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9)
- 2023(7220)
- 2022(6035)
- 2021(5998)
- 2020(4943)
- 2019(10881)
- 2018(10856)
- 2017(19952)
- 2016(11024)
- 2015(12722)
- 2014(12183)
- 2013(11067)
- 2012(10112)
- 2011(8803)
- 2010(9170)
- 2009(8362)
- 2008(8161)
- 2007(7848)
- 2006(6910)
- 2005(5908)
- 学科
- 济(35899)
- 经济(35762)
- 管理(34068)
- 业(30430)
- 企(27625)
- 企业(27625)
- 财(16561)
- 中国(15346)
- 方法(15079)
- 技术(14580)
- 教育(12269)
- 理论(11540)
- 技术管理(11458)
- 数学(10939)
- 财政(10822)
- 数学方法(10789)
- 农(10209)
- 业经(10108)
- 地方(9157)
- 政(9083)
- 制(8135)
- 和(7940)
- 教学(7748)
- 策(6773)
- 学(6581)
- 农业(6558)
- 工作(6327)
- 体(6058)
- 政治(5946)
- 银(5683)
- 机构
- 大学(141939)
- 学院(134930)
- 济(54209)
- 经济(53009)
- 管理(50541)
- 理学(43279)
- 研究(43108)
- 理学院(42766)
- 管理学(41914)
- 管理学院(41633)
- 财(31581)
- 中国(30996)
- 京(29009)
- 科学(23388)
- 江(22952)
- 范(22199)
- 师范(22096)
- 财经(21829)
- 经(19768)
- 所(19582)
- 中心(19552)
- 北京(18619)
- 州(17722)
- 师范大学(17225)
- 经济学(17166)
- 研究所(17077)
- 教育(17014)
- 财经大学(16001)
- 院(15760)
- 业大(15631)
- 基金
- 项目(86057)
- 研究(72197)
- 科学(69512)
- 基金(59479)
- 家(48611)
- 国家(48076)
- 社会(47680)
- 社会科(43987)
- 社会科学(43971)
- 科学基金(42987)
- 教育(37191)
- 省(36473)
- 基金项目(31373)
- 编号(30112)
- 划(29319)
- 成果(27533)
- 创(24370)
- 自然(23730)
- 自然科(23300)
- 自然科学(23297)
- 课题(23088)
- 自然科学基金(22936)
- 资助(22183)
- 创新(21469)
- 大学(20045)
- 年(19624)
- 部(19461)
- 项目编号(19457)
- 重点(19352)
- 规划(18608)
共检索到226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飞 刘海华 王向华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文章提出通过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运用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等途径,内化大学生价值选择,完善大学生人格,激励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社会责任教育 教学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珊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工作者也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个网络信息爆炸时代,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和微信平台接触到的各种信息无法得到约束与控制,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无法想象的挑战和困境。尤其是陈旧落后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无法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小欧 张凡 范启标
公民素质评价是大学生质量考评的重要标准。长期以来,大学生公民教育活动,往往把公德教育视为公民教育的全部内容,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之中,教育体系并不完善。青年大学生是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主要力量,结合青年大学生教育特点,以增强大学生责任感为切入点,多渠道、多方位加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意义重大。
关键词:
大学生 责任感 公民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聪 陈永锋
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主要过渡方式。然而,目前我国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仍面临实效性不佳的问题。文章对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社会实践应该加强与专业的联系,与就业结合,以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的长效机制;建立科学的社会实践管理制度。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实效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坤 刘勇
根据近几年大学生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可见,一些大学生因心理扭曲等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所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颇多。而且据调查发现,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各高校也尤为重视。文章主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创新角度下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 创新角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春华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重要机遇,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更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提出了高标准。要突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堡垒作用,必须抓住教学创新的着力点。本文从思政课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来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思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青耀 周瑛
在科学理解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研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现状及其原因,有助于我们及时把握大学生价值观发展变化的趋势,从而增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政治保证。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价值体系 大学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艳丽 何祥林
科学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和层次,深刻分析影响获得感的因素,是切实有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前提。新时代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需要引导大学生"需求侧"增长,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协同侧"。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获得感 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志平 沈震
知识能力获得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根基。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目标的新总结、新概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是师生在思想政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红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高等学校必须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教育手段,与时俱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科学发展观 创新思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曲建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瑞民 赵建会
高校德育的任务之一是向大学生传授道德理论,使他们正确地了解社会对个人行为的道德要求,明白行为的道德区分及其价值意义,从而指导其他道德行为,做到知行统一。
关键词:
大学生德育 实效性 知行统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丽
随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学生思想素质及思政教育成效得到显著提升。但关于思政课作用发挥、高校立德育人的职能实现等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尤其是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政课的获得感相对较低。由罗军强编著、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程》一书,基于国内外思政课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理论,对于思政课的实践及理论教学展开深入探讨,同时指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在理论指导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具备相对稳定的活动程序和结构框架。除明确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大致范畴,本书还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引入国外优质的思政课教学案例,为我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全书共包括十一章。第一章简要叙述新中国成立前后思政课程教学及其教育实践的发展变迁,并着重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第二章探讨国外高校德育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模式及相关启示。第三章介绍思政理论课的几种实践教学模式,包括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及课堂实践教学。第四章至第八章对不同类别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展开探讨,涵盖“形式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等。第九章从课堂、校园和社会等层面阐述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第十章分析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涉及到基地建设、制度保障、师资保障及组织保障。第十一章探究思政课在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内容,包括实践教学评价及具体实施方案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丽滢
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忽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也出现了弱化。基于此,我国高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劳动教育并发挥其育人价值。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作为大学生人才培养策略的重要步骤之一,其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劳动技能以及养成劳动习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劳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实践教育形式,其本质是德育。在我国大力推进思政教育的当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莎娜
《高校思想教育的理论叙事》一书为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阶段性成果,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2019年9月出版,作者韩震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现重归学者身份,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材研究院院长、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院长、哲学思维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该书是作者任职北京外国语大学期间关于教育管理和思想工作的总结凝炼,对当代高校如何进行思想教育的创新研究工作助益良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