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00)
- 2023(2829)
- 2022(2437)
- 2021(2409)
- 2020(2041)
- 2019(4384)
- 2018(4397)
- 2017(7442)
- 2016(4361)
- 2015(5168)
- 2014(5159)
- 2013(4479)
- 2012(4243)
- 2011(3932)
- 2010(4031)
- 2009(3864)
- 2008(3637)
- 2007(3452)
- 2006(3078)
- 2005(2879)
- 学科
- 管理(14485)
- 济(12279)
- 经济(12272)
- 业(10716)
- 企(9045)
- 企业(9045)
- 环境(8409)
- 中国(6085)
- 教育(5780)
- 划(4972)
- 技术(4804)
- 方法(4299)
- 学(4201)
- 理论(4000)
- 规划(3953)
- 环境规划(3828)
- 农(3656)
- 教学(3485)
- 和(3396)
- 地方(3381)
- 数学(3324)
- 数学方法(3268)
- 财(3250)
- 工作(3079)
- 论(2999)
- 资源(2959)
- 博弈(2926)
- 博弈论(2926)
- 研究(2895)
- 农业(2604)
- 机构
- 大学(64500)
- 学院(57964)
- 管理(21862)
- 研究(20884)
- 济(19911)
- 经济(19336)
- 理学(18840)
- 理学院(18568)
- 管理学(18144)
- 管理学院(18041)
- 京(14457)
- 科学(13677)
- 中国(13610)
- 范(10750)
- 师范(10670)
- 所(9989)
- 北京(9365)
- 江(9224)
- 中心(9212)
- 研究所(9150)
- 业大(8837)
- 教育(8837)
- 师范大学(8678)
- 财(8637)
- 农(8588)
- 院(7961)
- 州(7409)
- 科技(7167)
- 财经(6987)
- 农业(6697)
- 基金
- 项目(39822)
- 科学(31885)
- 研究(31417)
- 基金(27059)
- 家(23030)
- 国家(22820)
- 科学基金(19899)
- 社会(19052)
- 社会科(17984)
- 社会科学(17975)
- 省(16807)
- 教育(15322)
- 基金项目(14374)
- 划(14309)
- 编号(12987)
- 自然(12145)
- 成果(11815)
- 自然科(11811)
- 自然科学(11803)
- 自然科学基金(11577)
- 资助(10470)
- 大学(9794)
- 课题(9744)
- 创(9453)
- 重点(9137)
- 发(8763)
- 创新(8568)
- 部(8499)
- 项目编号(8330)
- 规划(7853)
共检索到93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平 刘俊 李凌己
本文从大学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和定位。大学科技园作为大学服务功能的拓展延伸,本质上应该秉承大学的使命和功能,因此大学科技园应该区别于别的组织具有其独特的教育、科研、服务和文化传播等功能。
关键词:
大学 大学科技园 功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房俊峰 谢姝琳
适应科学发展、创新驱动的发展要求,实现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与创新型城市互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界定与变量选择的基础上,构建了两者互动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原始动力、组织互动、功能导向等方面阐释两者互动的运行机理;最后提出了大学科技园孵化功能与创新型城市互动发展的实现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平 卫民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亲国
大学科技园是大学社会职能的重要延伸,与大学的学科建设有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尤其是对一些应用学科和新兴学科,这种互动作用更加明显。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受到依托大学的学科水平、学科结构、学科组织和学科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大学的优势学科是大学科技园发展特色产业的技术基础。大学科技园推动着大学学科方向、学科梯队、学科发展条件、人才培养等学科要素的建设。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大学 学科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扬州大学大学科技园由扬州市人民政府与扬州大学合作共建,是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和教育厅批准建设的省级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坐落于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孵化场地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0000多平方米,扬子津科教园大学生创业基地2000多平方米,有会议室、多功能厅、培训中心、餐饮中心、专家公寓等配套设施。目前,园区吸引了2位"千人计划"专家和100多位教授、博士、在校大学生前来创新创业,已有51家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入驻,并与银行、专利代理事务所等5家中介服务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党建民 王玉珠 叶靖雅 邹鸿辉
基于新常态下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整合多方资源、辐射带动区域及高校等功能需求,利用扎根理论,结合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构建了包括支撑服务能力、核心功能绩效、创新绩效、资源整合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5个维度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指标归类为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特色指标,以体现评价体系的多层次和特色化。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进行指标赋权,并进一步构建评价实施模型。对3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评价,为主管部门评价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水平、指导园区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评价指标 新常态 功能需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英宁 朱玉春
大学是科技创新的基地 ,是孕育高科技成果的摇篮。大学科技园的建立 ,为学校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文中从大学科技园的意义出发 ,论述了大学科技园的六大功能和四种模式 ,并提出了大学科技园应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企业化运作的机制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功能 模式 运行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党建民 王玉珠 叶靖雅 邹鸿辉
基于新常态下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整合多方资源、辐射带动区域及高校等功能需求,利用扎根理论,结合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构建了包括支撑服务能力、核心功能绩效、创新绩效、资源整合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5个维度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指标归类为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特色指标,以体现评价体系的多层次和特色化。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进行指标赋权,并进一步构建评价实施模型。对3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评价,为主管部门评价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水平、指导园区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评价指标 新常态 功能需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党建民 王玉珠 叶靖雅 邹鸿辉
基于新常态下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整合多方资源、辐射带动区域及高校等功能需求,利用扎根理论,结合政策解读和文献梳理,构建了包括支撑服务能力、核心功能绩效、创新绩效、资源整合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5个维度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评价指标归类为基础指标、核心指标和特色指标,以体现评价体系的多层次和特色化。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进行指标赋权,并进一步构建评价实施模型。对3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评价,为主管部门评价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水平、指导园区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评价指标 新常态 功能需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宏起 韩延平 王丽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文斌 邵明国
由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入手,着重分析了大学科技园规划设计的目标与理念,并以浙江大学国家科技园为例,从实践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基本内涵。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功能 规划设计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汪艳霞
为提升科技服务质量,大学科技园区纷纷探索新型建园模式。以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研究方法,剖析大学依托、政府支持、企业运作的共建办园、合作治理模式,探究其发展路径、特色优势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科技服务 合作治理 大学科技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曾卫勇
大学科技园已成为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带动工业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科技成果转化周期及企业生命周期的差异性决定了大学科技园运行中的支持方式和组织模式应有所不同。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依据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特点及企业的生命周期特征,探索出一条适应技术创新和有利于企业成长的运作模式,为我国大学科技园的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企业成长 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顾亚梅
为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指导方针,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本文在分析我国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创业教育过程存在的创业计划不明、成功率低、中低层次项目多和对国家优惠政策不熟悉等问题,提出应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创业园的指导、孵化优势,加强创业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不断促进更多的大学生取得创业成功。
关键词:
科技园 大学生创业 创业教育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毕克新 王宏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