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79)
- 2023(7748)
- 2022(6603)
- 2021(6063)
- 2020(5258)
- 2019(11728)
- 2018(11583)
- 2017(23382)
- 2016(12564)
- 2015(14630)
- 2014(14993)
- 2013(15466)
- 2012(15002)
- 2011(13400)
- 2010(14086)
- 2009(13777)
- 2008(13827)
- 2007(12478)
- 2006(11736)
- 2005(11101)
- 学科
- 济(76427)
- 经济(76357)
- 管理(43143)
- 业(36996)
- 财(29709)
- 企(29380)
- 企业(29380)
- 方法(25406)
- 数学(22664)
- 数学方法(22491)
- 中国(21391)
- 地方(18692)
- 制(16752)
- 农(16245)
- 务(14095)
- 财务(14075)
- 财务管理(14025)
- 企业财务(13369)
- 财政(13349)
- 银(13093)
- 银行(13089)
- 业经(13053)
- 地方经济(12579)
- 行(12420)
- 学(11858)
- 体(11735)
- 贸(11509)
- 贸易(11496)
- 融(11273)
- 金融(11273)
- 机构
- 学院(195646)
- 大学(195095)
- 济(97273)
- 经济(95438)
- 管理(70752)
- 研究(67909)
- 理学(58759)
- 理学院(58181)
- 管理学(57511)
- 管理学院(57160)
- 中国(57029)
- 财(56267)
- 京(41217)
- 财经(40003)
- 经(35813)
- 科学(35088)
- 所(34800)
- 经济学(32150)
- 江(30400)
- 中心(29958)
- 研究所(29880)
- 财经大学(29044)
- 经济学院(28744)
- 北京(27334)
- 州(24210)
- 范(24106)
- 师范(24000)
- 院(23346)
- 农(22804)
- 商学(20784)
- 基金
- 项目(105710)
- 科学(82799)
- 研究(82393)
- 基金(76741)
- 家(63563)
- 国家(63006)
- 社会(55131)
- 科学基金(53749)
- 社会科(52261)
- 社会科学(52248)
- 省(39507)
- 基金项目(39463)
- 教育(37083)
- 编号(33847)
- 资助(32950)
- 划(31966)
- 自然(30275)
- 成果(29698)
- 自然科(29495)
- 自然科学(29488)
- 自然科学基金(28894)
- 部(24801)
- 发(23549)
- 课题(23510)
- 重点(23371)
- 国家社会(22810)
- 性(22742)
- 教育部(22121)
- 人文(21826)
- 社科(21527)
- 期刊
- 济(124849)
- 经济(124849)
- 研究(74809)
- 财(47984)
- 中国(39108)
- 管理(28230)
- 融(25188)
- 金融(25188)
- 经济研究(22660)
- 财经(21721)
- 学报(21236)
- 农(20722)
- 科学(20686)
- 经(18766)
- 业经(18041)
- 大学(17401)
- 问题(16666)
- 学学(16392)
- 技术(15555)
- 教育(15429)
- 贸(13964)
- 农业(13258)
- 技术经济(11606)
- 国际(11523)
- 商业(11451)
- 会计(11168)
- 统计(10911)
- 理论(10529)
- 经济问题(10131)
- 财会(10041)
共检索到329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咏梅
消费需求低下和经济供给过量是我国宏观经济近年来一直面临的系统性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为此付出诸多努力却收效甚微。本文在综合研究我国消费经济供求失衡与宏观财政扩张关系的基础上,解析了当前宏观财政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包括深化收入水平分配、技术创新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在内的应对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我国扩大内需战略和实施稳健合理的财政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财政扩张 消费经济 供求失衡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健夫 杨文杰 张维
我国的财政管理曾长期坚持平衡发展理念。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已经明确地将扩张性财政政策纳入到财政管理的框架之内,这也就意味着固有的平衡理财方式被打破。从市场经济与财政之间的关系来考察,这种重大转变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也是提升我国财政管理有效性和减少被动性财政赤字的积极表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战
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扩大内需是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目前国内的需求情况并不能片面的定义为"不足",最主要的是需求结构不平衡。火爆的投资需求和冷清的消费需求成了两种矛盾现象,再加上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导致的消费能力受限等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只是单纯的使用货币财政扩张政策来调节需求结构的失衡,结果很难尽如人意。因此应深入探讨目前财政政策中的深层次问题,对存在的城乡差别、收入分配以及社保体系完善等问题针对性地给出解决方案,才能实现内需的扩大和财政策略的稳定实施。
关键词:
扩大内需 金融危机 财政扩张 需求失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荷英 樊舒
近年来,我国一直面临消费需求不足、内部经济供给过剩的问题。我国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已然多年,却没有取得显著成效。本文通过辩证分析财政扩张和供需失衡的关系,对当前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进而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例如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支持技术创新和完善社保体系等。
关键词:
财政扩张 供需失衡 扩大内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新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阎坤
自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其出台背景、实施原因、政策绩效、可持续性等问题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经济学家戴圆晨教授的新作——《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对此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 具体来说,本书的特点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围绕财政赤字这个“轴心”认识和理解积极财政政策的施行 在书中,作者明确指出: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实际上也就是利用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增长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财政政策的采行其实反映了人们对财政赤字认识的转变,即从“赤字有害”到主动利用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冰洋
一般认为,在经济出现内需不足和供给过剩的失衡状态时,政府倾向于通过财政扩张来克服经济不景气,即经济失衡是因,财政扩张是果。而本文的研究发现,中国财政扩张也是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即财政扩张与经济失衡存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原因在于:以带有累退性质的商品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强化了居民消费约束,也促使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供需失衡容易导致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和实行增税政策,这将进一步强化供需失衡局面;尽管面临宏观经济失衡,但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存在很强的工具性约束,短期看财政政策有助于带动经济增长,但是从长期看,消除危机的政策可能成为下一次危机的诱因。
关键词:
税制结构 财政政策 经济失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课题组 闫坤 张鹏
2009年上半年的世界经济终于在危机中看到了一丝曙光。美国在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强力推动下,率先出现了复苏征兆,并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全球资本扩张和金融重商主义的双重影响。在两者的夹击下,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了出口萎缩、外资回流等问题,扰乱了正常的经济恢复,甚至濒于危机的边缘。为克服这一困难,我们以尚处在经济复苏临界点的中国为载体,构建了旨在缓解全球性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急剧转换压力的"华尔街—陆家嘴"通道,通过率先复苏的中美两国的合作,为世界经济提供一个稳定器。我国宏观经济已企稳向好,当前正临界复苏的"拐点"。经济中的积极因素逐渐增多,经济增长速度上升较快,"保八"前景明朗;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外贸...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6年第四季度的世界经济舞台上演了一幕充满跌宕和意外的"剧情"。在其背后,是民粹主义的兴起和孤立思想的蔓延,若不加以反制和引导,在世界经济进入增长"拐点"阶段的关键时点,将会导致全球化进程的倒退、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和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加剧。从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来看,以资产溢价、制造业回流和新产业勃兴为代表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正在强化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并导致全球经济形成再失衡的局面。中国受到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和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增速出现了小幅下降,矛盾凸显、风险增大,"L"形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闫坤 张鹏
2016年第四季度的世界经济舞台上演了一幕充满跌宕和意外的"剧情"。在其背后,是民粹主义的兴起和孤立思想的蔓延,若不加以反制和引导,在世界经济进入增长"拐点"阶段的关键时点,将会导致全球化进程的倒退、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和世界经济不平衡的加剧。从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来看,以资产溢价、制造业回流和新产业勃兴为代表的新一轮经济增长正在强化发达国家的经济地位,并导致全球经济形成再失衡的局面。中国受到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和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等因素的影响,整体增速出现了小幅下降,矛盾凸显、风险增大,"L"形底部运行的第一阶段压力巨大。政府财政保持平稳健康的局面,积极财政政策逐步从增加支出转为增支、减税和政府信用并举,并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从整体上说我国目前经济下滑的势头已经基本止住,但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推动经济回升。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我国经济可能在停滞阶段停留较长的时间。因此,在这个阶段所确定的宏观政策就不能仅仅继续已有的阻止下滑的扩张性政策,有必要采用推动经济回升进入新的景气阶段的扩张性政策。按此要求,宏观扩张性政策的调整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 扩大内需必须同结构调整结合,并逐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2) 扩大内需的主体必须由政府转向企业和居民。(3) 政府的扩张性政策靠扩大政府需求还是减税。(4)扩大内需是突出消费需求还是投资需求。(5) 扩大投资需求是突出基础设施投资还是技术改造投资。
关键词:
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 宏观扩张性政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中华 马全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卜林 郝毅 李政
本文在DSGE框架下对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代表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宏观审慎政策无法配合货币政策实现通胀、产出和信贷的稳定,只能采用财政政策应对经济衰退;在财政扩张背景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非合作模式会带来更好的政策效果,两个政策并不应该局限于简单的统筹协作关系,而是应该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对方的政策行为。宏观审慎政策会影响财政政策有效性,但能够增加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并降低由于财政政策不连续所造成的经济波动。在构建中国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时,除了考虑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关系外,还应该让财政当局参与到宏观审慎政策的制定中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丁平 周经
加入WTO以来,我国投资与消费结构的"失衡"状况愈发严重。本文将我国开放型经济增长划分为3个阶段,通过比较各阶段投资消费比率,发现我国出口的扩张与投资消费的"失衡"紧密关联。同时,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出口扩张引致失衡的作用机制及影响程度作了具体分析,并针对当前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投资与消费 出口扩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明辉
一国的城市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而财政扩张也可以通过各方面来影响一国的经济增长。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城市化、财政扩张的相关理论及这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提出当前土地财政中暴露出的问题,最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财政扩张 经济增长 土地财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