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98)
2023(10073)
2022(8158)
2021(7421)
2020(5862)
2019(13204)
2018(13239)
2017(23386)
2016(13534)
2015(15470)
2014(15667)
2013(14717)
2012(14164)
2011(13180)
2010(13476)
2009(12190)
2008(11960)
2007(11107)
2006(9968)
2005(9319)
作者
(38841)
(32331)
(31975)
(30456)
(20540)
(15296)
(14648)
(12613)
(12513)
(11755)
(10963)
(10843)
(10563)
(10355)
(10231)
(9748)
(9616)
(9477)
(9457)
(9223)
(8450)
(8102)
(7829)
(7573)
(7511)
(7299)
(7241)
(7150)
(6689)
(6615)
学科
(53440)
经济(53370)
管理(32617)
(29586)
中国(22404)
(22105)
企业(22105)
地方(19079)
(16911)
业经(14056)
方法(13319)
教育(12060)
(12046)
(11710)
农业(11544)
(11510)
金融(11503)
(11463)
(11289)
银行(11271)
(11096)
(10826)
理论(10824)
地方经济(10544)
数学(10508)
数学方法(10335)
(9090)
(8970)
环境(8814)
(8528)
机构
大学(185696)
学院(183925)
研究(72405)
(69854)
经济(68039)
管理(62008)
中国(53490)
理学(51090)
理学院(50323)
管理学(49291)
管理学院(48920)
科学(43489)
(42097)
(37134)
(34506)
研究所(33277)
(33251)
中心(31998)
(31373)
(30611)
师范(30288)
北京(27482)
(26722)
业大(26077)
农业(25691)
财经(25627)
(25160)
师范大学(24087)
(23129)
技术(23122)
基金
项目(115888)
研究(91611)
科学(90309)
基金(78166)
(67477)
国家(66769)
科学基金(55980)
社会(55550)
社会科(52364)
社会科学(52353)
(48293)
教育(43902)
(40424)
基金项目(40097)
编号(39740)
成果(35607)
自然(32491)
自然科(31689)
自然科学(31679)
资助(31133)
(31111)
自然科学基金(31063)
课题(30230)
重点(26953)
发展(25251)
(25011)
(24808)
(24790)
(24487)
项目编号(23998)
期刊
(91146)
经济(91146)
研究(65564)
中国(52619)
教育(41295)
(33230)
学报(29928)
(25839)
科学(25820)
管理(24877)
大学(23836)
农业(22940)
学学(20527)
(20511)
金融(20511)
技术(17195)
业经(16813)
经济研究(14306)
图书(13563)
财经(12794)
(11944)
问题(11435)
(11177)
职业(10523)
(10156)
论坛(10156)
书馆(9712)
图书馆(9712)
(9279)
世界(9078)
共检索到313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力  杜芃蕊  于东红  
一流学科成就一流大学。哈佛大学注重围绕内涵发展学科。哈佛以法治、民主和自治的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保障,以形成卓越学术共同体作为理念先导,在尊重学术权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院系的办学自主权,紧密围绕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和研究生教育等内涵推进学科发展。哈佛经验表明:构建卓越学术共同体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办学者需要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围绕形成大学制度、办学理念和学科组织逐渐提升整体办学质量;作为系统工程,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形成符合教育规律的内在运行机制;学科发展需要保持忧患和竞争意识;办学者应与时俱进地理性审视大学文化传统与学科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力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主流政策话语,"学科建设"是基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境遇所形成的具有鲜明针对性与实践性的独特话语言说方式。它以特定话语来积极回应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办学形态与发展走向。传统倚重"从学科到大学"的思维路径,忽略了"从大学到学科"维度的存在,从本质上消解了大学基于自身本质属性来发展学科的可能。因此,重构大学学科发展的关键在于,摆脱学科瓦解大学这一"反学科"的立场,实现学科对于大学的重建,而根本路径在于从重塑内在理念到厘清基本内涵。在这种话语体系下,学科发展的内在理念在于以构建学科来重塑大学学术共同体,其基本内涵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以法治、民主与自治为核心的现代大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崔艳丽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卓越排名"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有特色的学科排名。"卓越排名"采用事实指标和主观指标,从研究、应用、国际化和学生判断等方面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各学科进行多维评价。它的多样化卓越理念、高中低分组方法、以学科为基础等特征对我国大学学科评价和建设富有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凌云  
大学本质是教学学术共同体。教学是大学的首要职能,教学学术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基于教学学术共同体的专业发展能帮助大学教师回归教学本位,促进教师间的跨学科交流和合作,为教师提供丰厚的心灵家园。这一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应特别重视教师教学学术共同体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激发教师的自主发展愿望。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佳妮  
尽管德国拥有一批历史悠久的中世纪大学,然而在今日鳞次栉比的世界著名大学之林中却难觅其身影。为了打破这一尴尬的局面,德国政府启动"卓越计划",力图打造一支"日耳曼的常春藤",重塑德国大学重要的科研地位与国际声誉。本研究结合"卓越计划"实施前后德国大学科研论文的发表情况、大学竞争文化和机制的转变、高校与校外科研机构间的合作、德国大学在三大世界大学排名中的表现等,探索"卓越计划"推出10年来的实施效果,展望"卓越计划"未来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琰  
为实现世界一流学科卓越教学,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著名大学纷纷遵循"教与学学术"思想开展了一流学科卓越教学探索。近年来,爱尔兰都柏林大学为实现一流学科卓越教学,通过搭建虚拟+实体+基层的教与学学术共同体平台、实施项目制、培育支持性教学文化以及全方位立体化的资源支持,形成了系统、全面、有效的卓越教学发展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晓伟  
学术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学术的生产与传播,冲击着传统学术媒体下的学术环境,形成了学术共同体构建的新生态。学术共同体是以学术生产与传播为根本任务的学术人员群体,学术共同体与范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学术本体的两种存在形式。媒介构建是学术共同体构建的重要途径,学术新媒体既可以通过学术生产与传播促进学术共同体构建,也可以通过推动范式形成促进学术共同体发展。学术新媒体需要特别强化其发展的学术逻辑,从注重发挥渠道功能回归到注重学术内容本身,借助媒体融合之趋势扩大参与,从而促进学术共同体构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利民  
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基本的办学理念,是完成大学使命和保持大学活力的必要条件。哈佛大学自十九世纪以来始终坚持学术自由理念,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这是哈佛大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大学要创建世界一流,必须将学术自由作为基本的办学理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桂辉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学习型组织,其合作共享的组织形式、实践指向的活动方式和共存共生的价值导向对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丰富的价值,包括提高自为能力、实现主体交往、提升实践智慧、生成支持环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跃  
网络时代带来了开放的教育生态环境。基于高校场域,按照何以可能、何以必要、何以产生以及何以为之的思路,对网络学习共同体德育意蕴的价值归宿、意蕴层次及表征形式进行解读,将其概括为文化性、主体性、浸润性。德育意蕴观照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生成,应注重在深度交互中实现人的连接,在共享共建中实现知识的连接,在技术与理念协力中选择适宜平台,以此促进学生从知识共享、认知发展走向自我成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鄢克非  
了解国家学术惯例、掌握学术写作的规范,是研究者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观念发表到国际上并获得认可的前提。正如Hyland所说:"我们在任何一篇自行创作的文章中都会谈论到自己的若干信息,也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搭建出自己与读者联系的桥梁。"由此可见,学者在文章中对自己身份的构建工作是具有一定重要性的。近年来,学术话语愈发受到国内外语言学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余胜泉  
学术期刊是建设学术共同体的重要阵地,是提升学术共同体品质和水平的重要力量。建议期刊以建设高水平学术共同体为己任,对稿件实行严格的同行匿名评审并向作者反馈修改意见,帮助作者持续修改:主动约稿和开设专栏:进一步提高期刊的国际化程度。在选题方面,建议期刊在内容的厚重感和选题的新颖度两个方面有所提升,并提出七个选题方向的具体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静然  王平  
地方高校学科团队处于弱势,其重要成因是合作文化的缺失。学术共同体具有动态融合和共生共荣两大特征,它对地方高校学科团队建设的启示是联合重点创重点,努力形成结构优势。基于此,文章从把握业界需求,为学科团队融入共同的社会环境;营造合作文化,为学科团队创设共同的文化环境;凝练学科特色,为学科团队构筑共同的语言环境;建设研发平台,为学科团队搭建共同的工作环境等四个方面探讨地方高校学科团队的创建策略。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英杰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大学,在美国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其漫长的350多年的历史中,培养出了六位总统、为数众多的国会议员和政府部长。1986年有51名哈佛毕业生任国会议员,占议员总数的近十分之一。仅在里根总统一任政府中,就有47名以上哈佛毕业生承担主要的政府领导职务。总之,哈佛大学是美国政界精英的摇篮,不仅培养了站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宋恩梅  
信息资源管理领域中,以政府、企业和情报学界的不同视角的研究各具特点。随着发展,其研究将会由关注技术转向关注内容,并进而形成一种综合型研究视角和整合机制。自然科学领域中"科学共同体"概念适用于人文社科领域,也适用于IRM。IRM共同体有其共同规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