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39)
- 2023(11390)
- 2022(9435)
- 2021(9297)
- 2020(7583)
- 2019(17553)
- 2018(17531)
- 2017(30761)
- 2016(17854)
- 2015(20345)
- 2014(20402)
- 2013(19460)
- 2012(18041)
- 2011(16333)
- 2010(16530)
- 2009(15302)
- 2008(15545)
- 2007(13592)
- 2006(12157)
- 2005(11517)
- 学科
- 济(62279)
- 经济(62179)
- 管理(51580)
- 业(44524)
- 企(37445)
- 企业(37445)
- 财(31145)
- 中国(28389)
- 方法(24182)
- 数学(21362)
- 数学方法(21108)
- 制(20532)
- 教育(20520)
- 农(17905)
- 务(15061)
- 财务(15037)
- 财务管理(14988)
- 体(14447)
- 企业财务(14285)
- 财政(14251)
- 业经(14171)
- 贸(13504)
- 贸易(13496)
- 易(13263)
- 学(13222)
- 银(13070)
- 银行(13062)
- 理论(12524)
- 行(12463)
- 体制(12348)
- 机构
- 大学(240970)
- 学院(233632)
- 济(101521)
- 经济(99564)
- 研究(90792)
- 管理(80409)
- 理学(67820)
- 中国(67405)
- 理学院(66928)
- 管理学(65952)
- 管理学院(65454)
- 财(57928)
- 京(53153)
- 科学(48313)
- 所(45022)
- 财经(41108)
- 研究所(39913)
- 中心(39045)
- 范(38876)
- 师范(38670)
- 经(37509)
- 江(36144)
- 北京(35402)
- 教育(34169)
- 经济学(33040)
- 院(32643)
- 师范大学(32127)
- 农(30915)
- 财经大学(30379)
- 经济学院(29490)
- 基金
- 项目(144494)
- 科学(116335)
- 研究(115763)
- 基金(104996)
- 家(90037)
- 国家(89194)
- 科学基金(75602)
- 社会(74793)
- 社会科(70695)
- 社会科学(70683)
- 教育(60334)
- 基金项目(53402)
- 省(53005)
- 划(47555)
- 编号(47327)
- 自然(43902)
- 成果(43090)
- 自然科(42875)
- 自然科学(42864)
- 资助(42837)
- 自然科学基金(42123)
- 课题(36641)
- 部(36279)
- 重点(34528)
- 制(33361)
- 教育部(32503)
- 性(32221)
- 发(31793)
- 国家社会(31583)
- 中国(30218)
共检索到393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耀宗 刘志敏
改革开放40年来,基于财政体制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双重牵引,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多元化筹集教育经费、建立公共教育财政制度,最终形成了现代教育财政制度,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力资本。改革开放初期,教育财政基于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呈现出分权型雏形,教育支出绝对规模扩大,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恢复;1985年以后逐步建立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制度,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政策工具确立,教育经费总量及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大幅增长;1998年开始起步建设公共教育财政制度,确定了"三个增长"政策目标,强调政府应承担更多教育投入责任,4%政策目政标实现;2013年起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财政制度,实施全口径教育预算制度,厘清政府间教育事权与教育支出责任划分,健全教育投入机制,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商丽浩 田正平
本文在对大量教育史料分析的基础上 ,理出了中国近代教育财政制度发展的线索。传统教育财政体制是国家中央集权管理体制 ,教育财政收支由是国家定项定额地规定的 ,教育财政处于国家财政结构边缘 ,国家教育财政经费主要用于精英教育。鸦片战争后 ,随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始 ,中国近代教育财政体制开始向地方分权制转变 ,教育财政收支开始引进西方预算制度 ,教育财政开始走进国家财政结构的核心 ,国家教育财政经费投资开始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过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洪范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财政制度经历了一系列深刻改革,为推进经济的市场化、现代化以及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历史发展1948年,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现代财政理念,明确提出"一切国库资金应统一、集中存放""工资统一发放、银行代发""凡政府之支出,均应由金库直接拨付给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耀宗
一、现代教育财政制度建设的逻辑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财税领域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明确提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其基本思路是让中国财税体制站在当今世界财政制度形态发展的最前沿,实现财税体制的现代化。基本目标是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相适应,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到"匹配国家治理体系",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税体制基本框架"到"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基本特征有三:公共性、非营利性和法治化。公共性是指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根本宗旨,即现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浙江率先推进市场取向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从人均半亩地的资源小省,一跃成为人民富裕的经济大省,成功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成功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浙江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124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51768亿元,人均经济总量从331元增加到92057元,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7.45亿元增加到580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4%。在各省市区中,浙江经济总量、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杨志勇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就开始财政制度的现代化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制度的统一和正常运行,支持了新生政权的稳定,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在计划经济时代,财政制度因应时代需要,作了相应的调整。财政平衡在计划经济时代有着重要意义,财政平衡与信贷平衡、物资平衡所构成的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宏观经济稳定目标的体现。计划经济探索中遇到的问题,最终促成了改革开放大业。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中国财政最初主要是放权让利,形成了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基本相适应的财政制度。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定之后,财政制度改革进入快轨道,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对财政制度作相应改革,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财政改革的目标更加明确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从此,中国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重点对预算管理制度、税收制度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改革作了积极探索。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红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制度的建设 ,教育财政也必须进行与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的改革。本文提出了公共财政制度下教育财政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提出了构建与公共财政制度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教育财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晔
作为新时期深化改革的新战略理念,顶层设计具有系统性、治本性、高端性和长远性特征,其要求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突破口,从而带来全局性改革的整体进展和全面深化;统观全局可以发现,公共财政制度处于整体体制改革的连接点上,又对众多长远性改革措施具有重大影响,是改革顶层设计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而在全局性改革中居于核心地位;从顶层设计战略理念出发,进一步深化我国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总体方向是民生化、民主化、均等化、分权化和可持续化。
关键词:
顶层设计 公共财政 深化改革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勇
财政制度改革过程中,国库会计原来特有、稳定的职能被边缘化,新职能尚未建立,整体职能弱化,削弱了国库会计在预算执行中的作用,必须加强研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和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于1998年明确提出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并积极推进部门预算(综合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财政转移支付等一系列改革。经过多年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2016年,财政部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和财政体制改革,相继推动出台了一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措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完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一)积极推进起现代预算管理制度建设。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的决定》,并重新颁布修订后的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苏安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必须牢牢把握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加大宁夏财税体制改革力度,提升财政科学发展水平,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撑。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必须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激发各类市场竞争主体活力,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要紧密结合积极发展混合所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2016年,财政部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和财政体制改革,相继推动出台了一批有力度、有分量的改革措施,现代财政制度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完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一)积极推进起现代预算管理制度建设。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修改的决定》,并重新颁布修订后的预算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如何正确把握公共财政领域的制度建设与深化改革,是"十二五"时期我国财政体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需首先研讨和廓清的基本问题。本文对公共财政的制度建设作出概括的梳理,在回顾和现状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十二五"时期的财政制度建设、改革创新的目标、框架和要点的建议。
关键词:
“十二五” 公共财政 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捷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并明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健全财政体制、预算制度和税收制度,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不懈奋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