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
2023(15)
2022(18)
2021(30)
2020(7)
2019(21)
2018(11)
2017(26)
2016(14)
2015(24)
2014(22)
2013(11)
2012(18)
2011(27)
2010(24)
2009(18)
2008(13)
2007(7)
2006(9)
2005(12)
作者
(42)
(41)
(32)
(28)
(26)
(17)
(16)
(16)
(16)
(16)
(15)
(15)
(12)
(12)
(12)
(12)
(11)
(11)
(11)
(11)
(11)
(11)
(10)
(10)
(10)
(10)
(10)
(9)
(9)
(9)
学科
中国(43)
教育(30)
主任(29)
教师(29)
班主(29)
班主任(29)
教学(26)
思想(24)
(24)
汉语(24)
(24)
语文(24)
政治(20)
思想政治(19)
政治教育(19)
治教(19)
数学(15)
(15)
研究(13)
算机(13)
计算(13)
计算机(13)
学校(12)
德育(12)
机化(12)
计算机化(12)
管理(11)
课程(11)
改革(9)
(8)
机构
大学(256)
教育(204)
学院(191)
师范(158)
(158)
师范大学(140)
研究(109)
教育学(89)
科学(88)
(74)
教育学院(66)
(62)
教育科(62)
教育科学(62)
研究所(56)
北京(53)
中国(46)
京师(45)
中心(44)
学学(42)
(39)
科学学(38)
科学学院(38)
(37)
研究院(37)
北京师范大学(36)
(34)
科学研究(34)
理学(32)
管理(30)
基金
研究(164)
项目(155)
教育(150)
成果(133)
科学(119)
编号(91)
课题(89)
基金(80)
(77)
(75)
项目编号(72)
社会(69)
(68)
国家(67)
(65)
(65)
阶段(65)
(64)
规划(64)
(60)
社会科(58)
社会科学(58)
(56)
阶段性(55)
年度(50)
研究成果(49)
(47)
教育科(45)
(44)
教育科学(44)
期刊
教育(303)
研究(175)
中国(74)
(46)
发展(42)
(42)
全球(40)
展望(40)
教育展(40)
比较(37)
学报(32)
科学(32)
民族(27)
国特(26)
(26)
(26)
特殊(26)
特殊教育(26)
经济(26)
民族教育(25)
大学(20)
教育学(18)
教育科(18)
教育科学(18)
远程(15)
远程教育(15)
学学(12)
(11)
农业(11)
图书(11)
共检索到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耿家宏  尹剑勇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希望,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的重点群体。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核心主线,以史实为脉络,以精神为核心,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读懂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历史的鲜活教材。一、研读教材,红色文化育人《道德与法治》教材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课程,意识形态属性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钧  高琦  
统编版语文教科书集中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反映党和国家的政治要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历史发展的视角对语文教科书中的党史内容进行解读,分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三个历史阶段语文教科书中的党史内容编排。语文教科书在尊重语文学科素养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呈现党史内容,选取典型历史人物事迹呈现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选取重大历史成就呈现中国共产党精神的接续相传。以党史视角梳理语文教科书课文编排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具体包括依托语文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性革命文化教学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达成,在历史思维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系统印证中避免历史虚无主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夏小刚  王宽明  
本研究运用调查法,从问题的数量、表达、种类、水平等方面,揭示了水族五年级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思维特点;分析了制约水族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阮青青  刘力  
本文探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成人的性别角色和形象地位。研究对象为浙江省国家级和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选用较多的四个版本实验教材。研究方法是分析课文和插图所反映的成人的角色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四套实验教材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社会的变化发展,特别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和浙江教育出版社的两套教材,对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两性形象有所改变,但仍有不少符合传统的性别角色特征的描绘。这个结果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对儿童所灌输的两性的形象地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浩   侯峻  
利用沈阳党史红色资源、创新发展沈阳地域的革命文化,是沈阳党史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现实维度展现。利用沈阳红色党史资源、是沈阳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文化强市的重要一环。激活党史红色资源的思政育人价值至关重要。有助于叫响“历史沈阳”“文化沈阳”“英雄沈阳”的城市名片,推进沈阳的文化自信自强,赓续沈阳城市的英雄基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谢春风  
中、美、加三国儿童的学习特点存在一定程度的国别差异和性别差异,中国儿童与外国(特指加拿大和美国)儿童学习特点上的中西差异十分明显。在喜欢学校、计算机运用能力、家庭作业能力等方面,中国被调查儿童强于加拿大和美国儿童;但在学习自信心、图书借阅能力、学习效果和学习环境等方面,加拿大和美国被调查儿童的表现明显强于中国被调查儿童。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沉重,学习自信心不足,是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应碧徽  施雨丹  
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本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精神传统、地理风光与领土主权等产生的归属感。在中国和新加坡学校教育中,品德教育教科书作为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研究通过对中新两国小学品德教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发现两版教科书在政治实体与效能、行为文化、历史人物、自然地理层面存在共性之处;亦在政治认同的视域丰富性、文化认同的方向、民族认同的趋向以及地理认同的偏重四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比较的结果,本研究认为,两版教科书均需注重地理认同,加强领土主权意识教育;同时,部编版要加大民族认同比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名创版则需要平衡国家认同各层面比重,健全学生国家认同的知与情。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邓晖  
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各地要确保落实科学课程规定课时,规定从2017年秋季起,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在教育部组织修订《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前,小学一、二年级要按照每周不少于1课时安排课程,三至六年级的课时数保持不变。教育部指出,自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经过十余年实践探索,小学科学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课程适宜性、可操作性、时代性和整体性有待增强等问题。为进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赵建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怀着敬畏及感恩之心重温党的百年历程,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内部审计工作者,思绪久久不能平息,红色精神中有许多值得总结与传承的内审精神,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阐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信凯  
在百年党史的光辉与坎坷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贯穿党史的重要主线,其反映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值得每一位农业农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深思。结合现实,回顾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10年以及改革开放之后的40年发展两段历史,可以带给我们很多深刻启示。20世纪50年代有关农业合作化的争论和实践,启示我们农业农村工作要实事求是,要循序渐进;农业农村发展是个慢变量,不能急于求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史则启示我们,要始终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既要有一个脚踏实地的决策咨询的参谋部,也要有一个统筹管理的大部制的农业农村顶层结构,当然,这些都离不开要有一大批有志于农业农村事业发展的热血青年。新时代广大青年应知农、爱农,投身中国"三农"事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倩倩  
研读党的故事,汲取奉献的力量;聆听红色歌曲,汲取奋进的力量;观赏红色影片,汲取团结的力量;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汲取传承的力量。溯中国共产党历史之源流,悟内部审计之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内审新人,我常怀着感恩之心、敬畏之情,领略百年党史峥嵘岁月,坚守党员的初心使命。重温辉煌的历史后,万般思绪涌上心头,我感受到百年党史中蕴含着值得深究与传承的内审精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信凯  
在百年党史的光辉与坎坷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贯穿党史的重要主线,其反映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值得每一位农业农村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者深思。结合现实,回顾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10年以及改革开放之后的40年发展两段历史,可以带给我们很多深刻启示。20世纪50年代有关农业合作化的争论和实践,启示我们农业农村工作要实事求是,要循序渐进;农业农村发展是个慢变量,不能急于求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史则启示我们,要始终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既要有一个脚踏实地的决策咨询的参谋部,也要有一个统筹管理的大部制的农业农村顶层结构,当然,这些都离不开要有一大批有志于农业农村事业发展的热血青年。新时代广大青年应知农、爱农,投身中国"三农"事业,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闫建敏  梁晨  
节气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重要载体。本文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反映节气文化的内容进行分析,阐述了节气文化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呈现内容、呈现方式的创造性转化,其主要呈现于教科书的选文、练习、助读三个系统之中。此外,指出节气文化所含理念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创造性渗透,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重民爱民以民为本理念、以劳树德促人发展、中华文化认同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节气文化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教学路径的创造性转化,一是教学目标重视文化教育,科学定位板块,提出恰当的节气文化教学目标并合理落实;二是教学内容注重学科内部融合,加强学科之间链接,体现节气文化的系统性并注入外部活力;三是教学实施引导学生勤于诵读,激发学生实践精神,深化节气文化情感认同并注入生活体验。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金龙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为中共党史研究的视域拓展提出了系列问题。四个时期历史任务的具体内涵、历史成就的具体表现,新时代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独特地位,党的百年奋斗五个方面历史意义的深刻意蕴,党的百年奋斗十条历史经验概括的依据、蕴含其中的历史智慧、内在逻辑和实践要求,第三个历史决议的叙史方法、情感意蕴、历史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与前两个历史决议的比较,这些问题既有深化研究的空间,也有拓展研究的必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朝晖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点已经从外显的行为、技能和知识向更加深层的、隐含的,然而又是更加关键的深层认知领域转变。这些深层的认知领域构成了教师行为的深层行动指令,研究和改变教师的深层行动指令,成为促进教师发展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以行动学习理论为指导,在一所小学进行了致力于改变教师深层行动指令的行动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