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39)
- 2023(12197)
- 2022(10127)
- 2021(9508)
- 2020(7910)
- 2019(17656)
- 2018(17857)
- 2017(32539)
- 2016(18190)
- 2015(20072)
- 2014(19940)
- 2013(19121)
- 2012(17577)
- 2011(15947)
- 2010(16387)
- 2009(15560)
- 2008(15499)
- 2007(14138)
- 2006(12855)
- 2005(11661)
- 学科
- 济(68888)
- 经济(68766)
- 业(57795)
- 管理(49816)
- 农(49813)
- 企(38599)
- 企业(38599)
- 农业(33224)
- 业经(24766)
- 制(22309)
- 方法(21074)
- 财(19981)
- 中国(19867)
- 体(17415)
- 数学(16305)
- 数学方法(16082)
- 学(14806)
- 地方(13824)
- 银(13159)
- 银行(13136)
- 体制(12757)
- 发(12720)
- 行(12614)
- 农业经济(12539)
- 融(12330)
- 金融(12323)
- 理论(12249)
- 策(11851)
- 贸(11046)
- 贸易(11040)
- 机构
- 学院(249737)
- 大学(246113)
- 济(101617)
- 经济(99365)
- 管理(92176)
- 研究(89085)
- 理学(78166)
- 理学院(77338)
- 管理学(76052)
- 管理学院(75597)
- 中国(70422)
- 农(61072)
- 京(52986)
- 科学(52776)
- 财(50690)
- 农业(46140)
- 所(45444)
- 业大(43258)
- 中心(41438)
- 江(40831)
- 研究所(40578)
- 财经(37952)
- 经(34360)
- 北京(33356)
- 范(33204)
- 师范(32862)
- 院(32340)
- 州(31308)
- 省(31249)
- 经济学(29384)
- 基金
- 项目(163780)
- 科学(128240)
- 研究(124846)
- 基金(116884)
- 家(103258)
- 国家(101916)
- 科学基金(85516)
- 社会(79301)
- 社会科(74401)
- 社会科学(74382)
- 省(65735)
- 基金项目(61720)
- 教育(56337)
- 划(54183)
- 自然(52483)
- 编号(52232)
- 自然科(51133)
- 自然科学(51118)
- 自然科学基金(50229)
- 资助(45628)
- 成果(43808)
- 重点(37041)
- 课题(36735)
- 制(36645)
- 部(36522)
- 发(35966)
- 农(33919)
- 创(33834)
- 性(33113)
- 国家社会(32752)
- 期刊
- 济(127330)
- 经济(127330)
- 研究(76703)
- 农(65465)
- 中国(62700)
- 农业(43770)
- 学报(42261)
- 财(40904)
- 科学(38449)
- 大学(33969)
- 管理(32432)
- 学学(32185)
- 教育(32053)
- 融(28321)
- 金融(28321)
- 业经(26910)
- 业(20957)
- 技术(20700)
- 财经(19073)
- 问题(17386)
- 经济研究(16679)
- 经(16386)
- 版(15606)
- 农村(15427)
- 村(15427)
- 农业经济(15127)
- 世界(14186)
- 业大(12458)
- 经济问题(12294)
- 科技(12196)
共检索到400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肖卫 朱有志 肖琳子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产权思想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解析,并结合分析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历程,认为中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以马克思主义产权思想和现代产权理论为基础,尊重中国的客观现实,兼顾公平与效率,以渐进性、诱导性的方式推进并完善的过程。
关键词:
产权制度 家庭承包责任制 林权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骆友生 张红宇
一、中国农地制度安排:历史总结 强制性制度变迁曾经是中国农地制度安排的基本特征。 1979年前,中国农地制度安排经历了两次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从制度供给的行为主体——政府意愿判断,两次制度安排的初衷都在于提供一种过去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利益。第一次制度安排的结果是将土地的地主所有变成了农民所有,实现了土地的私有私营,第二次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守军
本文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背景及实践经验分析入手,阐明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目前中国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不适应性,并对其改革与完善作了一些思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杜威漩
从制度内在矛盾运动的角度看,产权制度变迁是一个从均衡到非均衡再到新的均衡的动态过程。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曾取得过较好的历史绩效,实现了一定时期内的制度均衡;但随着我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日益暴露出诸多缺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规模碎化、农地产权边界的模糊性、农地产权的凝固性说明这一制度安排的非均衡的出现并日益加剧,同时也昭示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进一步变迁的路径:构建边界清晰的、流转规范的农地产权制度。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变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许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集体所有的农地制度和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小农生产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制度保障。这一制度具有制度建设上的"自下而上"、具体安排形式的多样性、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灵活性、模糊性和弹性以及公平优于效率等特性。本文在回顾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演变的进程之后,认为这一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应该从变革农业生产的经营方式这一层次入手。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地制度 经营方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子元
文章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出发,通过实施前后的全要素生产率、农民积极性和自发性制度变迁对比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发展产生的绩效与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乔耀海
本文认为,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二步,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才能解决广大农民奔小康的问题,实现第二步的宏伟战略目标。作者从四川省内江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解决的途径和对策措施进行了有理论有数据有分析的阐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石宏伟 马新丽
本文通过对在广大农村实行了20多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分析,阐述了这一制度的确立对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的伟大贡献,有着符合社会和农业自身要求的合理性;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必须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
关键词:
完善 承包责任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宝亮 邓宏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生产上的高能激励自农地制度变革以来一直被学界所推崇,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队制的低效率。为此,在否定以生产队制低效率作为农地制度变迁的解释的基础上,从发展战略转换、制度安排缺陷、农民信念及其他方面尝试性地探讨了推动生产队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迁的内在原因,并且从生产责任制形式、土地分配方式、期限结构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农业产出最大化演化的过程。相应地,伴随着农地制度变迁而来的是签约主体以及合约结构的变动,因此,从合约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生产队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合约实施和劳动监督与计量上的差别,以及作为二者共同之处的合约模糊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税费合约的性质与形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邵立民
今天,当我们回顾改革33周年的艰苦而伟大的历程,深刻认识到,家庭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范例,它开创了构建崭新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先河。本文回顾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开创和发展,并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思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立峰
科学技术是劳动者能力的基础,是生产工具的灵魂。科技水平决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方式,进而决定了生产关系。根据不同的科学技术水平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生产关系发展阶段。中国农业总体上处于封建农业技术水平,只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最优选择。
关键词:
科技水平 生产力 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江 张艳丽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一次重大的制度变迁。在其诞生之初,它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改革的深入逐渐显露出某些局限性,对它的争论和怀疑也逐渐增多。本文在大量文献资料、会议纪要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规模经营、土地流转以及历史趋势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一些阶段性理论成果进行总结回顾,以求在未来农村发展改革的过程中更好地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这一生产经营体制,加快实现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
性质 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 趋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国祥
本文在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目前面临的突出矛盾——按人均承包土地与市场经济要求集约效益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改按人均承包为按能承包,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出矛盾,完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赋
本文的立论基于如下判断:(1)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两大最重要的变化。前者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形式,后者是农村产业结构演进的核心内容。(2)经济体制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农业劳动力转移不过是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因此,只有从经济体制的角度出发,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