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9)
- 2023(9013)
- 2022(7572)
- 2021(7321)
- 2020(5996)
- 2019(14109)
- 2018(13557)
- 2017(26905)
- 2016(14250)
- 2015(16084)
- 2014(15996)
- 2013(16074)
- 2012(15329)
- 2011(14092)
- 2010(14303)
- 2009(13524)
- 2008(13507)
- 2007(12000)
- 2006(11031)
- 2005(10397)
- 学科
- 济(68653)
- 经济(68585)
- 管理(39370)
- 业(39048)
- 企(30442)
- 企业(30442)
- 方法(26995)
- 数学(23642)
- 贸(23433)
- 贸易(23420)
- 数学方法(23364)
- 易(22803)
- 中国(21974)
- 农(19483)
- 财(16653)
- 制(14801)
- 业经(14576)
- 地方(13968)
- 农业(12037)
- 银(11737)
- 银行(11731)
- 策(11537)
- 行(11352)
- 产业(11184)
- 学(10788)
- 出(10783)
- 融(10746)
- 金融(10746)
- 体(10263)
- 关系(9807)
- 机构
- 学院(210605)
- 大学(210233)
- 济(106538)
- 经济(104830)
- 研究(79262)
- 管理(78994)
- 理学(66711)
- 理学院(66017)
- 管理学(65232)
- 管理学院(64835)
- 中国(63326)
- 财(48054)
- 京(44783)
- 科学(41663)
- 所(39455)
- 财经(37348)
- 研究所(35139)
- 经济学(34698)
- 中心(34680)
- 经(33988)
- 江(31403)
- 经济学院(31305)
- 北京(29572)
- 农(28881)
- 院(28477)
- 财经大学(27471)
- 范(26761)
- 师范(26594)
- 州(24579)
- 业大(24163)
- 基金
- 项目(129450)
- 科学(103875)
- 研究(99738)
- 基金(96498)
- 家(82377)
- 国家(81775)
- 科学基金(69931)
- 社会(66861)
- 社会科(63751)
- 社会科学(63741)
- 基金项目(48748)
- 省(47015)
- 教育(44578)
- 资助(41541)
- 自然(41248)
- 自然科(40274)
- 自然科学(40265)
- 划(40033)
- 自然科学基金(39621)
- 编号(38915)
- 成果(32910)
- 部(31136)
- 发(30325)
- 重点(29414)
- 国家社会(28748)
- 中国(27978)
- 课题(27832)
- 教育部(27359)
- 创(26657)
- 人文(26386)
- 期刊
- 济(121169)
- 经济(121169)
- 研究(74228)
- 中国(40792)
- 财(34658)
- 管理(31215)
- 农(27385)
- 科学(26359)
- 融(25212)
- 金融(25212)
- 学报(24918)
- 经济研究(22014)
- 贸(20864)
- 大学(20179)
- 教育(19337)
- 财经(19305)
- 业经(19015)
- 学学(18855)
- 国际(18769)
- 农业(18680)
- 问题(17811)
- 经(16992)
- 技术(16920)
- 世界(14389)
- 技术经济(11245)
- 统计(10301)
- 商业(10201)
- 经济问题(10157)
- 业(9984)
- 现代(9662)
共检索到337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玉红
一国产业政策与其贸易关系息息相关,外国对华贸易摩擦成为中国反思产业政策的重要突破口,尤其是产业政策的结构性问题。不同产业类型与其所遭遇的贸易摩擦存在相关性,而且从外国对华贸易摩擦的国别特征中透视出中国产业政策所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由此警示我们应对中国产业政策结构进行调整和改善:更加关注贸易摩擦背后不同产业竞争的需要;有机协调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在增强自身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做好国际贸易关系的协调工作。
关键词:
对华贸易 贸易摩擦 产业政策 结构性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领
一、中日贸易战概况及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形势 2001年4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和日本国内很多人士的反对,强行宣布自4月23日起至11月8日止的200天内,对我国向日本出口的大葱、鲜蘑菇、蔺草席3种农产品对日出口的超过限额(即大葱5383吨,鲜蘑菇8003吨和蔺草席7949吨)部分分别征收256%、266%、106%的关税。针对日方行为,中国政府不得不宣布于6月22日对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持和车载移动电话、空调开始加征100%的特别关税。一场贸易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灵
1995年9月美日达成的双边汽车和汽车配件的贸易协议正式公布,这对长期紧张的美日贸易关系来说,无疑是个新的突破。然而,冲突并未结束,双方在协议的解释上又产生了新的分歧。这意味着,在美日从保护与被保护的主从关系演化到平等独立的伙伴关系的历程中,这种以冲突开始,以妥协结束的“戏剧”不会就此拉上帷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捷 齐颖妮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日渐增多,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在对华实施贸易保护的发展中国家中,印度无论从保护的范围还是强度上都是十分典型的国家,本文在对印度对华贸易摩擦的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印度对华贸易摩擦产生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高外部依赖性和两国要素禀赋相近的共同作用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梅新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尤宏兵
WTO成立以来,发展中国家成为实施贸易救济的新秀。本文较为全面地剖析了发展中国家对华贸易摩擦的特征与加剧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应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摩擦的具体方略。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贸易摩擦 反倾销 保护主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骏宇 周文贵
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表现出新的特点,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当前影响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热点问题。眼下至关重要的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辩证、理性地认识中美贸易摩擦。既要看到新形势下中美贸易摩擦的必然性,对其在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给予足够的重视,又必须明确,贸易摩擦并不是中美贸易往来的主流,更应该看到中美贸易摩擦在一定意义上的正面效应。
关键词:
中美贸易摩擦 理性透视 正面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史长宽
新一轮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全面性、战略性、长期性特征,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鉴于经济发展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内容,因此中美贸易摩擦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而言,中美贸易摩擦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从冲击对外贸易结构、减少企业利润与投资、阻碍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等多个层面抑制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又能从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优胜劣汰、降低对美贸易依存度等多个层面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的外部环境和我国产业结构急需升级的内部需求,应从政策导向、科技创新、"一带一路"建设三个维度入手采取相应的对策。具体而言,面对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转变,应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加以引导,并合理配置微观资源要素,策略性对抗与战略性妥协并举,构筑更加有质量的产业结构升级通道;面对美国对华高新技术产业的打压,应提高我国自主科技实力特别是关键与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这既是未来我国谈判最大的筹码,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由之路;面对美国对华单边主义,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从容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把握好"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成 常烃
本文使用2006~2014年31个国家对华贸易摩擦数据,实证检验了经济周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贸易摩擦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济下行趋势扩大贸易摩擦规模显著;东道国和母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贸易摩擦显著正相关,且东道国相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贸易摩擦呈正相关,表明东道国是对华贸易摩擦的"主导者"。基于以上结论,本文就应对外部市场环境、降低不确定性,化解贸易争端、改善贸易质量,构建合作共赢的经贸关系建言献策。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贸易摩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邵眺眺
2011年1月18日,胡锦涛主席应奥巴马总统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受到美国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中美双方不仅签署了系列经济合作协议,更重
[期刊] 求索
[作者]
屠新泉
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有其深刻的经济和政治背景和动机,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极限施压获取经济实惠、减少对华技术溢出,同时打击中国的信心和形象。与此同时,美国通过所谓破坏性建设严重削弱WTO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以利于达到按照其目的改革或改造WTO的效果,而其主要是试图构建一个有利于美国单边优势发挥、限制中国体制特色的规则体系,达到约束或减缓中国发展势头、维护美国永久霸权的最终目的。对此,中国一方面要坚决回击美国的单边保护主义,坚守达成平等、双向协议的底线,另一方面要通过积极自主的改革开放,展现主动参与WTO改革的姿态,打破美国的话语主导和权力控制,维护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 WTO改革 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俊慧
随着中日贸易额的急速增长,中日贸易摩擦也日益白热化。这些贸易摩擦既是中日两国贸易商品的竞争,同时也反映了两国在生产这些贸易商品的产业上的竞争。通过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贸易在金额增长和商品结构变化两方面的发展,指出了中日贸易摩擦与两国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的时滞关系,并据此预测了未来可能发生贸易摩擦的产品。
关键词:
中日贸易 贸易摩擦 产业空洞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毛燕琼
中国加入WTO十年来涉华贸易摩擦经历了比较明显的3个阶段。如今的涉华贸易摩擦至少呈现出形式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摩擦对象从微观经济层面转向宏观经济层面、摩擦的强度和影响程度明显上升以及摩擦日趋政治化四大特点。可以预见的是,涉华贸易摩擦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将持续高发,反补贴将成为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武器,宏观经济层面的贸易摩擦将继续呈上升趋势,贸易摩擦的连锁反应将更加突出。
关键词:
加入WTO十年 贸易摩擦 回顾 展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廷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玉成 翟中玉
使用2006—2014年31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数据,实证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国家形象与制度环境差异对贸易摩擦的影响。结果显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国家形象与贸易摩擦正相关;收入分配差距会扩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贸易摩擦的正向溢出效应;政治制度水平差异会扩大消极形象对贸易摩擦的正向溢出效应;市场发展潜力差异与意识形态差异均与贸易摩擦正相关,其中前者扩大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贸易摩擦的正向溢出效应,后者则降低了积极形象的负向溢出效应,扩大了消极形象的正向溢出效应。针对当下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应立足长远,坚持开放与合作,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提升软实力来增强国家的硬实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