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6)
2023(4809)
2022(3988)
2021(3685)
2020(2991)
2019(6953)
2018(6571)
2017(12677)
2016(6274)
2015(7186)
2014(6969)
2013(6767)
2012(6293)
2011(5595)
2010(5470)
2009(4991)
2008(4828)
2007(4124)
2006(3657)
2005(3215)
作者
(19006)
(15921)
(15857)
(14884)
(10071)
(7703)
(7240)
(6336)
(6115)
(5501)
(5407)
(5286)
(5245)
(5057)
(4975)
(4908)
(4855)
(4748)
(4721)
(4685)
(3964)
(3953)
(3751)
(3749)
(3547)
(3521)
(3410)
(3380)
(3278)
(3265)
学科
(24414)
经济(24383)
(17404)
贸易(17396)
(16909)
管理(16407)
(14937)
(12466)
企业(12466)
方法(10921)
数学(8650)
数学方法(8552)
中国(6563)
(6477)
(6372)
关系(6201)
(6116)
(5828)
业经(5723)
(5540)
出口(5535)
出口贸易(5535)
地方(4944)
理论(4475)
(4410)
国际(4071)
(3911)
金融(3911)
农业(3872)
技术(3666)
机构
大学(92369)
学院(91707)
(41793)
经济(41157)
研究(34581)
管理(31716)
理学(27605)
理学院(27303)
管理学(26828)
管理学院(26690)
中国(24582)
科学(20764)
(19173)
(17775)
(17569)
(17370)
研究所(16090)
中心(15000)
业大(14599)
农业(14519)
财经(14174)
经济学(13744)
(13210)
(13194)
(12993)
经济学院(12576)
(11814)
北京(11700)
(11023)
师范(10816)
基金
项目(64201)
科学(49999)
基金(47237)
研究(45567)
(42795)
国家(42478)
科学基金(35049)
社会(29375)
社会科(27923)
社会科学(27916)
基金项目(24452)
(24129)
自然(22877)
自然科(22369)
自然科学(22358)
自然科学基金(21965)
(21222)
教育(20338)
资助(19218)
编号(17351)
重点(15149)
(14639)
(14499)
成果(13945)
(13934)
创新(13041)
科研(12859)
国家社会(12703)
教育部(12479)
计划(12276)
期刊
(43098)
经济(43098)
研究(27746)
学报(17464)
中国(16213)
(15921)
科学(14524)
大学(13078)
学学(12469)
(12280)
管理(12049)
(11723)
农业(11164)
国际(10665)
经济研究(8991)
教育(7970)
业经(7614)
(7354)
金融(7354)
问题(7188)
财经(6755)
(6162)
世界(6051)
(6013)
贸易(6013)
(5998)
技术(5911)
商业(5229)
国际贸易(5085)
业大(4531)
共检索到136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朱民  缪延亮  
一国总体贸易赤字是其国内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失衡的结果。美国长期存在巨额贸易赤字的起因是美国公共和私人部门凭借美元的霸主地位长期消费过度、储蓄不足。中国聚焦国内经济结构转型,通过内部结构调整实现了外部再平衡,为从根本上解决贸易失衡提供了范本。解决贸易争端,需要双方特别是美方正视其国内经济的结构性矛盾。不论是单边的贸易保护主义还是在双边赤字上做文章,都不会解决反而会加剧美国经济的失衡。面对贸易战的挑衅,中国需要坚持正义立场,立足长远,聚焦自身改革。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晔  
2017年12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了1.5万亿美元税改法案,其中重磅政策是美国企业所得税从最高35%降至21%。2018年4月,特朗普又挑起对华贸易战,宣布启动301条款,威胁对中国大量的工业品增加关税。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势头,中国政府也积极应对。一方面,宣布深化税务改革,将17%和11%的增值税税率各下调一个百分点,同时放宽小规模纳税人的范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茜  李荣林  
本文运用协整向量自回归模型(cointegrating VAR)、误差修正模型(VEC)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研究人民币对美元双边实际汇率、人民币多边汇率变化与中美双边进、出口及贸易差额的关系,并在模型中引入供给弹性和政策变量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是影响中美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人民币汇率升值可以改善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其效应在短期内即可显现,但对双边进、出口的影响则取决于人民币对美元双边实际汇率变化与多边汇率变化的综合比较,两国经济增长均将扩大我国对美出口和美、中贸易逆差,而贸易政策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唐晓彬  王亚男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较为详细地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论述,基于统计视角系统回顾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相关文献,总结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研究的特点和机理。通过梳理分析,明确了今后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放  冯晓玲  
进入新世纪,中美两国的贸易失衡作为两国乃至世界的经贸焦点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两国内部经济结构失衡是双方贸易失衡的内因,而外因则是由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使其他东亚国家和地区向中国转移一部分对美顺差成为可能。要缓解贸易失衡,就必须通过两国的协商与合作,优先解决各自内部经济失衡问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邓仲良  
通过对比研究中美贸易结构可以准确理解中美贸易摩擦的基本理论逻辑。研究表明,第一,中美贸易结构由产业结构决定,且具有互补性。美国服务业高度发展,技术转让、金融等服务贸易比重较大;中国制造业比重较大,核心技术依赖进口。第二,美国对外贸易呈现逆差是长期现象,并非仅由中国引起。美国在中美贸易中货物贸易逆差、服务贸易顺差,贸易失衡并不代表利益受损。第三,美国挑起中美贸易争端的经济学理论逻辑是美国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遏制和对工业中间品货物贸易顺差的打压。为更好地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短期内我国应根据美国贸易结构,制定针对性强的贸易反制措施,降低美国贸易政策预期。长期来看,我国则应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提升核心技术的独立性,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优化贸易空间结构,发展替代贸易;完善宏观经济政策调节机制,协调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以新经济业态提振内需,构建内生性长期增长模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戴枫  周天怡  
构建了多国模型中双边增加值贸易的解构模型,并利用2016年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了2000—2014年中美56个产业部门的双边增加值贸易及总值贸易的数据,结合中美贸易失衡的扭曲程度指标的构建与测算,从总体和结构两个层面对中美增加值贸易进行了失衡分析和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析,还原了中美双边贸易的真实状态。结果显示,总体上,双边总值贸易失衡比增加值贸易失衡平均每年高估了20.17%;美国出口中的回流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出口中的回流比重则是逐年上升;自2010年起中国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率逐渐下跌,而国内增加值率开始上升,这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正在改善。结构上,中国对美国各行业增加值贸易以顺差为主;制造业的双边总值贸易失衡比增加值贸易失衡平均每年高估了96.30%,并且中国主要制造业部门对美国的增加值贸易出口均小于总值贸易出口,这说明中国制造业总体上仍然需要继续提升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在新兴服务部门,美国相对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而在建筑业和一些传统服务部门,中国相对美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丹青  于津平  
文章通过构建以出口产品最终吸收为标准的双边国家、部门及一国对外总出口的增加值分解框架,弥补了现有研究依赖产出或出口内生变量核算增加值的不足。在利用1995~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美双边贸易增加值构成及利益分配进行重新测度后发现:中国对美出口创造了全球生产模式下的"多赢"格局,但贸易利益分配越发不利于中国;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不断下降揭示出中国以传统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获利能力正逐渐减弱;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已成为中美双方贸易利益分配的主要领域;培育和提升服务业价值增值能力是未来中国获得更大贸易利益的关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蒋欣  
本文回顾和分析美国贸易立法的发展,揭示出其贸易政策发展的演变和实质,从而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美国贸易法的新变化,并找出解决中美贸易中存在的磨擦和争端的办法,以促进我国对外经贸关系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靖  
世界电信市场的开放是乌拉圭回合谈判所遗留下来的一个问题。尽管在WTO主持下 ,已将世界电信贸易纳入多边框架内 ,但到目前为止 ,世界电信贸易仍在双边贸易框架下运行。随着世界电信市场竞争性的增强、市场准入的开放以及新型电信服务项目的出现 ,这种传统双边贸易框架的缺陷变得日益明显。“全球基础电信服务开放协定”的签定不仅有力地推动世界电信贸易由双边框架走向多边框架 ,而且使世界电信市场的开放进程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在这种形势下 ,全球电信运营商的联合及集团的竞争将成为世界电信市场的一个突出特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永刚  胡利琴  黄斌  
本文分别对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协整技术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和中日贸易收支的影响是不同的。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有效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中日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有效汇率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和中日贸易收支均不存在J-曲线效应。据此,本文认为,变更人民币汇率并不是改善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有效工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尹伟华  
本文利用最新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和WIOTs数据,对2000—2014年中美双边贸易进行了完全分解与失衡分析。研究表明:①中美双边贸易中国内增加值份额均呈下降趋势,而中国国内增加值份额明显低于同期美国,表明中美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虽在提升,但中国出口获益能力却较低;②中国出口中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份额高于美国,而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份额却低于美国,表明中国出口主要用于最终需求,而美国出口主要用于中间投入;③中国出口中返回增加值份额低于同期美国,说明中国从事的主要是全球价值链中相对下游环节,而美国从事的主要是全球价值链中相对上游环节;④中美双边贸易中纯重复计算部分份额均呈上升态势,表明中美参与全球价值链环节均在不断增多,其价值链变得越来越长;⑤贸易增加值统计大大缩减了中美双边贸易失衡水平,但中间品贸易失衡的缩减程度要明显高于最终品贸易;⑥中美制造业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均表现为顺差状态,而农业、服务业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却表现为逆差状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伟华  
文章利用WWZ模型及扩展引力模型,对2000~2014年中美农业双边贸易进行了完全分解和潜力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国内增加值比重明显高于美国,意味着中国农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较低,出口贸易中较少使用中间品。(2)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和返回增加值比重上升趋势明显,表明中国农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所攀升。(3)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返回增加值比重显著低于美国,说明中国农业位于全球价值链中相对下游位置,很少会有出口增加值返回。(4)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国外增加值主要体现于最终品,而美国农业出口贸易中国外增加值主要体现于中间品。(5)中美农业贸易中来自于国外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比重明显高于来自于国内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表明中美农业国际生产分工程度高于国内生产分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葛明  赵素萍  林玲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重复计算和价值转移问题影响了双边贸易利益的识别。在多区域投入产出框架下,文章拓展了双边贸易增加值的分解模型,从总量、国别、产业等三个层面解构了1995~2011年中美双边贸易利益的分配格局。结论表明:(1)平均而言,中美出口额的23%、进口额的13%、贸易差额的25%是由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转移创造的,多边贸易利益已深度融入双边贸易格局;(2)中美双方在2011年互为最重要的中间要素支持国,双边贸易互补性增强,贸易利益相互交织程度增加;(3)中国大部分产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显著低于美国,特别是电子及光学设备等主要顺差的产业,国外价值贡献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尹伟华  
本文利用WWZ模型及扩展引力模型,对2000-2014年中美农业双边贸易进行分解和潜力分析。研究表明:(1)总值贸易统计的中美农业双边贸易明显高于增加值贸易统计,表明中美农业双边贸易中隐含着大量的重复计算或国外价值成分。(2)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以中间产品出口国内增加值占比低于美国,而以最终品出口国内增加值占比却高于美国,表明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主要是用于最终需求。(3)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返回增加值占比明显偏低,表明中国农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位于相对下游位置,少有出口增加值返回。(4)中国农业出口贸易中国外增加值占比低于美国,表明中国农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相对较低。(5)中美农业双边贸易中纯重复计算部分占比上升态势明显,意味着中美农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环节都在不断增加。(6)经济规模、要素禀赋、共同区域贸易组织等促进双边贸易,而经济体间地理距离、全球金融危机等抑制双边贸易。(7)中美农业双边贸易同属于"潜力开拓型",双边贸易仍具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开拓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