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10)
2023(3095)
2022(2634)
2021(2317)
2020(2056)
2019(5021)
2018(4809)
2017(10820)
2016(5577)
2015(6282)
2014(6160)
2013(6235)
2012(5620)
2011(4694)
2010(4827)
2009(4901)
2008(5089)
2007(4731)
2006(4178)
2005(3860)
作者
(14362)
(12160)
(12101)
(11522)
(7897)
(5690)
(5598)
(4494)
(4425)
(4386)
(4020)
(3966)
(3914)
(3881)
(3720)
(3635)
(3619)
(3464)
(3413)
(3333)
(2976)
(2839)
(2826)
(2755)
(2701)
(2697)
(2612)
(2556)
(2347)
(2308)
学科
(30614)
经济(30589)
(27628)
(25673)
企业(25673)
管理(24210)
方法(17001)
(15777)
数学(15505)
数学方法(15469)
(13551)
财务(13551)
财务管理(13537)
企业财务(13121)
(5310)
公司(5248)
业经(5115)
中国(4702)
(4358)
地方(4345)
(4308)
体制(4012)
(4010)
税收(3857)
(3842)
(3682)
金融(3682)
(3632)
贸易(3627)
农业(3605)
机构
大学(82704)
学院(81871)
(40390)
经济(39889)
管理(35010)
理学(30793)
理学院(30595)
管理学(30361)
管理学院(30210)
研究(22317)
(22062)
中国(18467)
财经(17707)
(16135)
(15808)
财经大学(13334)
经济学(13086)
经济学院(12023)
商学(11909)
商学院(11840)
(10836)
(10345)
北京(9982)
科学(9878)
中心(9811)
经济管理(9190)
研究所(8840)
(8684)
(8385)
(8322)
基金
项目(49210)
科学(40223)
基金(38973)
研究(36118)
(32491)
国家(32244)
科学基金(29288)
社会(25655)
社会科(24525)
社会科学(24518)
基金项目(20674)
自然(18799)
自然科(18383)
自然科学(18379)
自然科学基金(18113)
(17303)
教育(17005)
资助(16638)
(14389)
编号(13479)
(12340)
人文(11509)
教育部(11434)
国家社会(10991)
成果(10928)
重点(10741)
(10249)
(10222)
大学(9872)
社科(9845)
期刊
(41419)
经济(41419)
研究(25215)
(22096)
管理(14354)
中国(10435)
财经(9863)
(8910)
金融(8910)
学报(8787)
科学(8477)
(8310)
财会(7886)
经济研究(7675)
大学(7481)
学学(7306)
会计(6589)
技术(5986)
国际(5810)
(5790)
问题(5656)
业经(5244)
通讯(5152)
会通(5150)
技术经济(4962)
(4887)
统计(4207)
(4125)
经济管理(4056)
世界(4051)
共检索到119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锦萍  付景林  
本文从传统以利润为核心的相对价值分析法来分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入手,认为评判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应以其内在价值为衡量基准,并以7家同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上市公司的市盈率指标,尝试通过增长机会模型对上市公司的持续竞争优势进行量化分析,从而揭示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洪峰  
本文以2005-2007年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业绩风险与薪酬业绩敏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经典委托代理理论关于业绩风险与薪酬激励强度负相关的结论没有得到稳定的支持。公司增长机会显著影响上述关系,表现为对于增长机会很小或没有增长机会的公司而言,业绩风险与薪酬业绩敏感度负相关;而对于增长机会大的公司而言,业绩风险与薪酬业绩敏感度正相关。表明基于节约激励成本的角度,蕴含较大增长机会的上市公司更适合股权与期权的激励方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燕艳  
上市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相关方潜在利益冲突以及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保护投资者的根本措施,这也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监管的人民性特征。正确理解上市公司治理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兴全  梅波  
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公司的成长机会研究了债务融资比例、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债务融资比例与低成长公司的价值正相关,与高成长公司的价值负相关,债务融资比例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受公司控股股东性质的影响,债务期限结构在公司价值中的作用没有得到检验结果的支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雷虹  
文章立足于司库这种新型的资金管理模式,通过对跨国企业集团集中采购业务进行分析,探讨大司库环境集中采购为集团公司带来的潜在价值增长机会,提出通过司库驱动企业变革的思路,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信  
本文用股息的代理理论分析我国A股、H股和红筹股公司的派现行为。由于股东保护法制不完善 ,公司“内部人”对股东的剥夺导致A股公司低派现。香港法制健全 ,股东能利用法律手段争取高派现 ,因此H股和红筹公司派现水平较高。此外 ,股权结构对公司派现行为也有显著影响。最近证监会有关公司派现的指导性规定是必要的 ,但也有副作用。长远来看 ,建立法治是保护投资者的根本之道。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旭晖  徐健  
文章以我国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以及成长机会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比例、长期负债资本比对公司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国有股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对公司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随着公司成长机会的增加,第二到第十大股东持股,非国有法人股持股对公司绩效正向影响作用增强;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国有股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资产负债率与长期负债资本比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随着公司成长性的变化而变化。文章研究对于流通服务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资本结构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姜波  路瑶  
近年来,银行、保险、证券和信托等金融行业正加速发展,金融企业上市数量的增多及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得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板块效应日益明显,上市金融企业的增长机会与系统风险也越来越得到市场的关注。文章选取2008-2010年的沪深两市29家上市金融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根据理论研究提出假设,同时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上市金融企业增长机会与贝塔系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最终理论假设与实证结果一致:上市金融企业增长机会与贝塔系数显著正相关。并且,将结论运用到金融企业内部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世新  宋国玉  
本文以2003-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成长机会、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压力抑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会计稳健性显著正相关,且此正相关关系在高成长机会的公司表现更明显;无证据显示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稳健性的相关关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熊泽森  舒晓婷  
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民营企业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失灵”现象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司治理结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二平  胡颖  
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的情况下,衡量上市公司价值增长的方式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以股市有效性为前提的Tobin’s Q值等传统的评价方式显然不适用。本文将从基本理论出发,结合我国实际,基于上市公司未来价值增长能力的判断,重新构建关于公司价值增长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从金融财务角度,对上市公司价值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结论,并据以提出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价值增长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郑丙金  王维婷  
目前股改已近尾声,上市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所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股票将进入全流通时代,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具备上市交易变现的能力。这些限售股股东当中,有部分为上市公司,因参股其他上市公司获得良好收益而受到证券市场的关注。这部分上市公司在长期股权投资会计科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陆正飞  施瑜  
本文主要从投资者的角度 ,探讨目前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双高”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差异。文章首先通过对现有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以及对股票投资者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得出恰当评价“双高”企业和传统企业的不尽相同的两套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再利用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进行实证性分析 ,验证了两类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差异存在的合理性。本文研究表明 :成长性指标是最能体现“双高”企业高成长特征的财务指标 ;成长性既体现在反映经营成果 (盈利能力 )的财务指标上 ,又体现在反映财务状况 (资本扩张能力 )增长的财务指标上 ;“双高”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利润构成和市盈率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覃家琦  邵新建  肖立晟  
尽管交叉上市领域中主流的绑定假说获得了大量检验,但该假说是否适用于非美国国家或地区尚需进一步考察,其在解释交叉上市与公司股利政策的关系上尚存在逻辑上的不一致。本文基于中国H+A交叉上市的历史背景以及政府干预假说,推断H+A交叉上市公司由于更多的政府干预而具有更低的增长机会、更低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支付意愿。基于2007-2014年期间的5602个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结果完全支持本文假设。在采用干预效应模型、双元Probit模型、倾向得分匹配与偏差修正匹配等方法控制了样本选择偏差与内生性之后,研究假设仍然得到良好的支持。进一步研究发现,H+A公司具有更大的过度投资概率、更低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