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05)
2023(10217)
2022(8519)
2021(7794)
2020(6693)
2019(15193)
2018(15262)
2017(30370)
2016(16083)
2015(17982)
2014(17736)
2013(17621)
2012(15716)
2011(13942)
2010(14389)
2009(13851)
2008(13964)
2007(12646)
2006(11321)
2005(10265)
作者
(44982)
(38211)
(37568)
(35573)
(23867)
(18139)
(16923)
(14706)
(14334)
(13592)
(12806)
(12788)
(12172)
(11864)
(11557)
(11402)
(11021)
(10837)
(10830)
(10810)
(9361)
(9233)
(9189)
(8920)
(8517)
(8472)
(8390)
(8295)
(7571)
(7436)
学科
(87471)
(78665)
经济(78578)
(70505)
企业(70505)
管理(60179)
(45759)
方法(36313)
农业(30482)
业经(28970)
数学(28889)
数学方法(28394)
(23271)
(17713)
财务(17681)
财务管理(17667)
技术(16745)
企业财务(16669)
(16466)
中国(16284)
(15336)
(13630)
理论(13502)
(12898)
(12427)
(12181)
贸易(12174)
(11861)
经营(11677)
土地(11321)
机构
学院(239225)
大学(228186)
(106099)
管理(104850)
经济(104347)
理学(90776)
理学院(90077)
管理学(88723)
管理学院(88317)
研究(68603)
中国(59147)
(53027)
(46759)
(45918)
农业(40309)
科学(39814)
业大(39365)
(37354)
财经(36893)
中心(33920)
(33427)
(33427)
经济管理(31044)
经济学(30767)
研究所(29900)
(28809)
北京(28257)
经济学院(27897)
商学(27634)
商学院(27385)
基金
项目(155995)
科学(126123)
研究(116392)
基金(116073)
(98909)
国家(97945)
科学基金(87630)
社会(77922)
社会科(73765)
社会科学(73745)
(63271)
基金项目(61480)
自然(55835)
自然科(54634)
自然科学(54625)
自然科学基金(53722)
教育(51418)
(49952)
编号(48354)
资助(46836)
(36653)
成果(35674)
(35652)
(34913)
(33872)
重点(33556)
创新(32455)
国家社会(32297)
(31418)
人文(30737)
期刊
(124368)
经济(124368)
研究(63461)
(56231)
中国(46509)
管理(40207)
农业(37888)
(37416)
科学(32853)
学报(29109)
业经(28756)
大学(24143)
技术(24027)
(23806)
金融(23806)
学学(23503)
(20140)
财经(18105)
经济研究(17485)
问题(16757)
技术经济(15925)
(15634)
教育(15243)
农村(14605)
(14605)
农业经济(14071)
世界(13166)
统计(13164)
(12661)
商业(12554)
共检索到351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盖庆恩  李承政  张无坷  史清华  
土地流转是中国农业生产实现从小农户到规模经营转型的关键。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刻画了土地流转、农户就业选择与农业生产效率间的关系,强调土地流转不仅能直接提高农地配置效率,还通过影响农户就业选择和技术采用,间接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转型和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定量结果表明,若有效配置土地资源,农业生产将实现从小农户到规模经营的转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还将提高71.02%。劳动力市场改革、农产品价格调整等均会影响农户转型和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强  杨万江  
以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较高的水稻产业为例,在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国家水稻产业综合实验站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从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视角实证研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中环节发展水平较高,产前和产后环节发展相对薄弱;2)农业生产性服务促进了土地的规模经营,产中和产后环节生产性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的影响更为显著;3)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而言,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大规模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影响更为显著;4)个体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行为也存在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乔颖丽  岳玉平  
本文从农户与规模经营组织双向层面分析农业规模经营组织与农户土地流转的供求决策准则,用以解释不同农业规模经营组织存在的原因。研究表明,农户劳动力的机会成本、转出土地的租金决定土地转出;农户劳动力要素的总收益、农村社会的特征决定农户对规模经营组织的有效需求。规模报酬与技术进步所要求的最低规模决定规模经营组织的土地转入需求;规模报酬预期,包括土地租金在内的交易费用小于土地转入的纯收益,以及技术进步的资金充足,决定规模经营组织类型的有效供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薛平  韩昕儒  王秀东  
基于2013—2018年12402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Ⅳ—Probit模型,探究了经营规模分化视角下土地转入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转入显著促进了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选择存在经营规模临界值,仅当经营规模达到临界值后农户才会提供服务;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转入与经营规模仅在无合作社提供服务的村庄、平原地形村庄对农户服务供给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进程中,应重视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潜力,为其发展提供政策扶持;继续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合理配置农村土地资源;注重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特征,因地制宜制定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政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涛  赵敏娟  姚柳杨  乔丹  
本文以西北旱区传统小农户、传统大农户和组织化的家庭农场3种形式农户为研究对象,采用SIDF模型分析其投入产出情况。研究发现,家庭农场与传统大农户的技术效率均显著高于传统小农户,且生产中存在规模报酬递增,表明从传统小规模向较大规模组织化经营的转变能够提升单位产出和技术效率;家庭农场的水资源利用率较高,是西北旱区农业的一个合理选择,但其技术效率与传统大农户并无显著差异,表明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共存仍是近期我国农业的理想选择。此外,文中推导为SIDF模型中投入产出弹性和规模报酬系数的解读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冀名峰  李琳  
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机械化和规模化的新时代,探索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适度规模经营路径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从实践看,发展规模经营有两条路径,一是土地规模经营,在这一模式下,由于土地流转费较高和因各种因素导致的土地流转期限不稳定,对于粮食等低附加值大宗农产品会形成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远期风险;二是服务规模经营,在实践中服务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是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规模经营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的结果,这种模式能显著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相比较而言能够避免土地规模经营带来的风险,应当予以重视支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子  饶芳萍  诸培新  
为了深入分析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的影响,考察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否有效缓解土地规模经营面临的约束,本文首先构建了考虑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及土地要素的农户生产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增加农业社会化服务要素投入,将促进农户增加土地要素投入,即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土地规模经营有正向影响。其次,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考虑到农户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和转入土地的不同生产经营决策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内生性问题,建立似不相关Biprobit联立模型,实证检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土地转入决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缓解农户的劳动力、技术等资源禀赋约束,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因此应进一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廖西元  申红芳  王志刚  
本文在总结世界农业规模经营演进路径的基础上,分析中国特色的农业土地权属、承载功能及其超小规模特征,提出中国特色的农业规模经营将"从不变起步,走渐变之路",将经历劳动力报酬最大化的生产环节流转、土地报酬最大化的经营权流转和土地产权制度变革的承包权流转的三个阶段。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性差异,多种规模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将长期存在,规模经营从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发展是必然的历史过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操小娟   靳婷  
土地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农业变革。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排放格局下,土地流转政策被视为推动农业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现有研究指出土地流转已具备提升农业绿色效益的潜力,但并未深入探究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对农业碳排放产生的影响。基于2007-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及中介路径。研究表明:(1)基于连续型DID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土地流转政策对农业碳排放具有一定抑制性作用;(2)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农业规模经营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承担部分中介作用,能够有效实现农业减排目标;(3)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地区间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结果存在差异,其中,东北、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的碳减排效果均较为明显,而东部地区缺乏显著减排效应。为此,应持续支持并推广土地流转,进一步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采取不同地方性流转政策满足各地差异化需求。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操小娟   靳婷  
土地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农业变革。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碳排放格局下,土地流转政策被视为推动农业低碳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现有研究指出土地流转已具备提升农业绿色效益的潜力,但并未深入探究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对农业碳排放产生的影响。基于2007-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及中介路径。研究表明:(1)基于连续型DID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土地流转政策对农业碳排放具有一定抑制性作用;(2)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农业规模经营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承担部分中介作用,能够有效实现农业减排目标;(3)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地区间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结果存在差异,其中,东北、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的碳减排效果均较为明显,而东部地区缺乏显著减排效应。为此,应持续支持并推广土地流转,进一步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采取不同地方性流转政策满足各地差异化需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作昂  赵绍阳  何庆红  
我国农业的微观基础仍然是分散小规模经营农户,随着农村劳动力日趋老龄化,这一组织形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而通过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以重塑新的农业微观基础。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微观数据,研究个体层面与地区层面两个维度的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虽然劳动力老龄化或劳动力流出促进了土地流转,但不利于规模经营,尤其是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劳动力流出可能大大降低农业规模化经营;要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除了具备土地、资金等要素以外,还需要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人力资本的支持。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葛岩   吴海霞  
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土地流转市场改变着农户的就业结构和收入结构,亦对农户的生产结构和要素配置产生冲击。基于CFPS2018年25个省、市、自治区的8446个农户样本数据,将农户农业生产投资分为流动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两大类,从农户非农收入和土地流转的视角,考察其对农户流动资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非农收入对农户流动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均呈现显著的负向影响,其中非农收入对农户短期流动资产投资影响更大;第二,土地转出户倾向于减少农业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而土地转入则对农户农业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非农收入与土地流转间存在显著的内生性,考虑内生性后,土地转出对农户流动性资产投资没有显著影响,对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的负向影响依然稳健;而土地转入使得农户因土地规模的扩大会进一步加大农业流动性资产和固定资产投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祖辉  黄忠良  
本文针对农户土地规模经营的风险构成、风险管理环节,提出了加强农户土地规模经营风险管理的七个方面的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晓河  崔红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高峰  
农业大户对推进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具有重大意义,其产生是家庭承包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但家庭承包经营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农业大户发展的限制因子,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