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60)
- 2023(2644)
- 2022(2455)
- 2021(2537)
- 2020(2203)
- 2019(4862)
- 2018(4924)
- 2017(8687)
- 2016(5223)
- 2015(6592)
- 2014(6695)
- 2013(5989)
- 2012(5429)
- 2011(5015)
- 2010(5196)
- 2009(4640)
- 2008(4545)
- 2007(4345)
- 2006(3899)
- 2005(3236)
- 学科
- 济(16521)
- 经济(16385)
- 管理(11936)
- 业(9959)
- 企(9946)
- 企业(9946)
- 教学(9403)
- 理论(9279)
- 方法(9075)
- 教育(7836)
- 中国(6986)
- 数学(6088)
- 数学方法(5959)
- 学法(5652)
- 教学法(5652)
- 和(5592)
- 业经(4678)
- 农(4327)
- 财(4042)
- 学理(3763)
- 学理论(3763)
- 社会(3740)
- 学(3639)
- 研究(3510)
- 工作(3415)
- 政治(3376)
- 经济理论(3238)
- 企业经济(3209)
- 思想(3127)
- 思想政治(2974)
- 机构
- 大学(73542)
- 学院(68192)
- 管理(22749)
- 研究(21957)
- 济(21346)
- 经济(20675)
- 理学(19905)
- 理学院(19573)
- 管理学(18872)
- 管理学院(18748)
- 京(15414)
- 范(14177)
- 师范(14068)
- 中国(13825)
- 科学(13366)
- 教育(12596)
- 师范大学(11276)
- 江(11070)
- 财(11057)
- 所(10536)
- 北京(10190)
- 研究所(9446)
- 中心(9442)
- 州(8842)
- 财经(8831)
- 业大(8788)
- 农(8505)
- 技术(8495)
- 经(7953)
- 院(7759)
- 基金
- 项目(42027)
- 研究(35077)
- 科学(32645)
- 基金(27386)
- 家(22302)
- 国家(22008)
- 社会(21540)
- 教育(20843)
- 科学基金(19242)
- 社会科(18948)
- 社会科学(18937)
- 省(17714)
- 编号(15909)
- 成果(15130)
- 划(14652)
- 基金项目(14594)
- 课题(12536)
- 大学(11700)
- 自然(11398)
- 自然科(11184)
- 自然科学(11182)
- 资助(11083)
- 年(11042)
- 自然科学基金(11002)
- 部(9876)
- 项目编号(9742)
- 规划(9551)
- 重点(9514)
- 教育部(9082)
- 性(8955)
共检索到111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教学与科研是大学中的两项主要活动,虽然两者在大学的发展史上有过相对协调的阶段,但总的说来,矛盾多于协调。通过对大学历史的考察发现,每次教学与科研矛盾的激化都伴随着社会现实与大学理想的冲突
关键词:
大学,社会,教学,科研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家楣
在传统教学理论中对教学基本矛盾的揭示,似乎仅凸显了矛盾的认知性方面,而对矛盾的情感性方面却忽视了。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传递、加工的过程,也是情感信息交流、感染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在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同时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由此,对教学基本矛盾提出了情知统一的新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教”与“学”的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教学要求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涉及可接受性问题;后者表现为教学要求与学生当时的具体需要之间的差距,涉及乐接受性问题。揭示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而解决这一矛盾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教学基本矛盾 情知统一 教学策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代松
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从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这一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征。这一转变表明了我国经济改革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邓小平同志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和天才的胆识,突破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给社会主义的种种规定和限制,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经济运行方式相区别,在人类历史上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科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董霞飞
试论国家财政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董霞飞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组成部分的国家财政,同社会基本矛盾保持着怎样的相互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本文试对此做一些探讨。一、既属于经济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建成 陈树文
政治理论课教师中普遍存在着教学与科研相互制约的矛盾,可以考虑从教学问题学术化、学术问题教学化、教学科研同步化、热点问题成果化四个方面来解决这一矛盾。
关键词:
政治理论课教学 科研 矛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报告中,阐述了对于我国所处时代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成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现代化宏伟事业的战略性认识依据和设计指导方略的关键性原点。"新时代":与时俱进中的历史方位新判断、新指南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的显著标志,是历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历史方位 社会主要矛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学术组织与管理组织是现代大学组织结构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学术组织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多重的目标、多样的行为方式及多元的文化。大学管理组织的基本特征是"科层制",主要表现为:同一的目标、有权威的等级结构及追求效率的文化。学术组织与管理组织之间的差异及矛盾在不同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的大学中的性质与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我国大学学术组织的科层化和学术组织与管理组织之间的不平衡是需要思考的两大主要问题。对于学术组织与管理组织的调适,首先需要改变现有的学校与学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降低管理重心,扩大学院在教学、研究等学术事务中的自主权;其次需要改变学院内部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教授在学院学术事务中的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帆
文章运用经济学、系统科学、哲学等理论对经济预测中的两类主要矛盾关系做了论述,这两类矛盾关系是经济预测的历史描述与经济系统的动态演化之间的矛盾,人的主观认识具有的有限性和多样化造成的矛盾。通过分析,文章认为这两类矛盾是交织在一起的,只有对经济系统做更深层次的认识,才能提高经济预测的价值。
关键词:
经济预测 矛盾关系 系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云瑞群 汪葛平
统计关系是一个新的范畴,可定义为统计运行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拓宽了统计理论研究领域,有助于统计规律的深入研究。统计关系规律的目的在于解决统计运行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为:统计主体同统计导体的矛盾;不同统计主体之间的矛盾;统计主体同统计客体的矛盾;统计介体同统计主体、统计客体的矛盾。第一个矛盾是统计运行中居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邱晓华
近几年,我国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1985-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0.7%,但国内市场的供求矛盾却日益突出,抢购风迭起,零售物价急剧上涨,1985-1988年平均每年上涨10%,形成这种反差的原因,在于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随着扩权让利放活,地方、部门、企业利益逐渐强化,而传统的宏观调控手段过早弱化,新的宏观调控手段又尚未建立健全。一些部门、地方和企业,在改革、外放、搞活过程中往往从局部利益出发,急于求富,形成新的需求膨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小鲁
目前关于改革的争论的一个大背景,是相当多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在改革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争论的背后是利益冲突、社会冲突。问题在于这些普通百姓的利益受到怎样的损害?为什么会受到损害?对这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并以符合社会公众利益的改革措施来解决。本文就公共资源管理、公共部门改革和政府改革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社会冲突 公共资源管理 政府改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卫兴华 赵海虹
任何社会都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并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新中国建立以来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有其复杂性与特殊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表现。我国进入新时代是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根据的解读有待商榷。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转化是渐进的,有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且这种转化有其特殊性,具有连接性和发展性,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关系。而以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往往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根本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胜今,于潇
日本提出建立“东亚共同体”构想以来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从中日关系近年来的走势以及日本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冷淡态度来看,在中日之间关于台湾问题的根本性冲突没有解决之前,日本不会加入有我国参与的任何形式的自由贸易协定。因此,日本倡导建立“东亚共同体”的目的是为了抑制我国在该地区日益扩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
中日关系 “东亚共同体” 东北亚区域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