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4)
- 2023(3964)
- 2022(3441)
- 2021(3351)
- 2020(2727)
- 2019(6329)
- 2018(6239)
- 2017(12627)
- 2016(6903)
- 2015(7614)
- 2014(7657)
- 2013(7534)
- 2012(7291)
- 2011(6644)
- 2010(7081)
- 2009(6462)
- 2008(6413)
- 2007(5899)
- 2006(5422)
- 2005(4892)
- 学科
- 济(27235)
- 经济(27210)
- 管理(19754)
- 业(18816)
- 企(14613)
- 企业(14613)
- 农(9346)
- 方法(7812)
- 中国(7513)
- 策(7511)
- 财(7085)
- 贸(6925)
- 贸易(6920)
- 数学(6878)
- 易(6744)
- 数学方法(6730)
- 制(6447)
- 农业(5915)
- 地方(5875)
- 及其(5463)
- 业经(5274)
- 政策(5250)
- 关系(5156)
- 银(4888)
- 学(4883)
- 银行(4874)
- 体(4867)
- 行(4725)
- 税(4639)
- 方针(4600)
- 机构
- 学院(96205)
- 大学(93673)
- 济(42600)
- 经济(41609)
- 研究(36758)
- 管理(36343)
- 理学(30336)
- 理学院(29975)
- 管理学(29550)
- 管理学院(29351)
- 中国(28994)
- 科学(20894)
- 财(20434)
- 京(20079)
- 所(19076)
- 研究所(17062)
- 中心(16407)
- 农(16297)
- 江(16074)
- 财经(14978)
- 院(13730)
- 经(13522)
- 北京(13105)
- 范(12928)
- 师范(12852)
- 业大(12616)
- 农业(12475)
- 州(12450)
- 经济学(12064)
- 省(11202)
- 基金
- 项目(59221)
- 科学(46940)
- 研究(45857)
- 基金(42372)
- 家(36592)
- 国家(36268)
- 科学基金(30689)
- 社会(27717)
- 社会科(26262)
- 社会科学(26260)
- 省(22535)
- 基金项目(21379)
- 教育(20933)
- 编号(19861)
- 自然(19739)
- 划(19581)
- 自然科(19230)
- 自然科学(19225)
- 自然科学基金(18871)
- 资助(18134)
- 成果(17010)
- 课题(14118)
- 重点(13593)
- 发(13533)
- 部(13524)
- 性(12429)
- 策(12198)
- 创(12038)
- 年(11526)
- 教育部(11411)
共检索到157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鹏 栾海亮
伊朗是世界重要的石油资源大国,其对外油气合作主要采用回购合同模式。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伊朗回购合同的内容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充分反映出伊朗对外油气政策的改变,值得研究和借鉴。
关键词:
伊朗 国际油气合作 回购合同 合作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鹏 韩涛
伊拉克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对外合作将是战后重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伊拉克近二十年对外石油合作的历程中,对外石油合同经历了从产品分成合同到回购合同,最后到服务合同的变化,充分反映出伊石油政策的改变,可供研究与借鉴。
关键词:
国际油气 合作模式 服务合同 合作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爱玲
近一时期,伊朗核问题被美国炒得沸沸扬扬。究其原因,这是美国力图民主改造中东,为其全球战略利益服务的根本目的所致。但从目前美国的对伊朗政策来看,美国对伊采取军事打击手段的可能性很小,主要以“和平演变”方式为主。
关键词:
伊朗 核问题 美国 对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达利亚·达撒·凯伊 黄懿杰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yahu)和国防部长巴拉克(EhudBarak)认为伊朗获得核武器后的中东地区极度危险。然而,这种论证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假设上,即被军事打击后的伊朗将会真正无核。虽然有主战派和主和派之分,西方评论员的共识是军事行动最多可以延迟伊朗的核进程,而不能根除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宗帅 穆献中
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石油消费快速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与日俱增。在页岩气、页岩油等新兴能源尚未大规模勘探开发的背景下,海外石油进口与项目投资是保障我国能源供应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我国石油进口来源中,伊朗占有重要的地位,2012年中国从伊朗进口石油2192.24万吨,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安哥拉和俄罗斯,约占全国石油进口的8.1%。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年平 李玉顺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于卫青
伊斯兰国组织对什叶派的敌视和攻击既有悠久的历史根源,也有出于现实考虑的策略运用。"伊斯兰国"组织对伊朗的国家安全和宗教安全构成了双重威胁。在应对"伊斯兰国"组织方面,伊朗通过支持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政府和民间团体,同时在两条战线上对其进行打击。叙、伊两国内外环境的不同,使得伊朗在两国境内打击"伊斯兰国"组织的目标、政策和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伊朗应对"伊斯兰国"组织的政策效果深受美国、俄罗斯、沙特、土耳其等域内外大国的影响。总体来看,伊朗初步实现了消除"伊斯兰国"组织对伊朗威胁的战略目标。然而,以"伊斯兰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安维华
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经济政策北京大学亚非研究所安维华一、制订政策的一些出发点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确立了乌莱玛领导的伊斯兰政府。新政权既拒绝西方的经济模式,也拒绝东方的经济模式,而力图建立"伊斯兰的经济模式"。在这方面,伊朗当权者进行了10余年的摸索、探讨、...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王振容
当代伊朗智库兴起于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在数量上,伊朗智库位列西亚北非地区国家之首。在类型上,伊朗智库主要分为政府型智库、高校智库和独立智库,这些智库对伊朗政府决策的影响力正日益上升,其中政府型智库主导着当代伊朗智库的发展。当前,中伊双方尚未建立起双边智库合作的常态化机制。因此,加强中国和伊朗智库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深化中伊战略合作的内涵。本文从伊朗智库的历史生成、现状及其特点、对伊朗外交政策的影响以及中伊两国智库间的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伊朗 智库 外交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格琴
由于国内种种压力,奥巴马上台后主推与伊朗缓和关系的新政策很快又回到了前任的框架中:接触、谈判与遏制、制裁双管齐下。由于奥巴马政府在对伊战略上并无多大变化,无论是接触、谈判还是遏制、制裁,其政策实施都有它的局限性,无法在短期内有效解决伊朗核问题,更无法改变美伊关系现状。中东变局对美国的伊朗政策产生一定影响,对美国传统的反伊阵线构成冲击,并激化了沙特、以色列等美国盟友与伊朗的敌对关系。美国正努力在变局中削弱伊朗的战略地位,不让伊朗在变局中受益。然而旧有思维下的博弈,无法真正解决美伊之间的问题,当然也无法有效解决伊朗核问题。
关键词:
奥巴马政府 伊朗政策 调整 中东变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大卫·斯坦伯格 王宇
20世纪50年代,为笼络大巴扎、富有的土地所有者及有权势的保守派,巴列维政府采用多重汇率制度,汇率升值提高了消费者和进口商的购买力。20世纪60年代初,伊朗经济陷入衰退,制造业部门逐步扩大。制造业严重依赖进口和借贷,汇率低估有利于制造业企业发展,但也也增加了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成本。巴列维下台后,制造业部门逐步边缘化,维护非贸易部门利益导致20世纪80年代里亚尔汇率高估。拉夫桑贾尼执政期间,服务业部门存在的政治优势,是里亚尔汇率高估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伊朗 汇率高估 制造业 服务业 对外贸易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岳汉景
受突尼斯政局突变等影响,2011年初利比亚国内冲突爆发,北约乘机进行军事干涉,支持利比亚反政府武装推翻卡扎菲政权。此后,利比亚冲突持续至今。利比亚冲突初期,伊朗对利比亚采取了支持反政府抗议活动、反对卡扎菲政权的镇压活动的政策立场,同时反对北约的军事干涉。其原因是:伊朗将利比亚反政府抗议活动定性为“伊斯兰觉醒”,且进入21世纪以来伊朗同卡扎菲政权的关系出现新矛盾;伊朗认为北约的军事干涉是非法的,且伊朗一贯反对美国对中东国家的任何干涉。卡扎菲政权倒台后,伊朗对利比亚采取了不介入政策。在利比亚东西部对立当局形成后,伊朗对利比亚采取了总体中立但略微偏向西部势力的政策立场。伊朗采取不介入和相对中立政策的原因在于:卡扎菲倒台后,利比亚政局并没有按照伊朗所预期的方向发展;利比亚不是伊朗外交的重点国家;利比亚东西对立势力的外部支持力量势均力敌且均与伊朗关系复杂。
关键词:
利比亚冲突 伊朗外交 伊朗的利比亚政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程远 葛海明 李振 罗东坤
本文以回购合同执行项目进入投资回收阶段为背景,对当前伊朗回购合同财税条款、执行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对税负的影响、当地税务机关对回购合同的认识和回收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税务风险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有效的应对策略,确保中国石油企业在伊朗实现应有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薛静静 杨兴礼 梁艳桃
2010年是中伊石油贸易面临重要挑战的一年。中伊石油贸易受到中伊关系、国际竞争、保障程度、石油价格、结算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评估中伊石油贸易面临的风险,并拟定应对措施,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十分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韵 王海滨 朱琳
美国和欧盟对伊朗的石油制裁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很大不同。美国对伊石油制裁历时较久,从初级制裁逐步发展为初级、次级制裁相结合。欧盟对伊石油制裁开始较晚,持续时间较短,主要为初级制裁。美欧石油制裁都包括了贸易制裁和金融制裁的内容,对伊朗的石油开发、原油出口以及汽油和设备进口等都带来了重大消极影响。美欧石油制裁的动因有很大不同,欧盟希望通过石油制裁迫使伊朗停止核项目,因此《伊核协议》后,欧盟不再恢复对伊石油制裁。美国制裁的目的是实现伊朗的政权更迭,因此在特朗普上台后又恢复了对伊朗的所有制裁。长期来看,美国对伊朗的战略意图不会改变,伊朗石油业也将继续受到石油制裁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石油制裁 伊朗 美国 欧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