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3)
- 2023(10892)
- 2022(9076)
- 2021(8339)
- 2020(6609)
- 2019(14867)
- 2018(14752)
- 2017(27325)
- 2016(15338)
- 2015(17226)
- 2014(17727)
- 2013(17323)
- 2012(16430)
- 2011(15074)
- 2010(15510)
- 2009(14255)
- 2008(14056)
- 2007(12903)
- 2006(11934)
- 2005(11269)
- 学科
- 济(70003)
- 经济(69910)
- 管理(37657)
- 业(33304)
- 地方(28168)
- 中国(27916)
- 企(22686)
- 企业(22686)
- 农(21880)
- 方法(17257)
- 业经(15787)
- 农业(15047)
- 学(14968)
- 地方经济(14919)
- 数学(14513)
- 制(14327)
- 数学方法(14280)
- 发(14183)
- 财(13378)
- 融(13178)
- 金融(13169)
- 银(13051)
- 银行(13025)
- 行(12702)
- 环境(12486)
- 发展(10360)
- 贸(10337)
- 展(10324)
- 贸易(10324)
- 体(10241)
- 机构
- 学院(219606)
- 大学(215834)
- 研究(87569)
- 济(87115)
- 经济(84731)
- 管理(74529)
- 中国(66655)
- 理学(61043)
- 理学院(60060)
- 管理学(58869)
- 管理学院(58443)
- 科学(54951)
- 京(49796)
- 所(46479)
- 研究所(41547)
- 财(41365)
- 农(40865)
- 中心(39343)
- 江(37557)
- 范(34769)
- 师范(34416)
- 北京(32483)
- 院(32357)
- 业大(31602)
- 农业(31473)
- 州(30667)
- 财经(30643)
- 省(30097)
- 师范大学(27551)
- 经(27413)
- 基金
- 项目(139466)
- 科学(108455)
- 研究(104439)
- 基金(96128)
- 家(84801)
- 国家(84026)
- 科学基金(69867)
- 社会(64900)
- 社会科(61227)
- 社会科学(61215)
- 省(57197)
- 基金项目(50644)
- 划(48306)
- 教育(46594)
- 编号(43304)
- 自然(42702)
- 自然科(41633)
- 自然科学(41619)
- 自然科学基金(40756)
- 资助(38155)
- 发(37518)
- 成果(36527)
- 课题(32941)
- 重点(32534)
- 发展(30368)
- 展(29890)
- 部(28917)
- 创(28068)
- 年(26489)
- 创新(26385)
共检索到367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傅文伟
城市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因此,从广义上说,一切城市都是相应地域范围内的中心城市。但另一方面,城市又是分级的,它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等级。由于所在区域的自然、经济条件和历史基础不同,城市在国家和地区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也不同。那些据有最有利的位置,在较大地域范围内发挥影响和作用,并领导着基层城镇的城市,无疑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常把这一类城市,特称“中心城市”。根据我国当前城镇发展的特点和水准,一般省内地区一级以上的区域发展中心,都起着“中心城市”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工
广西地处祖国的南大门,是我国的沿海地区之一,幅员23.66万km~2,人口4150万,许多重要的国土资源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岩溶地貌风景旅游资源举世瞩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八桂山乡,城镇异常活跃,成为繁荣城乡经济的纽带。但是,由于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对城镇体系的构成、发展和完善程度,乃至区域研究与开发的薄弱环节,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和协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玲玲 周华东
城市化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它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心城市及组织和领导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心城市及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并以我国中部地区的主要城市为例,对各城市的贡献进行评价并排序,准确地反映各中心城市的贡献,并对中心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 主成分分析 评价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薛莹 俞路 韩贵峰
在区域范围的城市旅游体系中,引入"中心地的中心性"概念,可以在这种旅游性的空间网络中考察城市地位的相对重要性,划分出城市的等级层次,判断出不同级别的中心城市,更可以进一步得到区域空间的城市旅游构成关系。Voronoi图在地理学中是一种利用中心地的中心性广泛用于空间分割、空间邻域查找的空间剖分方法。引入这种方法,以苏浙沪地区为例,在2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利用Voronoi图的空间分割原理,找出不仅具有规模性,而且具有空间组织功能的旅游中心城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勇
消费中心是一个比消费中心城市更本质的概念。为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转变内需激发思路,从投资驱动到更多依托消费,从短期刺激到长效发展,包括大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区域消费中心。消费中心具有城市化、区域一体化、增长级、体系化、国际化等多重层级内涵,各地可以依托具体区情分类推进不同层级的消费中心建设。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Kernel估计法等量化分析表明,我国存在明晰的消费中心分布层级体系,结论和国家、各省区政策意见较为一致。针对客观存在的消费分布、消费中心建设区域不均衡,一方面需要从竞争、市场效率出发,依托城市化发展消费,从实际出发扩大消费,强化消费极化能力,在国内消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国际消费;另一方面需要从协作、社会福利出发,推动基于效率与公平的区域消费一体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皓峰 刘志红
区域城镇体系指特定地域范围内的职能分工明确、等级结构合理、空间分布有序、相互关系密切的城镇群体构成的动态的、复杂的特大系统。我们试将对区域城镇体系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并研究其各发展阶段的特征及规划对策称为区域城镇体系发展阶段论。它所研究的是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试以山东省威海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论述对区域城镇体系发展阶段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
文章根据1982、1990、2000年3次人口普查资料讨论了中国中心城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发展。数据分析表明,1982~2000年,中国中心城市的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种增长,主要不是由区域变化引起的,而是城市地域自身人口的增加;并且主要不是人口的自然增加,而是由于人口迁入引起的。人口增长的结果,导致巨型城市和大城市数目的增加。中心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增加的类型表明,中心城市的人口流动大都表现为郊区→边缘区→中心区和中心区→边缘区←郊区两种类型,说明大部分中心城市尚处于形成、成长和扩张时期,出现中心区→边缘区→郊区类型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只有上海市。这表明,中国城市极大部分还处于城市化阶段,只有上海市开始出现人口郊区化。
关键词:
城市 人口城市化 人口郊区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邬晓霞 安树伟
在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和城市群之外的广大区域,区域性中心城市承担着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发挥着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人口集聚、提供公共服务的功能。在分析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识别出了28个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将其划分为成熟期、成长期、培育期和萌芽期四种类型。成熟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向都市圈方向发展;成长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提升人口集聚水平;培育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提升产业发展功能;萌芽期区域性中心城市应筑牢发展基础,为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创造条件。促进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要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改革,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打造高质量产业发展平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补齐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短板。
关键词:
区域性中心城市 区域协调发展 中西部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程广平 汪波 程国平
物流业的发展对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有省市提出了把物流的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很多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把物流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带动产业。文章分析了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物流产业集群的依据及优势,提出了该中心城市发展物流集群的必要条件,并对其物流企业之间的组织和合作关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物流产业 产业集群 区域性 中心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志刚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北距北京141km,东北距天津145km,南离石家庄148km,东去45km是著名的“华北明珠”白洋淀。保定市辖22个县(市),市域面积达22113km2,1997年总人口1035.39万人,是河北省市域人口最多的城市。中心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焦子宸 张文霞
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对太原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太原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更好地发挥对周边地区的引领带动作用。近年来,太原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但仍存在产业层次偏低、协同发展不足、要素支撑乏力等问题,还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打造产业人才高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以推动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鹏 邓玲
本文首先论证了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支配地位,然后分析了中心城市在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作用的四个重要领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石永洪 陈卓
我国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近年来国家政策提出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通过区域扶贫来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从这一角度来看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城镇化与非农化进程中,区域内的中心城市承担着发展资源组合、带动经济发展的使命。以重庆市黔江区为案例,比较研究传统区域格局与新兴区域态势,并从贫困地区发展的目标解读其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使命与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贺书霞
城镇化是现阶段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不仅来自于产业发展状况,更重要的是城镇化体系要给产业发展提供优势平台。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区位和环境等因素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在城镇化基础差,实现难度大的情况下,从城镇化体系发展的多维角度对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行思考,对于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镇化 多维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