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31)
2023(13310)
2022(11660)
2021(10988)
2020(8988)
2019(20602)
2018(20472)
2017(38858)
2016(21115)
2015(23987)
2014(24176)
2013(23904)
2012(22216)
2011(20193)
2010(20313)
2009(18762)
2008(18265)
2007(16452)
2006(14585)
2005(12349)
作者
(61882)
(51659)
(51377)
(48843)
(32870)
(24950)
(23304)
(20425)
(19745)
(18470)
(17848)
(17453)
(16293)
(16150)
(15717)
(15589)
(15467)
(15208)
(14713)
(14615)
(12780)
(12741)
(12408)
(11840)
(11586)
(11505)
(11357)
(11318)
(10350)
(10311)
学科
(89383)
经济(89196)
管理(57880)
(57464)
(45133)
企业(45133)
方法(38784)
(33597)
数学(32186)
数学方法(31769)
中国(24546)
业经(22657)
地方(22566)
农业(22413)
(20473)
(20106)
(16340)
理论(15876)
(15309)
(13519)
贸易(13511)
教育(13091)
(13039)
环境(12997)
(12312)
(12232)
技术(12200)
银行(12195)
(11964)
金融(11961)
机构
大学(306460)
学院(304448)
管理(121107)
(116458)
经济(113625)
理学(105140)
理学院(103869)
研究(102454)
管理学(101955)
管理学院(101375)
中国(75126)
(65562)
科学(65425)
(52700)
(52068)
(51399)
研究所(46824)
中心(46732)
业大(46685)
(44808)
(43855)
师范(43513)
财经(41696)
北京(41324)
农业(40043)
(37813)
(37035)
(36801)
师范大学(35214)
经济学(33967)
基金
项目(210400)
科学(165350)
研究(155583)
基金(151795)
(131529)
国家(130317)
科学基金(111847)
社会(98680)
社会科(92437)
社会科学(92409)
(82654)
基金项目(81138)
自然(71706)
教育(70700)
自然科(70011)
自然科学(69998)
(69187)
自然科学基金(68707)
编号(64938)
资助(61356)
成果(53498)
重点(46580)
(45943)
(45173)
课题(44147)
(42777)
创新(39772)
国家社会(39661)
科研(39630)
教育部(39256)
期刊
(134620)
经济(134620)
研究(89667)
中国(60516)
(53150)
学报(50737)
科学(47120)
管理(42537)
大学(38871)
(37881)
教育(37770)
学学(36226)
农业(36007)
技术(25573)
(24978)
金融(24978)
业经(23864)
财经(19981)
图书(19450)
经济研究(19215)
问题(17294)
(17009)
(16258)
(15773)
科技(15271)
理论(15132)
资源(14258)
技术经济(14255)
实践(13994)
(13994)
共检索到448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国信  
近三十年来,海内外学术界中国妇女史研究成果不断增多,据统计,国内每年发表的妇女史论文不下百篇,《历史研究》等重要史学期刊曾组织过多次关于妇女史研究的笔谈,妇女史研究的学术会议不断召开,以妇女或性别为主题的定期出版物创刊,妇女史研究论著选读早已出版。中国的妇女史学科也在一批女性学者的努力下初具雏形。根据妇女史学界学者们的总结,到目前为止的妇女史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添补史、女性视角的妇女史和社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国信  
近三十年来,海内外学术界中国妇女史研究成果不断增多,据统计,国内每年发表的妇女史论文不下百篇,《历史研究》等重要史学期刊曾组织过多次关于妇女史研究的笔谈,妇女史研究的学术会议不断召开,以妇女或性别为主题的定期出版物创刊,妇女史研究论著选读早已出版。中国的妇女史学科也在一批女性学者的努力下初具雏形。根据妇女史学界学者们的总结,到目前为止的妇女史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添补史、女性视角的妇女史和社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树茁,朱楚珠  
变革中的乡村妇女参与和人口控制新机制李树茁,朱楚珠一、引言中国农村正处在一个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这个变革以国家的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为主导,使农村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人口等领域发生着或即将发生不同程度的急剧转变。这种转变必将对农村人口控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燕  
乡村振兴关乎国计民生,它的实施对于乡村的发展可谓是锦上添花。农民作为乡村的主体力量,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农村妇女所具有的自身独特性,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也无可替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发展,对妇女自身的发展同样也有新的要求。文章主要探讨新时代农村妇女在参与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赋能“她力量”带动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妇女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发挥“半边天”的磅礴力量来有效促进乡村的全面建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良媛  李琴  林相森  
本文采用2005年针对珠三角地区农村失地妇女就业情况的调查数据,基于Mad-dala处理效果模型,分析了影响失地妇女就业以及是否参加培训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发现,教育和培训都可以提高失地女性的就业水平。二者之中,培训对提高就业率的贡献程度最大,远高于教育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贡献;家庭收入不能显著改变失地女性的就业状况,增加或减少家庭收入对她们是否参加工作影响很小。因此,整体而言,失地女性的失业问题不是她们不想工作,也不是家庭在市场力量作用下自主分工的结果,而很可能是城镇化政策的"副产品"之一,是在原本城镇失业现象就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农村女性从土地上退出,却无法成功地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所致。所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振华  
本文所谓“农村妇女婚迁”,是指农村妇女因婚姻关系迁移外省外地落户而形成的人口流动。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和管理农村、市郊、城市之间的人口,实行了一整套控制人口流动的户籍管理制度。但农村人口之间因通婚而迁移,政策还是允许的。因此,婚迁现象历来有之。如灾区农村妇女为躲避自然灾害离乡婚配等。近几年,外省农村妇女来浙婚配的人数越来越多,据不完全调查统计,仅1985年以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昕妍  
乡村妇女这一群体在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存在意义。改革开放后,乡村妇女在意识与实践两个层面都已迈入自主发展阶段,但现实情况下的妇女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仍面临许多困境与挑战。吴秀兰及其妇女发展公益机构的实践表明,通过领导赋能、结构赋能、心理赋能与技术赋能等路径活动,能够有效助力乡村妇女主体性意识的新觉醒与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丽琴  
妇女意愿生育性别偏好的变迁不仅反映和隐匿着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的历史变迁,也彰显着妇女主体意识崛起和增强的实时图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妇女经历了从"强烈的男孩偏好"到"男女均好"的偏男生育意愿逐渐弱化的变迁历程。偏男生育意愿的弱化是乡村多元治理中"她力量"的崛起和妇女主体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农村妇女在意愿生育性别偏好上从被动追随到主动选择的过程。同时,农村社会加速转型带来了社会的异质性和流动性,使得偏男意愿生育的"经济收益"、"社会评价效用"、"养老送终"的实用价值不断被削弱,为妇女偏男生育意愿的弱化提供了助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燕舞  
利用一项回顾性质性调查数据分析了1980年至2009年间187例农村妇女自杀状况的基本分布和趋势演变,通过引入出生队列分析,发现了1920年至1939年间出生的"传统代"农村妇女在2000年至2009年间的"老年时期"自杀,而1960—1979年间出生的"现代代"农村妇女则在1980年至1999年间的"青年时期"自杀。由此建构了理解出生队列、家庭结构转型与农村妇女自杀的转型象限理论。通过这一理论分析,家庭结构的权力轴与观念轴的转型不同步是导致两代女性自杀的主要原因,当两者转型同步完成时,农村妇女自杀可能会退潮。最后援引三次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主要数据对之进行了简要的支撑论证。后两次的数据所揭示的妇女地位提升的增量,实质上都是由新出生队列的妇女进入调查样本序列而贡献的,而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所构建的理论框架的有效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龙良富  
工作动机是指直接引起、推动并维持人的工作,以实现一定职业目标的内部动力。文章通过对中山市新伦村妇女参与乡村旅游的心理特征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当地妇女在参与乡村旅游过程中,由于受到家庭经济条件、地区经济环境、就业心理、地区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表现出为孩子树立榜样、逃避紧张工作、展示兴趣爱好、提高家庭收入等工作动机,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殊性。这些就业动机导致了当地妇女低层次、高流动率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升级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仝西艳  李松柏  
"国家与社会"间的关系是一个传统而经典的问题,自中世纪以来西方学者便开始致力于该问题的研究与探索;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涉猎此领域,其中以孙立平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将我国建国至改革开放期间"国家与社会"间的关系总结为"强国家———弱社会"模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革,"国家和社会"间的关系也有了新的变化。通过对鲁西南某农村妇女主任政治生涯的个案研究,本文将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国家与社会"间关系的新发展总结如下:国家对社会的主导地位不容撼动;国家的功能性权利进一步向下延伸;国家与社会的权力互强是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的主要特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竹青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极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村规民约对女性土地权益的剥夺与限制。这一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因此以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有助于地方政府、立法和司法部门明晰男女平等的内涵和意义,从而实现对农村妇女权益的保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义文  刘富  张齐  
土地是农民特别是农村妇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土地承包权益是她们最为关切的经济权利,通过对侵害农村妇女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现状、类型和原因的分析,从法学的视觉提出了界定农村经济组织成员资格条件,在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组成人员中实行"男女比例"制度,实行家庭承包土地"按份分割"制度,明确无过错归则原则、追究侵害人法律责任等立法建议,以期对减少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有所裨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车伟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的生育水平存在着极大的地区间差异。妇女总和生育水平农村远远高于城市。90年代人口控制面临的困难就在于城市妇女的生育水平已非常低,不可能再下降、而农村妇女的生育水平虽还有再降的潜力,但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控已到了事倍功半的程度,仅仅依赖计划生育政策想把农村生育率降到预期水平是不够的。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生育率居高不下呢?分析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分析为什么我国城、乡妇女生育水平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从生育率的变化可以看到,城、乡间妇女生育差距的拉大开始于60年代中期,而我国严格推行计划生育是70年代以后,这就意味着,计划生育政策对城、乡间生育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真真  
本文应用事件史分析方法,讨论了农村妇女初次外出时间与初婚年龄的关系。所用数据来自2000年安徽、四川省4个县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妇女的外出经历及外出时间对她们的初婚年龄有显著影响。在控制了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婚前曾经外出的妇女初婚年龄较大。婚前外出的流入地为外省或城市的妇女,初婚年龄大于其他婚前外出过的妇女。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到城市的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提高农村年轻妇女的初婚年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