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52)
2023(14773)
2022(12162)
2021(11178)
2020(9232)
2019(21106)
2018(21176)
2017(40148)
2016(21884)
2015(24418)
2014(24647)
2013(24048)
2012(22010)
2011(19639)
2010(20820)
2009(19720)
2008(19860)
2007(17869)
2006(16337)
2005(15446)
作者
(61612)
(51096)
(51064)
(48734)
(32964)
(24214)
(23200)
(19548)
(19450)
(18622)
(17563)
(17304)
(16796)
(16450)
(16156)
(15550)
(15205)
(14859)
(14737)
(14569)
(12979)
(12610)
(12446)
(11834)
(11610)
(11566)
(11509)
(11374)
(10268)
(10004)
学科
(96947)
经济(96798)
(84888)
(82552)
企业(82552)
管理(82249)
方法(38000)
(32950)
业经(29910)
数学(28777)
数学方法(28213)
中国(27657)
(25784)
(22853)
财务(22793)
财务管理(22712)
(22693)
企业财务(21573)
地方(21373)
技术(19378)
理论(18537)
(18461)
(17436)
银行(17422)
(17164)
(16964)
金融(16961)
(16814)
(16339)
(16331)
机构
学院(311921)
大学(306242)
(129801)
经济(127011)
管理(122157)
理学(102903)
理学院(101864)
研究(101859)
管理学(100192)
管理学院(99593)
中国(83442)
(68678)
(66604)
科学(57484)
财经(51717)
(51242)
(51092)
中心(46914)
(46524)
研究所(44582)
(42684)
北京(42448)
(40633)
业大(38849)
经济学(38814)
(38804)
师范(38454)
财经大学(37881)
(37119)
商学(34712)
基金
项目(191235)
科学(152353)
研究(144941)
基金(137862)
(117618)
国家(116511)
科学基金(102358)
社会(93007)
社会科(88290)
社会科学(88265)
(76863)
基金项目(71422)
教育(67688)
自然(64141)
(62859)
自然科(62660)
自然科学(62646)
自然科学基金(61539)
编号(59451)
资助(56966)
成果(49440)
(44338)
重点(43128)
课题(42533)
(42192)
(41721)
(40523)
创新(38921)
国家社会(37965)
(37496)
期刊
(158785)
经济(158785)
研究(100461)
中国(75224)
(59807)
管理(54480)
(39797)
科学(39473)
学报(39087)
教育(38205)
(35156)
金融(35156)
大学(31837)
技术(31431)
学学(29767)
业经(26807)
财经(26669)
农业(26266)
经济研究(25324)
(22955)
问题(19369)
财会(17248)
技术经济(17051)
会计(16322)
(15416)
(15328)
统计(15139)
现代(15010)
商业(14822)
(14496)
共检索到503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杜志强  李俊  
由于内部控制与审计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内部控制发展与审计模式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使得审计模式不断变革并促使内部控制逐步完善。笔者认为,应当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系统,使其适应审计模式的发展。本文针对内部控制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并指出了内部控制的发展趋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马崇明  贾成  
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大致可分为两类:即管理控制论和职责分工论,这两种观点可以而且应当统一。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框架的构建应包括以下内容:加强企业控制环境建设;设计良好的控制活动;强化企业内部监督;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将控制与管理有机结合;明确责任,强化人的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夏云峰  金治中  
中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基本上是在借鉴西方惯例并吸取中国理论界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并由政府机构直接颁布,而不是从中国内部控制实践中推导而来。它是一种通过“逆向生成”的演绎法完成的纯政府模式。中国内部控制制度模式必须朝着“以政府为导向,引入市场规则”的方向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俊晨  
文章利用AHP系统工程方法,从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入手,将企业风险分解为总体风险、业务循环风险和业务流程风险三个层面,并根据不同层面风险的特点,指出内部控制详细评价模式和风险基础评价模式所适用的不同内部控制评价阶段。同时,尝试运用二维和三维表格作为工具,将两种评价模式在内部控制评价实务工作中进行整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应立冬  
内部控制嵌入ERP系统,是内部控制建设的一个新领域,而内部控制的评价也应结合信息系统的特点来展开。文章借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基于内部控制五要素框架,尝试构建一种符合ERP作业下的内部控制评价新模式,可为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池国华  
只有合理构建并正确应用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才能不断地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实施与持续改进。与以往基于会计审计视角、集中于单一方面的研究不同,本文将基于管理的视角,借鉴业绩评价理论成果,并整合现有的国内外内部控制评价相关标准,构建一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且满足我国企业管理层需要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从而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海林  
本文对IT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对IT控制、IT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分析了COSO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和风险管理框架、SOX法案,COBIT,ITIL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或研究的内部控制框架或法律规范,提出了内部控制系统、内部控制系统的工程实施体系、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内部控制模式不可分割的三要素,并对它们进行了详细分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琰  
2009年7月1日,随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正式实施,表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性越来越强。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ERP系统,以求提高管理效率,这也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从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阐述了在ERP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模式的优化路径。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范一筱  
一、内部控制内涵及其整体框架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是建立在内部牵制基础上的一个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的体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框架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5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的有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余利  
本文拟从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现象(特别是会计现象)入手,说明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深入贯彻《会计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对策。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冬梅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内控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建立内控后,需要由处于独立地位的内部审计部门从独特的审计视角,对内控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客观的审计和评价,揭示内控设计和运行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水澎  陈汉文  邵贤弟  
本文从控制论原理出发 ,对内部控制作了多层面的理解 ;在研究了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进展 ,即COSO报告出台的背景、具体内容及创新特点之后 ,提出该报告对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框架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体现在五个方面 ,即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设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加强信息流动与沟通、加强企业的内部监督 ;同时建议有关部门和团体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准则或指南 ,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一个框架和参考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徐国强  
内部控制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许多文献都从不同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政府有关部门也积极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从90年代修订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邓春华  
本文采用问题导向探索法、归纳推理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实困境,并将之与国外公司、我国台湾地区的公司进行了比较;接着,分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面临现实困境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新民  李垣  冯进路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与创新模式之间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企业内部战略控制与企业的突变创新正相关,与渐进创新负相关,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突变创新负相关,与渐进创新正相关的假设,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这些假设,为企业创新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