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7)
2023(5480)
2022(4584)
2021(4282)
2020(3477)
2019(7893)
2018(7473)
2017(14110)
2016(7332)
2015(8198)
2014(7789)
2013(7557)
2012(7063)
2011(6210)
2010(6205)
2009(5658)
2008(5489)
2007(4663)
2006(4271)
2005(3742)
作者
(22155)
(18310)
(18283)
(17180)
(11829)
(8886)
(8267)
(7174)
(7054)
(6452)
(6328)
(6228)
(5990)
(5971)
(5689)
(5593)
(5502)
(5406)
(5369)
(5333)
(4541)
(4495)
(4355)
(4344)
(4148)
(4052)
(4016)
(3990)
(3746)
(3725)
学科
(25574)
经济(25521)
管理(20118)
(19907)
(16655)
企业(16655)
方法(9385)
中国(8517)
(8018)
(7643)
数学(7566)
数学方法(7421)
(7125)
业经(6322)
(5828)
农业(5329)
(5253)
贸易(5249)
(5123)
(4808)
金融(4808)
地方(4490)
(4483)
理论(4473)
银行(4457)
(4416)
(4360)
财务(4356)
(4348)
财务管理(4342)
机构
大学(103638)
学院(100892)
(40289)
研究(40199)
经济(39400)
管理(36249)
理学(31101)
理学院(30678)
管理学(30081)
管理学院(29902)
中国(29085)
科学(25006)
(23113)
(20654)
(20647)
(18963)
研究所(18815)
中心(17973)
业大(16664)
农业(16550)
(15380)
(15203)
财经(15037)
北京(14561)
(13869)
(13686)
师范(13454)
经济学(12846)
研究院(12168)
(11910)
基金
项目(71724)
科学(56484)
基金(53017)
研究(50353)
(49409)
国家(48550)
科学基金(40133)
社会(32326)
社会科(30517)
社会科学(30506)
基金项目(27403)
(26824)
自然(26717)
自然科(26086)
自然科学(26073)
自然科学基金(25613)
(24456)
教育(22576)
资助(21190)
编号(18856)
重点(16792)
(15949)
成果(15784)
(15675)
(15351)
创新(14285)
计划(14188)
科研(14107)
国家社会(14004)
课题(13586)
期刊
(44967)
经济(44967)
研究(32354)
中国(22986)
学报(20400)
(18801)
科学(18311)
大学(15174)
管理(14811)
(14653)
学学(14278)
农业(12924)
教育(11795)
(8464)
金融(8464)
经济研究(7590)
(7536)
财经(7485)
技术(7016)
业经(6891)
(6598)
问题(5835)
(5771)
世界(5572)
业大(5570)
科技(5372)
现代(4825)
(4819)
国际(4814)
农业大学(4662)
共检索到155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真真  
每个家庭对生育有自己的需求、计划和决策,妇女是生育的主体。在中国低生育水平的背景下,家庭的生育需求和妇女的生育决策主导着生育行为与结果。文章认为,在生育政策调整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从家庭、妇女的角度考虑政策取向。尽管家庭生育数量的变化和差别仅在于一个或两个孩子之间,但公共政策应重视家庭需求,有利于家庭有计划地安排生育,并营造育儿友好的社会环境,以及制定相应的政策支持妇女实现家庭和事业的平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国家计生委政策法规司P07项目课题组  
1 引言 本研究是国家计生委政策法规司由联合国人口基金援助的P07项目于1994年开展的一个研究课题,其主要目的是对计划生育与妇女地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科学的解释。该项研究的着眼点主要放在计划生育对提高妇女地位的作用和影响上,而不是在妇女地位对计划生育的作用和影响上。1994年7月课题组成立之后,先后三次组织有关专家就调查目的、调查的具体内容、问卷设计、样本的选取、数据分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为了保证调查的质量,根据专家们的意见,课题组先后两次在河北香河、山东昌邑进行了试点调查,对调查问卷作了反复修改。最终确定的问卷包括基本情况、文化教育、劳动就业、经济收入与管理、婚姻与家庭、生育和妇幼保健、避孕节育7个方面的内容,共76个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谭琳  
本文着重介绍和分析当前世界范围内主要面临的妇女健康问题及其与计划生育之间的联系,阐述计划生育对改善妇女健康的作用。试图使人们更深入地理解计划生育对妇女所提供的帮助,特别是在生殖健康方面的直接帮助,以及间接地为妇女发展所创造的机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郑真真  
目前我国城市已婚育龄夫妇使用的避孕方法主要是可逆性方法,较少采用绝育这种高效但不可逆的避孕手段。在可逆性避孕方法中,可以自己控制的避孕方法使用率比较高。以北京、天津、上海三大城市1992年的统计数字为例,三市的男女绝育率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宫内节育器(IUD)、口服避孕药、避孕套和其他方法的使用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下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洪峰  
所谓家庭进步就是人们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富裕、文明、健康、幸福的现代家庭生活的不断追求和逐步实现。家庭进步的特征以及对计划生育的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家庭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逐步走向富裕。(2)家庭职能的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3)家庭生活方式逐步转变,对文化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4)家庭观念不断更新。(5)妇女地位的不断提高。家庭进步的各个方面都和计划生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进步是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条件,只有家庭的不断进步,才能使计划生育得到更好的实现,计划生育工作也只有与家庭的各个方面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家庭进步,才能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把计划生育工作与家庭利益,即群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剑  
内容新颖现实感强──对《计划生育对中国妇女的双面影响》的评价陈剑中国自70年代初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妇女的生育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妇女的生育水平,极大地缓解了中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中国计划生育的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辜胜阻,徐云鹏  
育龄妇女对计划生育的知识、态度与实践,在国外通称为KAP,K(Knowledge)指的是育龄妇女对于计划生育的知识,A(Attitude)指的是态度,P(Practice)指的是实践。这方面的调查与研究在我国还是一个新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不仅有利于有的放矢地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使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更加深入人心;而且有利于各级计划生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茅倬彦  罗昊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群众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调查"的2007年基线和2010年跟踪数据中符合生育二胎政策妇女的分析,从社会心理学入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支撑,重新架构生育意愿到生育行为的理论框架,从微观视角来研究当政策赋予人们生育二胎权利时,妇女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符合生育二胎政策的妇女中,四成妇女的生育意愿高于生育行为,六成妇女的生育意愿等于生育行为,尚没有妇女的生育意愿低于生育行为。当的确面临是否生育二胎的选择时,妇女会进行理性考虑,生育态度、主观规范和行为控制都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差异产生显著影响。同时,生育计划的制定是实现生育意愿的重要推动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子慧  
中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获得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和胎次率资料,不仅反映出我国妇女生育水平变化的历史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我国计划生育的巨大成就。本文拟就此作一点粗浅的分析。 一、总和生育率的变化情况 总和生育率在研究人口再生产过程中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总和生育率水平的高低,与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平,朱楚珠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3个地区城乡的妇女生命周期变化,说明中国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了妇女生育期的缩短,为妇女参与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计划生育将对妇女的老年阶段产生新的影响,未来妇女的养老问题须靠完善社会保障和增加自我生存能力才能缓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迪化,宣伟忠,彭本宽,胡建民,周祖根  
本刊自今年年初开展关于总和生育率指标的意义、性质和作用的问题讨论以来,陆续收到一些稿件,现选登两篇。我们欢迎对此问题持有各种看法的同志踊跃来稿,参加讨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  翟振武  杨江澜  陈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趋势发生转变,自然增长率与总和生育率降低。在这种大趋势背景下,对世界人口形势的判断有过于乐观之嫌以及针对人们对妇女更替生育水平的误解,利用亚洲一些国家(或地区)1990~2000年期间妇女年龄别生育率和死亡模式等数据资料,计算得到各国妇女更替生育水平,表明各国之间妇女更替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与其实际总和生育率比较,可以发现在发展国家中绝大部分国家实际生育水平依然高于妇女更替生育水平,发展中国家人口潜在的增长能量依然很大,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依然强劲。因此,在注意生育率下降所带来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够忽视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全球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荣时  
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人口控制的形势仍然很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很多调查和研究都表明,“养儿防老”是农村妇女超生多育的首位原因,所以,努力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减轻育龄夫妇的后顾之忧,是我们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同时考虑的根本大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于学军,郝林娜,蔡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