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3)
- 2023(7507)
- 2022(6191)
- 2021(5957)
- 2020(4941)
- 2019(11401)
- 2018(10986)
- 2017(19841)
- 2016(10080)
- 2015(11156)
- 2014(10699)
- 2013(10853)
- 2012(10076)
- 2011(9041)
- 2010(9287)
- 2009(8819)
- 2008(8360)
- 2007(7153)
- 2006(6261)
- 2005(5901)
- 学科
- 济(42695)
- 经济(42645)
- 管理(34382)
- 业(34166)
- 企(30067)
- 企业(30067)
- 方法(19273)
- 中国(16903)
- 数学(16077)
- 数学方法(16030)
- 技术(15700)
- 审计(12098)
- 技术管理(11784)
- 贸(10853)
- 贸易(10835)
- 财(10755)
- 易(10690)
- 农(9511)
- 业经(9493)
- 制(9236)
- 银(7910)
- 银行(7910)
- 行(7730)
- 融(7633)
- 金融(7632)
- 划(6832)
- 策(6751)
- 学(6387)
- 环境(6225)
- 农业(6179)
- 机构
- 大学(144873)
- 学院(142308)
- 济(70230)
- 经济(69277)
- 管理(58314)
- 理学(50447)
- 理学院(49964)
- 研究(49618)
- 管理学(49596)
- 管理学院(49296)
- 中国(41303)
- 财(32116)
- 京(31458)
- 财经(25805)
- 科学(25166)
- 经(23820)
- 所(23599)
- 经济学(22714)
- 中心(22345)
- 研究所(20840)
- 经济学院(20362)
- 北京(19943)
- 江(19817)
- 财经大学(19511)
- 商学(18153)
- 商学院(17973)
- 院(17669)
- 范(16797)
- 师范(16693)
- 州(15622)
- 基金
- 项目(93824)
- 科学(77540)
- 基金(72383)
- 研究(71651)
- 家(62500)
- 国家(62024)
- 科学基金(54642)
- 社会(50304)
- 社会科(48044)
- 社会科学(48036)
- 基金项目(37966)
- 省(33435)
- 自然(33052)
- 教育(32644)
- 自然科(32389)
- 自然科学(32383)
- 自然科学基金(31898)
- 划(28534)
- 资助(28468)
- 创(26263)
- 编号(26000)
- 创新(23542)
- 部(23047)
- 国家社会(22331)
- 成果(21407)
- 重点(21138)
- 中国(20794)
- 教育部(20753)
- 发(19741)
- 人文(19703)
共检索到223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冬慧
我国近现代意义的审计事业开启于民国时代,其开创者是王璟芳。王璟芳留学日本高等商业学堂、专攻商科的专业教育背景,奠定他后来开创审计事业的基础。担任北洋政府审计处总办之后,王璟芳重视审计法治建设,主持起草审计法规法令,并且严格执法,凸显审计的规范性。他还将人才培养、实地调研、整顿税务等作为审计的基础性工作,逐件落实。作为民国审计事业的开创者,王璟芳虽然任职时间短暂,却是考察近代中国的一个观测点,在审计史上意义深远。
关键词:
王璟芳 专业背景 审计法治 开创精神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元芳
王璟芳(1877~1920年),字小宋,男,湖北省恩施市人。会计学家,会计教育家,财政与审计实务专家。清末秀才,北洋政府财政与审计总办、财政部次长。中国审计教育的开创者。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葛剑雄
主持人: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的纪念。一百年前,在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纪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冬慧
审计属于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需要选拔理论与实践均为优秀的人才去从事审计工作。近代中国的审计职业萌芽于清末,产生于北洋政府时代,发展于国民政府时期,其中的选拔制度经历了相应的变迁。随着清末的中式会计改革,近代审计人才选拔制度开始萌芽,到北洋政府,涉足审计人才选拔的法规出台,意味着近代审计人才选拔制度的滥觞。到了国民政府时期,不仅选拔审计人才的条件有所变化,而且选拔方式有所发展,大量采用考试制。但是,国民政府的制度理论与运行实践差距甚大的论断,在审计人才选拔中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审计人才 选拔制度 发展变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长法
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近代中国,一大批爱国的教育家和进步知识分子在倡导、实践、探讨职业指导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引入西方的职业指导。这其中,既有对欧美国家职业指导情况的宣传介绍,也有通过对国外职业指导理论著作的编译所作的理论探讨。而所有这些,对当时职业指导在中国的推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职业指导 职业教育 近代中国 西方国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桂强
对近代中国"最早的唱片"的内涵主要有三个层面的理解:一是指包含有中国内容的最早唱片,二是指包含有中国内容且在中国境内灌制并发行的最早唱片,三是指包含有中国内容且由知名中国艺人在中国境内灌制并发行的最早唱片。由于认定的标准有差异,故有关近代中国"最早的唱片"的界定存在分歧。本文对以上有关近代中国"最早的唱片"的界定逐一爬梳剔抉,参互考寻,以期为廓清中国老唱片学术史的源头提供参考。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最早的唱片 考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隆武华
近代中国的外国在华投资许毅隆武华外国投资,是资本跨国界的一种运动形式。外国投资一般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即办产业)和间接投资(包括贷款、投融资)两种基本方式。在近代中国(1840—1949年),外国对华投资是在资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使中...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书生
在近代中国工业史、经济史的研究中,工业分类是甚为基础但学界至今尚未认真剖析的重要概念。当时,政府、业界、学界等机构或个人从各自的认知和立场出发,曾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赋予其不同的涵义,并以此作为厘定、解析当时工业经济的标尺。但是,各分类者不仅均未能建立起通用的标准,而且在使用中存在诸多含混、歧义。此后,学界似乎未对此再行梳理、辨析;于是,近代中国工业史上这一重要概念渐被淡忘,但这一概念恰是规范地深入推进近代中国工业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本文通过对近代中国各种工业分类法较为详尽的搜寻、比对,辨析各分类法的异同,探究各分类法取舍的逻辑,对其时的工业分类进行了相对详细、完整的探析,以求在此基础上,进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冬慧
研究型审计突出“调查研究”特色,而早年阮啸仙在领导审计队伍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恰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文章从历史的视角,认为基于调查研究这一特色,阮啸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研究型审计的开创者。综观阮啸仙热爱研究的经历,他从小勤奋钻研,关注经济。后来,到中央苏区从事审计工作,“调查研究”是他开展工作的基本范式。在审计管理上,他以充分调研为基础,重建审计机构,开展审计法治,制定“六不准”纪律。在审计实践中,他深入调查审计实情,扎实研究总结,充分发挥审计效能,有效遏制了贪污浪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龙耀华
1903年创办的常德图书馆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最早的以“图书馆”命名的公共图书馆,但是由于存在时间不长,相关研究不够深入,究其原因是对于创办者雷光宇的情况大多语焉不详,甚至张冠李戴。本文详细考证雷光宇生平,记述其在图书馆事业的开创之功,兼及其经历、交游与著述,将其放置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去观察和研究,揭示我国近代公共图书馆开创者的思想历程。
关键词:
中国近代公共图书馆 雷光宇 生平事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宪民
介绍了梁启超所从事的图书馆活动,探讨他在图书馆学尤其在目录学方面的成就,阐明了他在近代图书馆事业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关键词:
梁启超 图书馆学 近代图书馆事业 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荫贵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证券市场,除了有筹集社会资金推动经济发展的效能外,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变迁,还能够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结构中的特点和问题。近代中国证券市场上出现的几国交易所并存、六次投机高潮和证券市场为政府财政服务等特点,是近代中国证券市场非正常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近代中国证券市场难以正常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国几千年悠久历史中形成的特殊商业习惯——企业商号可以直接吸收社会储蓄的传统,同样是制约近代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近代中国 证券市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万立明
公司债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手段,在近代中国得到了初步发展,有助于解决个别企业的融资困难,但很少直接用于发展企业生产,且公司债发行数量有限,与国内产业经济的关系疏离。从发行角度看,华商公司债是较为规范和成功的,主要由银团承销,成立专门的银团办事机构,并注重降低发行风险。从流通角度看,公司债则基本滞留在银行,未正式流通和在证券市场开拍。发行成本过高及当时企业面临外部环境的不利是制约华商公司债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幼稚和畸形的证券市场中诞生的华商公司债既有所发展,但又难以充分发展。
关键词:
近代中国 公司债 特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劲松
中国社会自近代以来面临两次大的经济转型,但就法律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个尚未厘清的问题是,晚清以来的商事法律移植,对于发生在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的经济变化,究竟有多重要?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研究。近代社会的急剧转型提供了观察制度变化和市场发展的自然实验,晚清以来,通过移植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文本,商事法律体系的雏形得以初步建立。本文试图探索这一时期的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