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7)
2023(13390)
2022(10634)
2021(9654)
2020(7699)
2019(17170)
2018(17029)
2017(31487)
2016(17325)
2015(19452)
2014(19726)
2013(19094)
2012(17951)
2011(16057)
2010(16666)
2009(15530)
2008(15778)
2007(14555)
2006(13170)
2005(12546)
作者
(52716)
(43892)
(43864)
(41079)
(28275)
(20984)
(19886)
(17099)
(16895)
(16106)
(15149)
(14715)
(14526)
(14324)
(14102)
(13326)
(13110)
(12942)
(12851)
(12580)
(11264)
(11126)
(10749)
(10259)
(10224)
(10003)
(9793)
(9586)
(9077)
(9032)
学科
(77394)
经济(77282)
(75337)
(68062)
企业(68062)
管理(62704)
业经(28927)
(26882)
方法(24483)
中国(24172)
(23909)
地方(20993)
农业(19457)
(17997)
技术(17953)
(17477)
财务(17439)
财务管理(17416)
理论(16802)
企业财务(16451)
数学(16149)
数学方法(15967)
(15601)
(14812)
(14513)
(13998)
(13287)
(13256)
银行(13225)
(12998)
机构
学院(253758)
大学(245329)
(101348)
经济(99075)
管理(94099)
研究(89962)
理学(78182)
理学院(77299)
管理学(76141)
管理学院(75651)
中国(70950)
科学(54926)
(54352)
(49383)
(48955)
(47357)
(44331)
研究所(42281)
中心(40253)
农业(38138)
业大(37515)
财经(37229)
(35096)
北京(34872)
(33483)
(33466)
(33217)
师范(33068)
(32146)
技术(30944)
基金
项目(157246)
科学(122684)
研究(119104)
基金(108812)
(94813)
国家(93797)
科学基金(80080)
社会(73704)
社会科(69647)
社会科学(69631)
(66321)
基金项目(56478)
教育(54154)
(53263)
自然(49565)
编号(49343)
自然科(48393)
自然科学(48378)
自然科学基金(47535)
资助(43583)
成果(40360)
(39759)
(36853)
课题(36270)
(35923)
重点(35710)
(32950)
创新(32638)
发展(32320)
(31793)
期刊
(131583)
经济(131583)
研究(80080)
中国(62774)
(47840)
管理(42729)
(41782)
学报(39729)
科学(36890)
教育(35481)
农业(32633)
大学(30177)
学学(28328)
技术(27102)
(26848)
金融(26848)
业经(25074)
经济研究(19702)
(19035)
财经(18982)
(16544)
问题(16432)
技术经济(14241)
现代(12969)
商业(12732)
世界(12692)
(12606)
科技(12565)
(12405)
图书(12052)
共检索到417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桂建芳  
鲫是多倍体鲫属复合种的统称,包括拥有100条染色体的鲫与人工驯养的金鱼以及拥有150多条和200多条染色体的银鲫。它们不仅是重要养殖鱼类,而且是稀有的具有不同倍性的脊椎动物,为研究脊椎动物单性生殖及多倍化机制提供了潜在机会。本文综述了银鲫在遗传进化上的特殊性以及近五年来揭示的基因组演化方面的创新见解,尤其是在精准育种上取得的相关重要突破,结合我们育种实践积累的经验,展望水产育种和水产种业的未来发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传忠  邹桂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该文综述了林木多倍体育种的途径、方法及其应用现状 ,指出多倍体育种在速生、优质、高抗逆性等林木新品种选育中具有更大的潜力 ;目前在林业生产中应用的多倍体新品种数量之所以相对较少 ,主要与树木细胞遗传等基础研究滞后、一些多倍体育种相关理论和技术难题未能得以攻克有关 .而随着人类对其应用价值认识的提高以及有关新技术方法的注入 ,建立在现代遗传学以及细胞染色体工程技术基础之上的林木多倍体育种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福平  白俊杰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广泛存在于基因组中的一类由单个碱基转换或颠换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它是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微卫星标记(SSR)之后的新一代分子标记,已广泛应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谱、QTL定位、关联分析及研究群体遗传结构与亲缘关系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SNPs的概念、特点及检测SNPs的主要方法,综述了SNPs在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以期将SNPs更广泛地应用于水产动物群体遗传、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生物进化等研究领域。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吴萍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单保党  洪万树  何大仁  
真鲷属于鲷科,真鲷属,分布于我国四大海域。黑鲷属于鲷科,鲷属,我国沿海均有分布。真鲷与黑鲷杂交属于属间远缘杂交。本研究利用春季繁殖的真鲷种群与春季繁殖的黑鲷种群进行交配。用HCG与LHRH-A_2催产,网箱内自然受精。正交以真鲷为♀,黑鲷为♂;反交以黑鲷为♀,真鲷为♂。两种杂交组合的雌雄性比均为1:1.5。正交组合的受精率为73%,反交组合为67%。正交组合的孵化率为85%,反交组合为87%。该研究证明海水鱼属间远缘杂交可以成功,并为海水鱼杂交育种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晓东  曹彩霞  牟金贵  王明秋  刘学岷  王玉海  陈凤敏  
根据多倍体作物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日本、前苏联、瑞典、德国等国研究人员相继开展了多种蔬菜作物的多倍体育种,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世纪中叶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大白菜进行了辐射诱变、化学诱变、试管无菌苗诱导等多种诱变方式的研究,最终因为稔性太低无法继续选育。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筛选能产生2n配子的普通二倍体材料与人工诱变四倍体材料杂交的手段开展多倍体育种,采用外观鉴定法、花粉粒与气孔观测法、细胞学鉴定法对选育品种进行鉴定,最终育成"多维462"等高稔性、抗逆性强的系列四倍体品种和自交系并应用于生产。分析了大白菜多倍体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提高大白菜多倍体育种水平的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诸多杨树多倍体实例表明,基于有性多倍化的多倍体育种,可以通过一轮次的育种过程实现杨树多目标性状综合改良,获得生长快、纤维长、木素低、纤维含量高以及抗逆性强等性状表现突出的杨树品种。在具体杨树多倍体育种工作中,掌握配子或合子染色体加倍有效处理时期的即时判别方法,有助于提高杨树多倍体育种效率和效果;而多倍体品种表现优劣与其杂合性密切相关,通过杂交亲本选配以及适宜的配子染色体加倍途径选择等,可以增进多倍体的杂合性,在利用基因剂量效应带来的倍性优势同时,充分利用异源配子结合产生的杂种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杨树多倍体育种的技术潜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永新  邵长伟  侯吉伦  张殿昌  郑先虎  
水产育种是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热点研究领域,育种技术开发和优良品种培育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创新实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开展水产养殖生物的遗传育种研究,可提高种质资源开发强度和基因资源挖掘深度,发掘我国水产种业科技潜能和增强产业化应用水平。我国水产育种涵盖了完整的品种育成和扩繁推两大系统,已经成为推动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保障优质蛋白稳定供给、提升种业强国竞争实力和改善国民饮食消费习惯等方面展示了杰出功效。随着生命科学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飞速发展,我国水产育种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也遇到了诸多核心瓶颈和制约因素。本文概括性总结了开展水产育种研究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我国水产育种研究的整体现状,凝练了亟需突破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强化种质资源挖掘与高效利用、重视基础研究开展源头创新、研发前沿技术进行重点攻关、聚焦市场需求培育优良新品种等今后研究重点任务,形成了建设种质资源保藏体系、建成创新支撑平台、推进保护政策扶持、打造新型研发主体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引领世界水产育种研究和新时代渔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资料。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栾生  隋娟  孟宪红  罗坤  曹宝祥  孔杰  
水产动物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已发展成为国内水产选择育种的重要技术体系。在限定的近交水平下,如何选种和配种实现遗传进展最大化是当前该体系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动植物选择育种中,最佳遗传贡献理论(Optimum Contribution,OC)已成为平衡育种核心群长期遗传进展与近交水平的有效工具。本文论述了OC理论的提出背景和发展过程、不同优化算法的特点和该理论在动植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进展,并进一步综述了基于基因组信息的OC理论研究新进展。遗传贡献目标函数的优化算法主要包括拉格朗日乘数法、半正定规划法和差分进化算法等。基于拉格朗日乘数法,执行OC选择10代后获得的遗传进展要比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新超  王璐  郝心愿  李娜娜  黄建燕  丁长庆  杨亚军  
我国作为茶树原产地和世界产茶大国,有着悠久的茶树育种历史和深厚的研究基础,无性系茶树品种和无性繁殖技术最早出现于我国,育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茶树品种。改革开放后,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加速,进入21世纪后在育成品种数量及多样性、育种技术、育种基础理论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较好成果,特别是在茶树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功能基因组学等领域引领世界,并有力支撑了我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回顾了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历史及成就,梳理了在茶树主要性状遗传规律、育种技术、突破性品种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茶树遗传育种基础理论创新、育种技术创新和品种创新方面的研究重点,以期为茶树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卢迈新  黄樟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涛  李惠芬  
该文综述了观赏桃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介绍了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育成的观赏桃优良品种,展望了今后观赏桃育种的方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小林  陈宏  耿社民  雷初朝  秦国庆  
根据动物遗传育种系列课程的结构、教学特点、本学科学生的层次性、学科发展和对教师多能性的要求 ,对该系列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全面改革 ,构建了一套双螺旋循环教学模式 ,即教师与课程的螺旋循环链和学生层次与学习过程的螺旋循环链。这两条“教”、“学”互动的螺旋循环链有机结合 ,每完成一次循环教学过程 ,双螺旋上升一个螺距 ,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历提高一个层次。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孔杰  栾生  张天时  罗坤  王清印  
设计了3种育种模式,精细育种模式(A)、全同胞育种模式(B)和群组育种模式(C),分别利用不同的系谱信息(所有系谱、全同胞、群组),考虑不同的遗传力水平,在家系和个体水平上进行选择效果的对比分析。采用单性状动物模型,考虑各家系标记时的平均体重为协变量,通过BLUP法估计个体体重育种值。家系选择水平上的结果表明,利用全同胞育种模式选取的家系(50%的淘汰率)与精细育种模式相比,一致率在90%以上,估计的家系育种值与精细育种模式间的相关系数在0.9以上,相关程度高。在个体选择水平上,全同胞育种模式与精细育种模式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以10%的留种率为标准,前者留取的个体与后者的一致率在68.61%~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