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00)
2023(3474)
2022(3015)
2021(2920)
2020(2723)
2019(6182)
2018(6400)
2017(14347)
2016(7490)
2015(8480)
2014(8655)
2013(8987)
2012(8642)
2011(7820)
2010(8030)
2009(7971)
2008(7957)
2007(7163)
2006(6588)
2005(6147)
作者
(21296)
(17870)
(17355)
(16880)
(11164)
(8243)
(8197)
(6792)
(6661)
(6354)
(6027)
(5726)
(5619)
(5615)
(5500)
(5450)
(5200)
(5125)
(4963)
(4954)
(4446)
(4436)
(4166)
(4157)
(4092)
(3942)
(3907)
(3893)
(3482)
(3332)
学科
(35420)
经济(35387)
(22337)
管理(19228)
方法(18727)
数学(17820)
数学方法(17737)
(14665)
企业(14665)
中国(13706)
(10928)
保险(10837)
(10509)
银行(10502)
(10210)
(10170)
(10011)
(9004)
(8369)
金融(8369)
(7809)
贸易(7802)
(7688)
(6982)
税收(6712)
(6673)
制度(5678)
(5678)
(5638)
(5637)
机构
大学(113702)
学院(112310)
(54734)
经济(53745)
管理(43380)
理学(35913)
研究(35652)
理学院(35610)
管理学(35181)
管理学院(34979)
中国(34250)
(31107)
财经(23909)
(23566)
(21631)
经济学(18438)
财经大学(17854)
科学(17847)
(17809)
经济学院(16964)
中心(16649)
(16143)
北京(15750)
研究所(15454)
(14442)
金融(14216)
(13966)
(13180)
(12396)
业大(12276)
基金
项目(62309)
科学(48935)
研究(47091)
基金(46677)
(39118)
国家(38817)
科学基金(32978)
社会(31620)
社会科(30035)
社会科学(30029)
基金项目(23918)
(22294)
教育(21321)
资助(21046)
自然(19557)
自然科(19057)
自然科学(19051)
(19024)
编号(19012)
自然科学基金(18721)
成果(16394)
(15423)
教育部(13664)
重点(13553)
国家社会(13384)
人文(13259)
(13045)
(13021)
社科(12750)
课题(12719)
期刊
(59737)
经济(59737)
研究(41954)
(22668)
(20920)
金融(20920)
中国(19066)
管理(16207)
学报(12568)
科学(12240)
(12234)
财经(12199)
经济研究(10857)
(10296)
大学(10107)
学学(9644)
问题(8830)
业经(8815)
技术(8521)
(8258)
农业(7839)
理论(7753)
统计(7256)
国际(6999)
实践(6887)
(6887)
教育(6414)
技术经济(6409)
商业(6155)
(5994)
共检索到179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晓晶  汤铎铎  
通过基本菲利普斯曲线及其变换,探讨增长与通胀的多重可能组合,分析了开放条件下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化以及"滞胀"组合的成因。在此基础上,重点回答中国是否面临"滞胀"风险,以及如何避免出现"滞胀"局面。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晓晶  
我们重新审视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滞胀的成因,发现:从经济基本面看,导致滞胀的因素主要有负向总供给冲击、总需求影响以及劳动生产率下滑和实际工资刚性;从政策面看,导致滞胀的因素主要是货币波动与价格管制。以此来分析中国,我们认为:从经济基本面看,中国近期出现滞胀的可能性很小,但中长期面临增速放缓与通胀压力并存的局面;因此,在政策面上要妥善应对,谨防政策不当引致的滞胀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董华  
本文以筛选调控通货膨胀的政策工具为出发点,利用非线性STR模型对1952—2010年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诸多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建立了滞胀风险评价模型对历年经济的滞胀风险进行定量评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婧宁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金融运行总体是稳健的,但资金分布不合理问题仍然存在,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针对当前国内外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要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防风险的关系。通过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资本市场,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峰  李睿鉴  姜馨  
今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开始强调,"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  
一、宏观经济变化趋势分析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运行轨迹,已经发生了三次转变:2003年~2006年为高增长、低通胀阶段,这期间的经济增长率平均达11%,而CPI年上涨率平均仅为2.1%,这是第一阶段;2007年,经济增长率为11.9%,通胀率上升到4.8%,开始出现高增长、高通胀的趋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华  
印度外贸研究所莎丁达尔·巴拉哈教授、L·沙胡副教授以及印度领事吴立民先生,1994年12月7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介绍了当前印度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秀岩  
投资、通胀与经济增长●马秀岩近年来,高通胀已严重地影响我国经济向持续、快速、健康的方向发展。鉴于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指出,“九·五”期间要以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传统观点认为,抑制通胀,必须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无疑...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肖争艳  姚一旻  
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通常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放缓的福利成本远高于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因而"保增长"的重要性远高于"防通胀"。本文认为这一判断已经不再适用于我国当前情况,核心原因是当前家庭的财产积累水平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通胀将通过财产再分配效应造成严重的社会福利损失。经过计算发现:在各组参数设定下,5%的通胀和经济增速下滑一个百分点所造成的社会总福利成本(对消费的补偿比例)分别平均是1.8%和5.9%;通胀福利成本与增长放缓福利成本之比平均为32.9%,相比之下,在不考虑财产再分配效应的计算方法中,该比例仅为约16%。这说明在中长期"保增长"和"防通胀"都具有重要的社会福利意义,因此宏观调控应该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德华  
印度经济学家桑贾亚·巴罗认为,印度经济已走出5年低增长高通胀的“滞胀”低谷时期,迈入适度高增长和适度通胀的“增胀”时期.多数印度经济学家似乎都同意了这一观点.当前经济有喜有忧据巴罗分析,印度经济增长率1981—1990年平均为5.5%,高于1960—1980年的3.5%;1981—1990年年均通胀率为7%,稍低于1960—1980年的8%.按照印度的标准,80年代可以算是印度经济的适度高增长与适度通胀并存的时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斌  
在充分吸收、借鉴过往应对滞胀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国际社会应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滞胀风险近期,美欧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加速转向,对抑制来自供给侧的通胀作用有限,而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和经济衰退,全球经济“滞胀”风险明显上升。这种“高通胀、低增长”特征,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滞胀”时期较为相似,但也存在货币宽松程度远超以往、国际政策协调难度加大、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更加复杂等差异。在充分吸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尹碧波  
近年来,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高增长、低就业并存,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失衡的新局面。这种现象无法用传统的典型滞胀理论来解释说明,因此,构建一种针对中国实际情况的分析视角和方法的需要变得更为迫切。基于纯货币经济的分析方法,本文将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归纳为一种含有非典型滞胀特征的经济现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史焕平  
本文针对我国的实际经济背景,基于相关的经济理论,应用数据分解方法,从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中分解出随机冲击效应,在此基础上,度量随机冲击对经济增长和通胀的短期与长期效应。本文的结果表明:(1)样本期平均而言,我国遭遇的需求冲击为负,供给冲击为正;(2)需求冲击对产出具有短期正向"驼峰"效应,对通胀具有正向长期持久效应;供给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持久效应,对通胀具有负向持久效应;(3)美国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增长的快速下滑是负向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联合作用的结果,价格水平的下跌则是负向需求冲击的结果,2009年第二季度我国经济复苏主要是需求冲击的贡献。当前经济增长率中长期趋势成分还相对较低,复苏过程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扬  
“高增长低通胀”与宏观调控刘扬一、调控目标;高增长低通胀(一)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多种组合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的集中表现,纵观改革以来的各次通货膨胀,每一次都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发生的,可以说,我国改革以来经济运行最突出的特征就是高增长、高通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