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54)
2023(4773)
2022(3990)
2021(4032)
2020(3082)
2019(7075)
2018(6992)
2017(11689)
2016(7581)
2015(8591)
2014(8737)
2013(7562)
2012(7226)
2011(6517)
2010(7109)
2009(6231)
2008(6407)
2007(5981)
2006(5718)
2005(5542)
作者
(18273)
(15061)
(14774)
(14508)
(9695)
(7258)
(6965)
(5981)
(5625)
(5623)
(5272)
(4987)
(4865)
(4797)
(4772)
(4730)
(4515)
(4474)
(4441)
(4284)
(4034)
(3750)
(3663)
(3591)
(3555)
(3492)
(3426)
(3175)
(3101)
(3063)
学科
教育(19265)
(17761)
经济(17716)
管理(16462)
(15966)
中国(13457)
(13101)
企业(13101)
(8248)
理论(7619)
(7221)
(6444)
(6403)
教学(5980)
(5224)
方法(4814)
农业(4783)
业经(4767)
(4659)
发展(4595)
(4473)
(4099)
银行(4097)
技术(4010)
(3979)
财务(3964)
财务管理(3947)
(3888)
企业财务(3735)
研究(3728)
机构
大学(99119)
学院(94187)
研究(38067)
(30251)
经济(29224)
管理(28712)
教育(28239)
(24191)
师范(24133)
中国(23666)
理学(23368)
(23335)
理学院(22985)
管理学(22395)
管理学院(22187)
科学(20293)
师范大学(19986)
(18853)
(17782)
(16899)
研究所(16565)
中心(16453)
北京(16407)
职业(13807)
技术(13648)
(13547)
(13288)
财经(13066)
(11745)
(11531)
基金
项目(53278)
研究(49193)
科学(43362)
基金(34644)
教育(30957)
(29632)
国家(28767)
社会(28673)
社会科(26628)
社会科学(26616)
科学基金(23235)
成果(23210)
编号(23079)
(21641)
(20407)
课题(19764)
(17123)
基金项目(16706)
规划(14445)
(14287)
(13900)
项目编号(13806)
重点(13773)
资助(13751)
(12860)
教育部(12858)
(12617)
(12559)
(12544)
阶段(12531)
期刊
教育(48090)
研究(43157)
(40684)
经济(40684)
中国(31360)
(14362)
(12032)
职业(11682)
学报(11577)
技术(11368)
管理(11312)
科学(10907)
大学(10545)
(9068)
金融(9068)
农业(8086)
学学(7993)
技术教育(7483)
职业技术(7483)
职业技术教育(7483)
财经(6884)
(6872)
论坛(6872)
业经(6124)
(6032)
(5889)
高等(5587)
问题(5344)
图书(5332)
经济研究(5171)
共检索到168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陆一  
既有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家庭普遍具有较高的教育期望。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同家庭的教育期望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家庭教育期望受到传统文化导向、经济约束条件、父母文化资本、学校师生环境、家庭人口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是教育治理无法忽视的"需求侧"重要表征。现代社会中的教育政策很难直接支配单个家庭的行动,所谓"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困境在于忽视了社会行动的变化规律。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教育治理应顺势而为,在深刻理解社会行动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把握家庭教育期望变化的规律,将功夫下在结构性因素的调整上,保护社会的生机与创造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守义  李凤云  刘佳君  韩惠鹏  
文章选取河北省尚义县农户家庭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探讨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目的与期望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农村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目标与期望很高,同时深受"读书无用"思想冲击而产生教育矛盾;他们的教育价值观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重男轻女、家教失衡现象较为普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广肃  夏宇锋  
本文基于收入不平等的视角,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2010—2016),首次从个体层面考察了收入差距对教育期望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提高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在使用不同收入差距衡量指标、替换教育期望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使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后,得到的结论均一致。机制分析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通过增加父母的物质渴求来提高其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此外,分样本的回归表明,收入差距影响教育期望的正向效果主要来源于独生子女、城市、党员、高收入等相对优势家庭和教育回报较高、教育机会分布不均的地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庆昌  
<正>作为认识对象的家庭教育实际上一点也不复杂,它无非是由家长主导的指向子女的积极性干预。但对于作为实践主体的家长来说,家庭教育却是一个能令他们头疼甚而焦虑的事情。审视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艰难可以发现,其中固然有不得其法的困扰,但处于首位的并不在方法和技术方面,更多的是各种各样的心理纠结。且不说抱着认识的目的,仅仅为了纾解家长的心理纠结,我们也应该走进现实的家庭教育,指出其中的症结,言明其中的原理,如此或可启发家庭教育主体的理性运用。由于一切非技术之难必然关涉具体事情中的核心关系,因而我们可以从作为教育主体的父与母的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和家庭与学校的关系等三个方面来理解我们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之难。
关键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曹长德  
当今中国,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无一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倾注大量的心血,这固然令人欣喜,但与此同时,部分家庭教育现状与结果却让人忧虑。例如:一些家长不顾孩子身心发展水平和孩子的兴趣需要,违背孩子的意愿,一味偏重对孩子进行知识的灌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宗秋荣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学习观——终身学习。这种学习观认为,终身学习是未来人生存发展的根本途径,并倡导人类社会向学习化社会迈进。适应这个潮流,我国不少有识之士也在对我国传统学习遗产的挖掘和对现代学习思想吸纳的基础上,努力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谷宏伟  杨秋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这离不开教育投入的增加。大量关于中国教育公共财政的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在教育上的公共支出不足,而家庭的私人投资弥补了公共投资的不足。因此,解释中国教育的发展就需要从家庭这个微观的视角出发,了解私人投资的决定因素。本文在一次有关家庭教育支出情况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现代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特别发现家庭收入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教育程度是两个非常显著的指标,这为我们解释中国近期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经验上的证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武元  程章继  蔡庆丰  
教育公平托举民族未来,教育公平不仅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提升家庭预期教育回报率、改变家庭教育偏好、放松家庭资源约束等渠道,提升家庭教育期望,推动教育公平。利用2014—2018年共三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及机制,发现三个特点:一是数字普惠金融总指标以及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分指标都能够促进家庭教育期望,但数字化程度并未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二是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性别歧视、城乡差异、收入分层、家庭教育背景差异、独生与非独生差异等"非自致性因素"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三是对于低社会资本、低文化资本、低外界信任、低智力水平以及不使用互联网的弱势群体,数字普惠金融未能体现教育公平效应。未来,应进一步拓展数字普惠金融的深度与针对性,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推动教育工作提质增效;加强对特殊群体的针对性帮扶,提升对弱势地区、弱势群体的普惠性;凸显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缩小禀赋差异对教育公平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云波  杨家奇  
使用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系统测算了中国农村家庭的生计恢复力,并深入探究了农户生计恢复力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异质性。研究发现:农户生计恢复力与家庭教育期望之间呈倒U型关系;缓冲能力和学习能力对家庭教育期望具有倒U型影响,自组织能力对家庭教育期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生计恢复力能够通过影响教育回报率对家庭教育期望产生作用;农户生计恢复力对男性户主、女性子代和高教育回报率地区家庭的教育期望影响更大,政府的财政教育支出降低了二者的关联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勉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和日本福岛大学合作科研项目《中日两国地域文化·家庭与学校教育关系的比较研究》计划,中日课题组成员先后在北京地区和日本福岛地区部分中小学及社会教育机关进行了教育考察。为了了解家庭结构变迁给子女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家长对子女的希望及家庭教育的内容等问题,我们进行了有关的调查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玉  
学校、家庭、社会是影响大学生成长的三个重要因素。家庭教育是一种值得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目前,家庭教育向高等学校的延伸日益明显,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强化问题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文章对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并探索了强化大学生家庭教育的主要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重涵  张俊  刘莎莎  
现代家庭教育是在现代家庭制度中,影响儿童发展的环境和社会交往活动,是历史和社会建构的产物。从教育原型看,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比学校教育更接近教育原型的教育类型。从与学校教育关系看,家庭教育经历了从教育作用与社会成员资格认可制度合一,到整体教育向单一的现代学校让渡,再走向家庭的教育作用与学校的社会认可,以及家庭对教育代理权逐步收回的矛盾过程和趋势;生活教育与系统知识教育分别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两条主线并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从与现代家庭的关系来看,家庭教育是一个自我教育、教养和教育统一的过程;家庭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着宏观的社会经济文化结构与变化和儿童的生命历程之间的中介性制度作用;儿童接受现代家庭生活不同形式的影响,并接受父母对其整体教育和社会经历的期望、规划和安排。现代家庭教育呈现一种家庭作为特殊社会组织的影响、家庭生活和父母教养组成的嵌套结构,家庭教育的新的概念体系由此演绎。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雷江华  孙菊莲  
本文从家庭教育观念、态度、方法、目标、内容等五个方面来探讨了盲生家庭教育的现状 ,特别是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在花  
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奏响"幸福"主旋律的时代背景下,探讨了实施幸福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在对幸福家庭教育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提出已有研究存在弊端的基础上,构建了幸福家庭教育实施方略:学做幸福家长;树立幸福家庭教育理念;走出传统家庭教育的误区;建立学习型家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