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21)
- 2023(11603)
- 2022(8870)
- 2021(7956)
- 2020(6685)
- 2019(14619)
- 2018(14457)
- 2017(28359)
- 2016(14988)
- 2015(16772)
- 2014(16572)
- 2013(16099)
- 2012(14206)
- 2011(12421)
- 2010(12952)
- 2009(12628)
- 2008(12014)
- 2007(11122)
- 2006(9967)
- 2005(9601)
- 学科
- 业(79617)
- 企(74613)
- 企业(74613)
- 济(67657)
- 经济(67580)
- 管理(60232)
- 业经(29494)
- 融(26007)
- 金融(26007)
- 中国(24978)
- 方法(24744)
- 财(24436)
- 农(23876)
- 银(23848)
- 银行(23840)
- 行(23177)
- 务(19838)
- 财务(19805)
- 财务管理(19789)
- 企业财务(18758)
- 农业(18273)
- 制(18075)
- 技术(16842)
- 数学(16811)
- 数学方法(16702)
- 策(14800)
- 地方(14735)
- 理论(14430)
- 体(13813)
- 划(13194)
- 机构
- 学院(213455)
- 大学(203590)
- 济(94070)
- 经济(92325)
- 管理(86861)
- 理学(73374)
- 理学院(72761)
- 管理学(71960)
- 管理学院(71563)
- 研究(64378)
- 中国(59430)
- 财(45911)
- 京(41857)
- 财经(35974)
- 科学(34324)
- 江(33987)
- 经(32501)
- 农(32386)
- 中心(31337)
- 所(31010)
- 经济学(28492)
- 州(27679)
- 研究所(27363)
- 业大(26377)
- 财经大学(26327)
- 商学(26142)
- 北京(26132)
- 商学院(25920)
- 经济学院(25766)
- 农业(24987)
- 基金
- 项目(130734)
- 科学(105469)
- 研究(101492)
- 基金(95418)
- 家(79954)
- 国家(79125)
- 科学基金(70888)
- 社会(66930)
- 社会科(63671)
- 社会科学(63657)
- 省(53272)
- 基金项目(50060)
- 教育(45314)
- 自然(43118)
- 自然科(42189)
- 自然科学(42183)
- 划(41948)
- 编号(41850)
- 自然科学基金(41511)
- 资助(37789)
- 成果(33047)
- 业(32603)
- 创(31417)
- 发(29960)
- 重点(29079)
- 课题(28483)
- 部(28412)
- 创新(28313)
- 国家社会(27553)
- 制(27362)
- 期刊
- 济(111909)
- 经济(111909)
- 研究(64813)
- 中国(43105)
- 财(39852)
- 管理(39767)
- 融(36202)
- 金融(36202)
- 农(32744)
- 科学(25537)
- 学报(23302)
- 农业(21746)
- 业经(21235)
- 技术(21111)
- 大学(19367)
- 教育(18766)
- 财经(18659)
- 学学(18549)
- 经济研究(17377)
- 经(16163)
- 问题(14211)
- 业(14091)
- 技术经济(12882)
- 现代(12403)
- 财会(12271)
- 商业(11526)
- 世界(11362)
- 贸(11343)
- 国际(10675)
- 经济管理(10210)
共检索到336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何涛 程小舟 孙寅 方明哲
产融结合是我国企业集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的发展理念。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有企业债务危机问题突出,人们把国营企业股份制改革和银行商业化改革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产融结合的道路。虽然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凌文
一、国企的改革与发展呼唤产融结合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走过了25年的历程。回顾25年的历程,可以清晰看出国有企业改革的两条主线:第一,以市场化为取向,着力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转换;第二,对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前者为国有企业自主开展投融资活动提供了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志军 薛光红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选取中国181家上市集团公司2006—2008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对企业集团的股权结构与多元化程度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多元化程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国有股比例和集团公司多元化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管理层持股比例和多元化程度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关键词:
股权结构 企业集团 多元化战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孔凡保
市场机制不完善是发展中国家企业集团形成的内在动因,同时政府的经济发展政策也使企业集团选择了多元化发展战略。企业集团参股、控股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意味着其可以动用较多的金融资源进行产业多元化扩张。本文利用George A.Akerlof的掠夺模型讨论了发展中国家企业集团对金融系统稳定性的潜在威胁,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巍
产融结合的国际实践与启示从国外企业实践看,众多企业通过实施产融结合战略,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和迅速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成功的产融结合具有内生性、基础性、特色性和阶段性这四个基本特征。内生性:产融结合是企业集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趋势产融结合是提升集团化运作水平的关键因素。企业集团的特点是所属子企业数量多、管理链条长、各级子公司各自开设银行账户、各自存贷款,有的甚至横跨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丽 卢姗
本文以2011-2013年沪深两市集团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企业集团的股权结构、多元化和国际化战略选择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单独实施多元化战略或单独实施国际化战略都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混合实施多元化和国际化弥补了单独实施这两种战略对绩效的负效应,公司经营的风险最低。此外,国有控股集团的短期绩效要优于非国有控股集团,但长期绩效不如非国有控股集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匡晖 苟昂
近几年来,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外贸企业集团过去赖以生存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为了应对这种不断加大的外部竞争压力,国有外贸企业集团大都进行了业务多元化或混合多元化经营战略探索,以谋求业务多元化经营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由于在实施多元化战略过程中缺乏对"母合优势"的理解和把握,导致在多元化之后,企业集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够,缺乏"母合优势"的集团公司,其整体竞争能力就会削弱,生存能力也就不强,这样的企业集团不但没有为其业务公司创造价值,反而带来了价值损失。本文从"母合优势"的角度研究了外贸企业集团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母合优势 国有外贸企业集团 多元化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武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夏德传
为了提高多元化企业集团的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成功率,本文根据多元化企业集团管理的特点,参照管理软件科学的管理思想提出了多元化企业集团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特别指出以财务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在多元化企业集团信息化系统建设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多元化企业 信息化系统 管理
[期刊] 改革
[作者]
凌晓东
关于多元化的讨论旷日持久,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不管人们如何批评多元化,现实中多元化企业依然存在。不管人们如何赞誉多元化,还是有相当多的企业不赶这个时髦。事实上,笼统的讨论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问题的提法过于宽泛可能导致问题本身无解。本文在对多元化...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邹忠伟
多元化企业集团由于管理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其管理实践中,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存在的范围更广,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即便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各层次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沈伟家
企业集团的核心能力与多元化发展沈伟家一.多元化与会与挑战。为了发挥企业规模经济的作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知名度,许多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转型、租赁、控股等多种形式组建成企业集团,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竞争。尽管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旭琴 蓝海林
通过对2003年12月31日以前在深沪两市A股上市的333个多元化企业集团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事业部制与多元化企业集团的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事业部制是一种能为多元化企业集团带来良好管理效果的组织结构。
关键词:
多元化企业集团 事业部制 财务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延中
本文以东方热电燃气集团的多元化战略为例子,论述了大型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客观现实,针对我国大型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诸多困惑,提出了防治“多元化陷阱”的基本策略和发展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天平 王丹芳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壮大,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对产融结合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梳理为财务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设立金融控股平台(公司)、财务公司与金融控股平台(公司)并存四种模式,认为设立统一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可以锁定金融机构风险,保护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形成规模效应,是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较为理想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