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15)
- 2023(10158)
- 2022(8054)
- 2021(7476)
- 2020(6346)
- 2019(14743)
- 2018(14779)
- 2017(28259)
- 2016(14705)
- 2015(16316)
- 2014(16119)
- 2013(15772)
- 2012(14037)
- 2011(12341)
- 2010(12663)
- 2009(12105)
- 2008(12218)
- 2007(11021)
- 2006(9522)
- 2005(8888)
- 学科
- 业(80046)
- 企(76228)
- 企业(76228)
- 济(69497)
- 经济(69427)
- 管理(63658)
- 方法(32353)
- 业经(27114)
- 数学(24596)
- 数学方法(24090)
- 财(22647)
- 农(21421)
- 技术(19950)
- 务(18484)
- 财务(18450)
- 财务管理(18439)
- 企业财务(17424)
- 农业(15802)
- 中国(15457)
- 理论(14875)
- 策(14162)
- 制(13696)
- 技术管理(13685)
- 划(13595)
- 和(12890)
- 企业经济(12363)
- 经营(12194)
- 体(11119)
- 贸(10426)
- 贸易(10416)
- 机构
- 学院(213727)
- 大学(207417)
- 管理(93258)
- 济(92718)
- 经济(91132)
- 理学(80395)
- 理学院(79727)
- 管理学(78494)
- 管理学院(78094)
- 研究(61270)
- 中国(50192)
- 京(42483)
- 财(42275)
- 科学(34257)
- 财经(33401)
- 江(33002)
- 农(30348)
- 经(30275)
- 所(29166)
- 中心(28454)
- 业大(27886)
- 经济学(26937)
- 商学(26763)
- 北京(26531)
- 商学院(26516)
- 州(26014)
- 研究所(25933)
- 经济管理(24894)
- 财经大学(24458)
- 经济学院(24235)
- 基金
- 项目(137289)
- 科学(111722)
- 研究(104134)
- 基金(100878)
- 家(85406)
- 国家(84615)
- 科学基金(76458)
- 社会(68063)
- 社会科(64811)
- 社会科学(64796)
- 省(56082)
- 基金项目(52736)
- 自然(48835)
- 教育(47972)
- 自然科(47888)
- 自然科学(47881)
- 自然科学基金(47131)
- 划(44874)
- 编号(41710)
- 资助(40785)
- 创(35567)
- 业(33475)
- 成果(32141)
- 创新(32054)
- 重点(30144)
- 部(30052)
- 发(29796)
- 课题(28398)
- 国家社会(27896)
- 制(27633)
- 期刊
- 济(105754)
- 经济(105754)
- 研究(61667)
- 管理(42721)
- 中国(42109)
- 财(36922)
- 农(28908)
- 科学(25892)
- 技术(24189)
- 教育(22716)
- 学报(22597)
- 农业(20254)
- 业经(20027)
- 融(19110)
- 金融(19110)
- 大学(19052)
- 学学(18050)
- 财经(16904)
- 经济研究(16506)
- 技术经济(14966)
- 经(14666)
- 业(14076)
- 问题(12897)
- 现代(12381)
- 策(12239)
- 财会(11836)
- 统计(11721)
- 商业(11622)
- 科技(11486)
- 世界(10640)
共检索到321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俊江 范思琦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中小企业创新模式由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转变。这种创新模式的转变在模糊企业边界的同时使企业内外部资源被共同应用于创新活动之中,其转变的根源在于分工的深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具体而言就是企业克服交易费用后对创新过程的分解和优化。日本中小企业创新模式的转变为企业带来了效率、成本和利润上的积极效应,也促进了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对于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俊江 彭越
日本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经历了从模仿创新到合作创新的演变过程。日本政府根据日本中小企业的特征推动了这一演变进程,促使日本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被动适应型转变到主动开拓型。21世纪以来,集群创新、官产学等合作创新模式使日本中小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快速提高。借鉴日本的经验,中国中小企业应根据中国当前国情选择合作模仿创新模式来提高产品技术水平与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中华 赵曙东
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途径并以南京一家在技术创新方面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中型民营企业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对其在技术创新模式、路径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总结和评价,指出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素。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吴伟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区域创新体系中最具有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和成长优势的企业,辽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的同时,还存在着企业内的资金、人才、信息和政策等资源不足的问题,企业现有资源不能与企业的可持续创新要求匹配。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和辽宁省的实际,辽宁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应与金融机构、用户、供应商、行业相关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标准机构等创新源合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创新提供资源支持。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开放式创新 创新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翟红华
传统观点认为,只有大企业才有能力进行技术创新,本文通过对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类型、特点进行比较,阐述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模式方面的不同点,指出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缩小与大企业的差距等启示性建议。
关键词:
大企业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模式 比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勇星 秦秋英 李由胜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在不断地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制定和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基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必须适应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不同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应当选择与其技术创新能力相适应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成长阶段 战略 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于静 宋清
融资难是当前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也是制约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创新模式,即互助式担保基金模式、多平台合作贷款融资模式、科技银(支)行融资模式,并对模式如何实施提出了相关措施。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金融机构 融资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谭亚荣 刘文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本市场持续释放其活力,中小企业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之下,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更加严峻,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笔者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特点为基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通过分析产生融资困境的内外部原因,提出发展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创新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和"投贷联动"融资模式的对策,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威 叶逢春 赖作卿
通过对比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三种模式,指出合作创新模式在整合内外资源、节约科研成本和降低投资风险等方面独具优势,并通过大连宝力摩新材料有限公司与高校院所合作的案例,分析论证合作创新模式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 合作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远卓 饶伟 傅春
根据中小企业融资过程的特点,本文剖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指出只有进行融资创新才能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根据实际调研资料,总结了融资创新模式"租金+工资+股份"(RWS),并剖析RWS模式的特点和问题。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 融资模式 租金 股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建伟 唐建荣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具有资源有限、抗风险能力弱等先天不足,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以往众多学者主要从企业外部因素,诸如政府、高校及科研机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群体等着手;本文从中小企业内生变量角度,构建更为完善的中小企业创新模式和体系,给决策部门提供更为科学的路径选择,即政府应更注重引导、帮助中小企业加强自身建设,运用适合创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为其今后的创新活动打下坚实基础,从外部变量看,政府应从制度保障、社会化服务、合理竞争、市场机制等角度为中小企业创设良好的适合创新的外部环境,以推动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谭亚荣 刘文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资本市场持续释放其活力,中小企业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之下,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更加严峻,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笔者以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特点为基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通过分析产生融资困境的内外部原因,提出发展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创新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和"投贷联动"融资模式的对策,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何会涛 徐程程 诸葛凯 张羽佳
用最少时间、最低成本打造一代产品,基于客户反馈深度挖掘,快速迭代进行微创新,灵活多变地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最大限度降低创业成本并有效提高创业成功率。创业者在高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往往要应对各种未知风险,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创业过程的复杂性。双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促进了市场经济主体的活力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近年来,“精益创业”这一新兴创业模式逐渐出现在政策文本中,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戚湧 欧玲燕
从朴素式创新的起源与发展入手,以比亚迪公司为例,分析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模式和特征,构建中小企业朴素式创新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剖析中小企业实施朴素式创新的内在运行机理,研究中小企业朴素式创新的流程框架,提出促进中小企业朴素式创新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