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7)
2023(8603)
2022(7054)
2021(6286)
2020(5065)
2019(11332)
2018(10798)
2017(20363)
2016(10771)
2015(12044)
2014(11891)
2013(12023)
2012(11672)
2011(10812)
2010(11394)
2009(11104)
2008(9916)
2007(8880)
2006(8112)
2005(7951)
作者
(32079)
(26444)
(26344)
(24977)
(16912)
(12730)
(11957)
(10338)
(10148)
(9610)
(9126)
(8897)
(8585)
(8513)
(8428)
(8315)
(7714)
(7621)
(7511)
(7379)
(6827)
(6534)
(6460)
(6213)
(6102)
(5923)
(5920)
(5894)
(5388)
(5263)
学科
(51133)
经济(51084)
(30628)
管理(27483)
(26927)
金融(26927)
中国(24893)
(24165)
银行(24151)
(23594)
(23127)
企业(23127)
地方(19920)
(15033)
方法(13653)
业经(13197)
(12821)
(12298)
数学(11625)
数学方法(11540)
中国金融(11181)
农业(11017)
地方经济(10170)
(9820)
(8804)
贸易(8789)
(8448)
(7995)
财务(7969)
财务管理(7955)
机构
学院(154467)
大学(151006)
(67867)
经济(66320)
研究(59214)
管理(53905)
中国(52814)
理学(44106)
理学院(43550)
管理学(42907)
管理学院(42612)
科学(33585)
(33493)
(33161)
(30567)
中心(28609)
研究所(27224)
(26402)
财经(24995)
(24801)
(22580)
北京(22266)
(21799)
经济学(21585)
(21305)
(21123)
银行(20930)
(20901)
师范(20900)
(20319)
基金
项目(93528)
科学(73286)
研究(71281)
基金(65697)
(56478)
国家(55897)
科学基金(47486)
社会(45436)
社会科(43208)
社会科学(43203)
(38016)
基金项目(33733)
教育(31530)
(31318)
编号(29254)
自然(28140)
自然科(27511)
自然科学(27507)
资助(27371)
自然科学基金(27000)
(26958)
成果(24621)
发展(22049)
(21664)
重点(21604)
课题(21584)
(19981)
(19833)
创新(18719)
(18665)
期刊
(83707)
经济(83707)
研究(53853)
中国(39142)
(36213)
金融(36213)
(26619)
(24697)
管理(22212)
学报(21557)
科学(20747)
教育(18642)
农业(17424)
大学(16888)
学学(15854)
业经(14410)
经济研究(13612)
技术(13304)
财经(12808)
(11015)
问题(10387)
(8791)
国际(8463)
(8171)
世界(8048)
理论(7997)
商业(7577)
(7417)
现代(7403)
(7368)
共检索到265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瓴  
本文主要论述套期保值基金对目标国的选择条件和在冲击目标国过程中所造成的投机资本流的变化,这种变化正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主要因素之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军  
2007年4月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目前已经升级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本文阐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了深刻教训:金融自由化固然重要,但是在自由化过程中必须强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发展要相互协调;发展房地产业重要,但是泡沫式的发展方式终将产生严重后果;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军果  
从泰国金融危机看发展外向型经济张军果(中央财经大学100081)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快,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便成为摆在世界各个国家面前的课题。特别是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发展外向型经济而招致金融危机的案例中,更引起人们对该问题的深思。发展外向型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扬  
国际资本自由流动是宏观型对冲基金的温床。尽管国际上受美金融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千差万别,但共同的特点是有意、无意地扩大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失衡,然后借助金融市场的瞬间强制调整,获取巨额利润。宏观型对冲基金作为盈利组织无可厚非,关键是要避免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潘传辉  
通过分析历史上再次金融危机对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变动的影响,进而探讨了次贷危机后的全球金融结构和制度可能出现的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齐俊妍  陈漓高  
50年一个循环的长周期本质上可以说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周期。这样的周期分为繁荣与衰退两个阶段:在周期的繁荣阶段,创新占主导地位;在周期的衰退阶段,成本竞争成为主要特征。本文从长周期的发展角度说明了不同国家的创新活动及其对国际分工的影响,并分别以美国二战至今的经济波动和技术创新的周期性变化,尤其是此次经济衰退以及东南亚国家曾创造的经济奇迹和1997年金融危机为例,说明先进国家和后进国家在长周期中的不同表现。最后指出,要避免经济衰退的发生,无论是先进国家还是后进国家,都应注重技术创新。先进国家的技术创新具有先导性的意义,后进国家的技术创新具有赶超意义。对我国在任何时候都应注重技术创新,以便能够充分抓...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胡泽  夏新平  余明桂  
本文从全球金融危机的视角,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5到2011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危机期间,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商业信用供给下降的缓冲作用。研究发现,良好的流动性能缓冲金融危机造成的企业商业信用供给下降,而且民营企业对流动性的缓冲作用依赖更强。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地区,企业对流动性缓冲作用的依赖会减小,并且民营企业对流动性的缓冲作用依赖更强的状况也得到了改善。这说明,金融发展能减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从而替代流动性的缓冲作用。本文从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角度拓展了商业信用供给的相关研究,并对金融发展如何支持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解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军  高谦  
全球养老基金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国家,新世纪以来呈快速增长的态势。在本轮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的养老基金遭受了重大损失。DB型养老基金的筹资率大幅下降,筹资不足将成为政府和企业的负担;DC型养老基金的投资损失对即将退休的缴费人有长期负面影响。危机后养老改革需要继续朝着建立多支柱养老体系的方向,推进养老基金多元化,增强养老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魏鹏  
2008年,国内信用卡业务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信用卡发卡量、消费额、透支规模、内卡消费收单业务、效益类指标等五类核心业务指标稳步、快速的增长。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的不断加剧,且金融危机传导有一定的滞后期,即商业银行通常首先在房地产业出现不良贷款,接着是汽车贷款,最后才是信用卡。预计未来一至三年,国内信用卡透支资产质量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各项监管指标可能会超过标准值。本文首先分析了工行、招行、建行、中行、农行、广发行等六家国内主要信用卡发卡行2008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斯蒂芬·格伦菲勒  洪维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萦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高等教育中的诚信教育、课程改革、专业结构及学科发展等都受到挑战。为此,本刊特刊发一组文章,以期引起学术界对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如何发展的思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华杰  史丹  
金融危机对我国海外能源投资造成了深远影响。对2009-2016年我国海外能源投资状况的统计分析显示,投资规模和增速在波动中增长,投资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权益投资占比不断下降。在后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海外能源投资具有多元化、从逆全球经济周期向顺全球经济周期转变、"一带一路"动能显著、能源价格影响增加等特点。面临着趋紧的国际投资环境、投资收益较低、海外无序竞争的问题,要推动海外能源投资健康发展,国家层面要适应后金融危机国际环境,投资主体层面要提高风险意识和管理水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福寿  
: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脆弱均衡,一方面严重冲击了我国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历史机遇。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应该以创新为手段,抓住"低碳经济"等未来经济增长点,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云凤  杨来科  
2006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限制碳排放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成为"中国威胁论"的新内容。本文采用投入产出和结构分解分析的方法,测算了2008年1月-2009年5月我国出口碳排放的变化。结果表明:金融危机有节能减排效用,规模效应促使中国出口碳排放显著降低,结构效应对出口碳也有改善作用。敏感性分析也表明金融危机有利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向低碳转型。文章针对我国出口贸易向低碳经济转型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