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3)
- 2023(9688)
- 2022(8182)
- 2021(7714)
- 2020(6069)
- 2019(14296)
- 2018(14142)
- 2017(25545)
- 2016(13818)
- 2015(15730)
- 2014(15628)
- 2013(15415)
- 2012(14843)
- 2011(13920)
- 2010(13976)
- 2009(12896)
- 2008(12766)
- 2007(11113)
- 2006(10394)
- 2005(10051)
- 学科
- 济(67323)
- 经济(67254)
- 管理(33032)
- 业(31127)
- 中国(26078)
- 企(23083)
- 企业(23083)
- 方法(20478)
- 地方(19109)
- 农(18504)
- 数学(18100)
- 数学方法(17999)
- 业经(15023)
- 制(14897)
- 贸(14397)
- 贸易(14383)
- 易(13988)
- 融(13069)
- 金融(13068)
- 银(13049)
- 银行(13040)
- 行(12866)
- 财(12838)
- 发(12205)
- 农业(12157)
- 学(10823)
- 地方经济(10761)
- 体(10674)
- 环境(10236)
- 发展(9321)
- 机构
- 大学(194092)
- 学院(192963)
- 济(92889)
- 经济(91335)
- 研究(81954)
- 管理(67628)
- 中国(65020)
- 理学(55947)
- 理学院(55174)
- 管理学(54546)
- 管理学院(54132)
- 科学(44704)
- 京(44244)
- 财(42935)
- 所(41878)
- 研究所(37441)
- 中心(35453)
- 财经(32048)
- 农(30654)
- 北京(29880)
- 经济学(29727)
- 江(29544)
- 经(29391)
- 院(29304)
- 范(28655)
- 师范(28435)
- 经济学院(26488)
- 科学院(24594)
- 州(23713)
- 财经大学(23698)
- 基金
- 项目(118630)
- 科学(94210)
- 研究(91951)
- 基金(86016)
- 家(74788)
- 国家(74156)
- 科学基金(62210)
- 社会(60496)
- 社会科(57412)
- 社会科学(57404)
- 基金项目(43826)
- 省(43404)
- 教育(41697)
- 划(37792)
- 编号(36064)
- 自然(35827)
- 资助(35300)
- 自然科(34962)
- 自然科学(34954)
- 自然科学基金(34350)
- 发(32270)
- 成果(31229)
- 部(27949)
- 重点(27707)
- 发展(27026)
- 课题(26983)
- 展(26561)
- 国家社会(26295)
- 中国(26035)
- 创(24695)
共检索到334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惠彬 吴运时
本文以职务发明权属的变革为探讨中心,借由奖励导向与权利导向的叙事勾勒新中国70年职务发明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结论有:改革开放前30年,职务发明人曾享有意思自治,可以决定职务发明专利的权属,并能获得相应奖励,而后的时事变更导致专利制度形同虚设,职务发明奖励也荡然无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职务发明制度逐步恢复,发明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专利权,发明人的权利主体地位获得法律认可,科技体制的变革、专利制度的完善、专利政策的推动和对创新的激励是促进新中国职务发明权属变革的动力。当今,《职务发明条例(草案)》仍存在职务发明人权益缺乏有力保障、单位的责任过轻等弊端。
[期刊] 求索
[作者]
易玲
职务发明制度的完善,对我国由传统工业经济向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现行《专利法》第6条第1款与第3款之间存在某些冲突,司法实践中的理解和适用不完全一致。与美国职务发明权属规则不同,我国职务发明的立法宗旨天然倾向保护单位的经济利益,"厚雇员主义"一说只存在于单位与雇员未做约定的情况下。送审稿中《专利法》第6条的修改、完善应注重单位与雇员之间利益平衡,对"物质技术条件"予以类型化处理,适用"可替代性标准"作为"物质技术条件"的界定标准,将"执行本单位任务"下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也纳入意思自治优先的范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尤丹
事业单位职务发明权属国家所有导致的处置权虚置,当前被视为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重大制度问题。长期缺乏权利主义的专利法实践,导致以发明国有化为前提的发明奖励制度成为社会认知职务发明制度的惯性逻辑。实际上,2000年专利法改革已经从立法上完全否定了职务发明权属国家所有。但是,科研市场化和公共科研体系的并存,使得职务发明制度适用及其改革仍然难以回避公有制框架下国家所有权与专利权的内在冲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武,杨宏
论发明与创新的奖励机制杨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宏湖北大学经济管理系对在科技进步中作出重大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是我国既定的科技政策。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奖励是一种激励人们发明与创新的有效方式。研究国际通行的一些发明...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廷华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雇佣单位本想通过分成合约让发明人分享部分发明成果,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分成合约存在不公平,而是雇佣方在执行分成合约时的机会主义行为损害了发明人的利益。因此,雇佣方在约定奖酬时,若无法准确评估发明人贡献时,应将更多问题留待将来的再次谈判来解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廷华
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雇佣单位本想通过分成合约让发明人分享部分发明成果,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分成合约存在不公平,而是雇佣方在执行分成合约时的机会主义行为损害了发明人的利益。因此,雇佣方在约定奖酬时,若无法准确评估发明人贡献时,应将更多问题留待将来的再次谈判来解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颖
职务发明奖酬制度作为我国以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以及创新性国家建设时期的重要法律制度,不断展现其制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而职务发明奖酬制度的法定比例,在实践中也往往被直接适用最低标准而忽略了立法本意是为保护发明人与单位的合法权益、旨在通过职务发明奖酬制度激励发明人创新创造。文章从职务发明奖酬的法定比例在法律修改过程中的不断变化入手,结合发明人与单位有约定、约定低于法定比例以及无约定或约定不合理三种双方约定的不同情况,展开对于法定比例不同的适用范围的讨论,并提出应尽量扩张法定比例适用范围,以及尽快形成"下有兜底,上有封顶"的职务发明奖酬的法定比例体系的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夏宇和
初探中国职务发明现状——与日本职务发明的比较夏宇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工作,也有了一个空前的大发展。1994年全国国内专利申请量达67807件,来自国外的专利申请量也大幅增长。这说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常旭华 陈强 李晓 王思聪
财政资助发明权属不清常被视为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事业的最后一道障碍,现已成为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回顾我国自建国以来财政资助发明的权利配置要点和改革进程,从权利分配、介入权、收益分配三方面开展了国别比较分析,明确了我国在财政资助发明权属上存在的核心问题。研究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拜杜规则",实施介入权制度,强化单位法人权利,充分平衡国家-单位-个人三元权利结构,以图从制度层面改善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利局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颖露 刘华
日本自2005年新《特许法》开始实施主要针对雇员的职务发明激励制度,激励雇员的创新积极性和通过技术研发将智力成果市场化的商业行为。本文对包括权属界定上的精神激励和报酬分配中的物质激励在内的日本职务发明激励制度进行了全方位考察,分析了近年来日本在职务发明中实行雇员激励制度后取得的成效,并由此提出完善我国职务发明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
日本 职务发明 激励制度
[期刊] 求索
[作者]
唐鑛 刘华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根据我国劳动人口在不同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分布状况,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的劳动关系可分为三个阶段,呈现出三种主要模式:一是国家雇佣为主的模式;二是国家雇佣与非公雇佣此消彼长的混合雇佣模式;三是非公雇佣为主的模式。与之相伴随的是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关系呈现出市场化和法制化这两个鲜明的特点。面对数字经济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以及区块链技术的挑战,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关系也必将发生更加深刻的变革和迭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侯作前
一、消费者合同:旅游合同的性质与特点消费者合同,一般是指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缔结的合同。旅游合同(包价合同)是旅游经营者为游客规划旅程,预订膳宿、交通工具,指派领队带领旅游者游览,旅游者支付报酬的合同。双方当事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正宇 齐茜
雇佣双方就雇佣期间完成发明的权属问题提起诉讼,反映了争讼专利具备一定经济价值,分析这部分涉诉专利的维持年限更会为评价职务发明权属模式提供有力依据。统计分析职务发明不同权属模式下涉诉专利的维持时间,雇主权属模式的涉诉专利在维持时间的布局上更为均匀合理,平均维持时间更长。雇员权属模式的涉诉专利随着雇员职位不同,而在维持时间上有所差异。因此,有关职务发明的政策、立法选择应该在尊重约定优先原则的前提下,更倾向于雇主权属模式,对于雇员的权属分配和奖励报酬也应区别雇员职位而差异对待。
关键词:
职务发明 权属模式 专利维持时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正宇 齐茜
雇佣双方就雇佣期间完成发明的权属问题提起诉讼,反映了争讼专利具备一定经济价值,分析这部分涉诉专利的维持年限更会为评价职务发明权属模式提供有力依据。统计分析职务发明不同权属模式下涉诉专利的维持时间,雇主权属模式的涉诉专利在维持时间的布局上更为均匀合理,平均维持时间更长。雇员权属模式的涉诉专利随着雇员职位不同,而在维持时间上有所差异。因此,有关职务发明的政策、立法选择应该在尊重约定优先原则的前提下,更倾向于雇主权属模式,对于雇员的权属分配和奖励报酬也应区别雇员职位而差异对待。
关键词:
职务发明 权属模式 专利维持时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戒骄 张小筠 王文娜
新中国70年先后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种经济体制都面临产业组织问题。改革开放以前先后实施了统筹发展五种经济成分、以部门分工和专业化协作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政策;改革开放40年间,产业组织政策向促进竞争和遏制垄断转型。未来我国产业组织政策应以公平竞争制度建设为主线,在培育优质企业和世界一流企业、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和攻克核心技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