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44)
- 2023(4397)
- 2022(3551)
- 2021(3280)
- 2020(2702)
- 2019(6221)
- 2018(6072)
- 2017(10700)
- 2016(6229)
- 2015(7284)
- 2014(7314)
- 2013(7132)
- 2012(6866)
- 2011(5978)
- 2010(6446)
- 2009(5856)
- 2008(5508)
- 2007(5241)
- 2006(4761)
- 2005(4216)
- 学科
- 济(19568)
- 经济(19545)
- 管理(13685)
- 审计(12125)
- 业(10486)
- 企(8586)
- 企业(8586)
- 中国(8250)
- 方法(6862)
- 学(6518)
- 农(6021)
- 各类(5891)
- 理论(5727)
- 财(5470)
- 地方(5406)
- 教育(4908)
- 数学(4823)
- 教学(4809)
- 业经(4779)
- 数学方法(4724)
- 制(4452)
- 农业(3946)
- 和(3712)
- 体(3466)
- 融(3382)
- 金融(3382)
- 技术(3337)
- 学法(3297)
- 教学法(3297)
- 工作(3238)
- 机构
- 大学(81676)
- 学院(81550)
- 研究(31866)
- 济(25972)
- 经济(25101)
- 管理(24967)
- 中国(24403)
- 科学(21050)
- 京(20525)
- 理学(20145)
- 理学院(19829)
- 管理学(19305)
- 管理学院(19155)
- 农(18618)
- 所(17496)
- 江(15616)
- 研究所(15313)
- 中心(14795)
- 农业(14794)
- 财(14662)
- 业大(13828)
- 省(13026)
- 技术(12772)
- 北京(12601)
- 范(12351)
- 州(12166)
- 师范(12110)
- 院(12044)
- 财经(10623)
- 教育(10170)
- 基金
- 项目(51935)
- 研究(38487)
- 科学(38328)
- 基金(33450)
- 家(31045)
- 国家(30728)
- 科学基金(24449)
- 省(22156)
- 社会(20401)
- 教育(19857)
- 社会科(19033)
- 社会科学(19024)
- 划(18841)
- 基金项目(17146)
- 编号(17086)
- 自然(16764)
- 自然科(16272)
- 自然科学(16263)
- 自然科学基金(15959)
- 成果(15349)
- 资助(14331)
- 课题(13860)
- 重点(12979)
- 发(11484)
- 年(11194)
- 部(11081)
- 创(10705)
- 科研(10452)
- 计划(10365)
- 项目编号(10262)
共检索到144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雷宇
在"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新时代审计定位的指引下,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内容都有了较大的拓展。理论上,审计内容可以拓展到任何业务活动,而对微观层面资金活动的精准把握,仍然是审计相对于其他监督形式的优势之一。审计内容的拓展,加剧了审计学科研究对象边界的模糊性,形成了审计学科悖论,从而导致审计专业建设的困难。对此,审计学科可以构建以基础审计学、普通审计学和专门审计学为主体的学科体系;审计专业可以综合采取继续与会计专业紧密联系并适当拓展、在一些社会需求量较大的领域新设相关审计专业、在其他领域增加审计课程等建设措施。
关键词:
审计监督 审计内容 审计学科 审计专业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晓慧
扎根数据和实践提炼出的国家审计变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构建跨学科的大审计平台,其基础是融合社会学、政治学、逻辑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IT、资源、环境、工程项目等形成交叉知识体系,这符合目前高等教育"宽口径,厚基础"培养理念;其核心是审计人才培养体系,我们从专业知识的构建、认知和智力技能、核心和转换能力、实务操作能力四个方面对本硕博提出层层递进的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对审计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其支柱是按审计专业基础、审计技术和方法、财务信息审计、业务信息审计、经济行为审计和经济制度审计六个模块构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晓慧
扎根数据和实践提炼出的国家审计变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构建跨学科的大审计平台,其基础是融合社会学、政治学、逻辑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IT、资源、环境、工程项目等形成交叉知识体系,这符合目前高等教育"宽口径,厚基础"培养理念;其核心是审计人才培养体系,我们从专业知识的构建、认知和智力技能、核心和转换能力、实务操作能力四个方面对本硕博提出层层递进的培养目标,以满足社会对审计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其支柱是按审计专业基础、审计技术和方法、财务信息审计、业务信息审计、经济行为审计和经济制度审计六个模块构建审计课程体系,亟需创新审计科研、教学方式与之相匹配。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会太
从介绍IT审计师与IT审计开始 ,讨论了审计学科的发展 ,提出了“技术审计”和“受托技术责任”两个新的审计概念 ,论述了技术审计与现代审计两大分支———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之间的关系 ,指出技术审计是当代审计发展的新趋向 ,技术审计尤其是IT审计对我国审计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彪华
为深入研析国家审计学科建设现状,夯实国家审计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探索推进国家审计学科建设的路径,完善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6月17日,由中国审计学会主办、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承办的审计学科建设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审计署党组成员、副审计长孙宝厚和中国审计学会会长董大胜出席会议并讲话。审计署审计科研所、机关党委(人教司)有关同志,以及来自地方审计机关和相关大学的专家教授共7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各地、各单位和各高校报送的论文125篇,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金太军 赵军锋
国家审计的实践发展呼唤建立国家审计一级学科。国家审计学科建设既受到国家审计实践属性影响,又受到国家审计科学研究纲领制约。国家审计的实践属性是政治性与技术性的结合,政治性是其本质属性。国家审计的学科定位是一门具有交叉性的应用型学科;学科属性是一门独立的、与政治学学科联系密切的、属于法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学科设置除了包括常规的"国家审计学科、社会审计学科、内部审计学科、审计技术与方法"之外,还应增设"审计政治学、审计管理学和国际审计学科"共七个二级学科;同时,积极完善国家审计学科规范和方法论,即大力培养国家审计学科的学术共同体,通过多方合作、多学科融合与多元方法综合,形成国家审计学科建设的合力。这七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国家审计学科建设论纲。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琳 吴清风
西方审计学科理论和课程的萌芽和发展较早,深入挖掘其规律,总结相关经验教训,对我国现阶段的审计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都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通过分析西方审计发展史发现,西方审计实践引发了审计学科理论的萌芽及发展,学科理论据此可划分为理论开端、基础理论发展成熟、实用主义理论发展三个阶段;西方审计实践与学科理论共同影响了审计课程的设置,审计课程的发展及调整情况相应也可划分为课程开端、调整完善、新时期特征三个各具特点的阶段。通过上述分析还发现,西方的大学极少设置审计学专业,公司及审计学会对于审计行业有较大影响。认识
关键词:
西方审计 审计实践 审计理论 审计课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琳 吴清风
西方审计学科理论和课程的萌芽和发展较早,深入挖掘其规律,总结相关经验教训,对我国现阶段的审计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都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意义。通过分析西方审计发展史发现,西方审计实践引发了审计学科理论的萌芽及发展,学科理论据此可划分为理论开端、基础理论发展成熟、实用主义理论发展三个阶段;西方审计实践与学科理论共同影响了审计课程的设置,审计课程的发展及调整情况相应也可划分为课程开端、调整完善、新时期特征三个各具特点的阶段。通过上述分析还发现,西方的大学极少设置审计学专业,公司及审计学会对于审计行业有较大影响。认识这些规律有助于增强对我国审计学科尤其是国家审计学科建设的信心,并促进大学审计课程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
西方审计 审计实践 审计理论 审计课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丽梅
2016年4月16日,由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主办,南京审计大学研究生院、南京审计大学审计科学研究院协办的中国首届政府审计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南京审计大学召开。来自全国4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深专家、青年学者以及媒体代表130余人出席了会议。南京审计大学副校长王会金主持开幕式。南京审计大学校长晏维龙、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彭华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时现 强飚 齐兴利
本文对刚刚结束的“全国高校审计学科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论证会”形成的学术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归并,介绍了与会代表关于审计学科独立性、审计学科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
审计学科 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石爱中
本文探讨了审计学的学科属性,对审计学学科建设和审计学教学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如注重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学校应提供复合型人才成长的条件;审计学的授业者应经常参加审计实践,在审计学的最前沿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等。
关键词:
审计学 学科属性 教学要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邢春玉 李晓睿 张仰森 吕金娜
新一代审计,即借助于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基础上的审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信息技术成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信息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应用尚未建成体系,且缺乏技术方法应用的落地。基于新一轮全球生产力革命的推进,本文从海量多源异质异构审计数据的数字化采集与预处理、审计数据的智能化分析与挖掘方法、审计报告的智能辅助生成方法以及审计过程的安全与数据保护四个层面出发,构建新一代审计的内容框架和实现路径,试图探索新的科学领域——“计算审计学”,以推动审计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方法在审计全覆盖中的应用,为审计人员、审计机构和监管机构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借鉴,为“计算审计学”学科理论创新与发展提供学术铺垫。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程乃胜
审计学目前是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会计学二级学科所属的三级学科,这种学科定位明显不符合审计学的学科属性,尤其是无法包容国家审计的内涵。从审计的三大类型: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来说,审计是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工具,应属法学学科门类,但又显然不能归属于法学门类的任何一级学科。因此,审计学是有独立研究对象的法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即法学门类的第7个一级学科。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志
建设项目投资大、周期长,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之一,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目前比较普遍的做法。本文从审计目的、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和审计建议四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以期对促进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务有所裨益。
关键词:
建设项目 跟踪审计 内容 方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郑石桥 郑卓如
审计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审计现象,审计主题是审计现象的分类框架,也是审计学科构建框架,审计现象分为二类四种:信息主题,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行为主题,包括具体行为和约束具体行为的制度;审计学科分为一般审计学、财务信息审计学、非财务信息审计学、行为审计学和制度审计学,每门审计学再区分为理论和应用两个层级;已经发展起来的审计学主要是财务信息审计学,其它各审计学科还处于较为基础的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