市,政府干预程度较弱的南方省市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更加敏感;进一步检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制造业供给质量的传导机制,显示中介效应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震  沈坤荣  
我国已经进入高成本生产时代。有效降低企业综合生产成本,有利于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创新企业用工模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化解低效产能、建立智慧型物流系统、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同时,有关部门要在优化政策制定实施、推动发展动力转换接续、促进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等方面做好跟进实施,努力营造企业降成本的长效机制和制度环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震  沈坤荣  
我国已经进入高成本生产时代。有效降低企业综合生产成本,有利于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创新企业用工模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化解低效产能、建立智慧型物流系统、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同时,有关部门要在优化政策制定实施、推动发展动力转换接续、促进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等方面做好跟进实施,努力营造企业降成本的长效机制和制度环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本文立足广西制造业整体素质不高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要素供给制约瓶颈和不足,从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的四大要素和政府层面设计了推动广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邵志高  吴立源  
本文从业绩波动视角论证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导向下制造业为什么要轻资产转型。笔者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是通过调结构以提升效率,这对制造业而言主要是调整资产配置结构以提升企业价值。本文以1990—2016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业绩纵向标准差和业绩横向离散度两种方法度量业绩波动和固定资产占比衡量轻资产运营程度,考察了轻资产运营对业绩波动的单独影响,以及轻资产运营和收入波动对业绩波动的联合影响。研究发现,保持收入波动不变条件下制造企业固定资产占比与业绩波动正相关,且固定资产占比越大,业绩波动对收入波动的反应越敏感。结果表明,制造业轻资产运营降低了企业业绩波动,从而提升了企业价值;制造业调减固定资产配置以实现轻资产转型既契合了供给侧改革"调结构以提升效率"的政策要求,也因为减小业绩波动而提升了自身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小龙  陈小平  
基于企业规模维度设计企业融合得分估算区域融合发展程度的计算方法,利用825家自评估问卷对广州市制造业融合水平、发展趋势、政策成效进行深入分析,对149家样本问卷进行深度融合关键指标分析,实地调研广州市各区32家智造相关企业,结合广州市各主管部门函调结果,分析广州市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问题和困境,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东  陈梁  武子歆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对我国流通业效率与制造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结果发现:流通业效率对制造业绩效整体而言发挥正向作用。更具体地,零售业对制造业产能调整发挥着积极作用,而批发业效率提升则未对制造业绩效发挥显著作用。在未来持续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高度重视流通业对于有效反馈市场信息、调节上游生产、媒介供需匹配的先导性作用,在继续利用新技术提升零售业效率并发挥其先导性作用的同时,也应着力提升批发业效率及其引导产能资源配置、促进供需匹配的先导性潜能。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超文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及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影响,近几年老工业基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制造业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成为制约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瓶颈。以东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吉林省为个案进行剖析,发现要从根本上破解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结构不协调、供需错位而导致的制造业效率低下、竞争力不强问题,应充分发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董秋云  
制造业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现有的发展模式主要存在产能过剩严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居高不下、节能减排压力大等"供给侧"问题。建立绿色制造体系,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制造业绿色转型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意愿、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外部压力以及企业具备绿色转型的能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共同作用,是制造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基本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太平  佘正昊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带来的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过剩的产能会导致较低的技术效率以及较低的资源配置效率,为此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但是目前的效果并不显著,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依旧严峻。本文对中国制造业的市场竞争程度与产能利用率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产能利用率与市场集中程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U"型关系,即随着行业市场集中度的提升,该行业的产能过剩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故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增强市场的开放程度,加强市场集中程度,提高优质企业兼并力度,促进现有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行业的有效供给。同时,淘汰落后产能,从制造业增量与存量两个角度对制造业进行去产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威  盛继明  
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业与制造业缺乏深度融合,未能形成良性循环,呈现出多重失衡特征,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金融供给配置结构失衡、金融供给期限结构失衡、金融供给方式结构失衡、金融供给主体结构失衡、金融供给阶段结构失衡和金融供给政策衔接失衡。进入新发展阶段,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和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意愿和能力,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体系,保障政策实施效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纪峰  
基于我国宏观经济现实背景,中央适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举措,明确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结构性减负、供需协同传导机制构建、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核心的内涵。本文将传统制造业转型作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脚点,通过对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分析,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劳动力成本、制度性成本、税费成本、汇率成本、资源成本等方面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基于政府、制造业两个主体维度,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提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五大对策:降低制度性成本,理顺市场价格传导关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理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纪峰  
基于我国宏观经济现实背景,中央适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举措,明确了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结构性减负、供需协同传导机制构建、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核心的内涵。本文将传统制造业转型作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脚点,通过对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分析,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劳动力成本、制度性成本、税费成本、汇率成本、资源成本等方面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基于政府、制造业两个主体维度,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提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五大对策:降低制度性成本,理顺市场价格传导关系;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理清政府与企业关系,降低企业负担;加大创新投入,转变传统制造业发展方式;改善供给结构,提高制造业发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